互动通袁珏明:富媒体将让传播平台不再成为壁垒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66

  梅花网:简单介绍一下互动通的主要业务吧?

  袁珏明:刚才的演讲是我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推出iCast+产品,这是我们今年非常重要的市场宣传。iCast在过去将近10年尽管它一直在成长,但是互动通希望能够运用技术产生更多突破,iCast+更加突破了以往传统技术的瓶颈。随着客户对创意需求的增加,客户对于创意元素的要求也会更高,那么所有广告创意作品的文件的容量都非常的大,这对于门户网站这种大流量的平台是非常强的冲击,往往广告主和门户网站都不肯妥协,这时技术就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能够让客户的创意元素,非常完美的体现在这些大流量的平台上。

  梅花网:我们本次的主题是“再造传播生态圈”。袁总如何看待这个“生态圈”?

  袁珏明:技术的优化其实就是一种环保的特性,他能够让资源以最小的功率产生最大的马力,第二个来讲生态圈的有效特性就是物尽其用,在过去2、3年我们一直以我们的精准平台为主体,因为我们知道互动营销不断的发展以后,广告主已经不满足于大媒体的曝光流量,他希望能够让产品到达他的有效触动人群。所以我们的精准有效富媒体的方式其实和再造传播生态圈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能够让不同的人群物尽其用,得到、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产品信息,而不是让资源浪费。并不是说每一个市场都要建一个百花园,而是说各有特色,让不同的受众去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梅花网:品牌广告主如何让营销绿色?

  袁珏明:首先要尊重消费者的感受。以精准营销举例来讲,市场上五花八门各种说法都有,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的是315晚会的一个报道,其实是一个比较良性的技术带来的网络营销环境,而被一些急功近利的从业人员取巧化了,这是不可取的。广告传播要遵循传统的理论方式,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不要对传统的营销方法产生质疑。广告诞生了几百年,他的传播方法一定是有据可循的,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推广方式。

  梅花网:互动通对于富媒体广告是如何理解的?

  袁珏明:富是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在未来富媒体的衍生意义会不断扩大。视频是富媒体、手机也是富媒体,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创新的方式其实都是富媒体的方式。我所理解的富媒体是未来能够让传输平台不再成为一个壁垒,能够让有效的传播为广告主带来价值,这是富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们不遗余力不断发展的方向。

  梅花网:那么,袁总如何看待原生广告的发展?

  袁珏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的概念受到了冲击。从两个方面看:

  1、媒体的生产成本越来越低。过去拍一个大型纪录片、一个主题活动,成本是非常高的。而今天,一条微博一个话题,能够带来消费者很大的关注。所以从媒体的成本资源角度来讲这个方向是对的。

  2、诚信度。媒体并不只看流量,而是你的媒体环境和广告主的品牌相吻合。有品牌内涵的广告主不会对那些只炒作娱乐八卦话题的媒体感兴趣,这类媒体无法成为能够长期和品牌建立互动关系的媒体。所以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精品的原生态媒体出现,而不是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自有媒体出来。

  互动通的平台不生产内容,我们的平台只是连接传统媒体和广告主的渠道。他的介质可以是PC网络,也可以是手机,甚至是DSP平台。这个平台能够不断的发展,为广告主带来不同的媒体资源。而我们本身是不承载内容,但是我们也会规避一些不良信息、不好的媒体平台,虚假作弊的方式。


互动通资深副总裁袁珏明(右)与访谈小编

  梅花网:互动通是做网络营销平台的,那么能否简单分析一下网络营销的现状?

  袁珏明:我用三个词来概括吧。

  1、碎片化。要求我们对于整合营销的思考非常重要,不再是以前单纯,野蛮粗暴的形式。

  2、媒体整合。通过不同的媒体资源特性,消费者不同时间的媒体关注点来做媒体整合。

  3、有效性。我们在过去的营销受到了电商类、效果类的客户的很大冲击,广告主有时候会有些急功近利,觉得你是新媒体所以你要给我带来效果,这个观点是不完全对的。

  怎么样基于品牌传播基础之上,去挖掘优化媒体特性,来带来媒体价值,这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这3点是这段时间我们对于网络发展的一个整体的思考。

  梅花网:欢迎袁总来到传播业大展的活动现场,您对本次展会的感受如何?

  袁珏明:每次都来,次次都感受不同。和以往相比,听众的知识程度增加的非常快,以往这类活动可能都是以一种普及的方式,而我们今天发现,从观众的反应程度来讲,他们其实对这个行业的学习和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他们的反应、他们的提问,都已经达到了比较实战的阶段,代表说这个行业其实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发展。

  梅花网:预测一下2014年值得关注的营销方式

  袁珏明:1、不要迷信于单一的传播方式。比如说去年是微博,今年是微信。因为同样很快会有载体来替代微信,传播的手段不断发展。

  2、适应中国的媒体环境。DSP、RTB在美国很成熟,但是中国的媒体环境不同、广告行为不同、人群特性不同、媒体资源不同、这些不同造成了中国式传播营销的文化是不可以完全借用、照搬其他国家的发展。我们可以去学习和吸收很多经验。

  我相信,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创意已经不亚于其他国家了,只是我们在传播的思维性、逻辑性和传播有效性上应该学习更多更好的东西,去结合地区特点来不断发展。

  梅花网: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营销案例吧!

  袁珏明:分享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客户。他是一家刚进入中国不久的航空公司。它的品牌影响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他的预算量并不那么大,但是他把所有的预算只用在精准营销上,而不去做更多的所谓泛泛的推广,最终实践证明他在我们的平台上做完效果后,他的订单成交量、有效电话的反馈信息,远远高过他在传统媒体上的效果,这让客户很惊讶,所以客户有这样的尝试,在未来也是这样的方向做下去。那么后续对于用户行为的追踪,二次行为的追踪,我们也能够根据数据积累来发展下去。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案例,不是因为他的预算,是因为客户对你产生了信任。而这种信任能够一环一环的在未来不断延续下去。

  梅花网:一句话一定一下你心中的营销吧!

  袁珏明:营销无处不在,创意使人成功。

附高峰论坛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