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众筹”的中国实验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93

  新闻众筹网站的出现,让新闻采集变成了一件不依托媒体也能完成的事——由众多陌生人出资,赞助完成一篇报道。但这种模式刚刚在中国萌芽,规模尚小,运作模式和合法性边界并不清晰,也存在迎合资助者等风险。

  这一周来,《新京报》记者巫倩姿正在为一篇名为《揭秘金钱左右下的时尚圈》的新闻稿件准备资料,她计划在周末完成这篇文章。巫倩姿报道时尚领域已有十年,知晓时尚品牌与时尚媒体间各种或明或暗的金钱交易,她一直酝酿着要把这些“内幕”写出来。

  不过,和她过去十年写的所有报道都不同,这是一篇“众筹”而生的新闻。

  如字面所言,众筹(Crowdfunding)指的是在互联网上面向大众筹集资金,以帮助筹款人完成某个有特定意义的项目。这个概念2006年由美国互联网杂志《连线》率先提出,这些年催生了一批受到投资人和公众追捧的众筹网站,在这些网站上,用户可以发布自己的众筹项目,并接受公众额度不等的“资助”,而网站可以从各项目所筹金额中提取管理费作为收入,一般4%-10%不等。

  这其中,2009年诞生的Kickstarter现已是风靡美国。在中国,最近两年也出现了几家按照这个模式运营的众筹网站。

  “众筹”概念被用于新闻,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上线的新闻众筹网站“Spot.us”,此后Kickstarter等各国的众筹网站也出现不少新闻众筹项目。

  现在,这样的事情也开始在中国发生。

  为“众筹”而生的报道

  一个月前,巫倩姿只是依稀知道,“众筹”可以“帮人圆梦”,比如开间咖啡馆,并未想过可以用作她最熟悉的新闻。

  巫的好友杨倩,过去是在网易从事时尚报道的编辑,现在国内一家成立不久的众筹网站工作。在杨的建议下,巫发起了这个名为《揭秘金钱左右下的时尚圈》的新闻众筹项目,筹款目标是1000元。按照众筹网站通行规则,在一定期限内,如果发起人能够筹到达到目标的款项,便按照约定完成筹款项目,如果达不到目标金额,就意味着项目失败,钱就会退还给资助者。

  巫在募资用途里写道:采访交通费及社交费,“主要就是一些打车往返采访地、请人喝咖啡之类的开销”,她打算为这篇报道再采访一些媒体人、公关人和品牌经营者。

  她在2013年11月20日左右向众筹网提交了项目资料,作为感谢,她为不同金额资助者设定了“发布公开感谢信”、“参加时尚派对”等回馈。以某种形式回馈资助者,这也是众筹的通行规则。

  “一开始没抱希望,也不知道大家对这个话题有没有兴趣。”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11月29日晚上自己上去一看,发现筹款目标已经完成。

  网站页面显示,她的项目获得了17位支持者,筹到了比她目标略多的1110元。其中,有11个人资助了她10元,两个人资助了她100元,还有四个人资助了200元。

  巫倩姿说,她并不认识这些使用网络ID的资助者,也没有和他们沟通过,她还和另一位众筹新闻发起人——时尚资讯网站观潮网的记者月之海讨论了一番,是谁在支持他们。

  月之海同样也是在杨倩的建议下参与众筹的,他发起的选题是关于奢侈品鉴定的,目标募集3000元,作为采访差旅费,很快也达到了目标。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第一天,就有个不认识的人给我投了2000元,有点意外惊喜。”

  他俩不太确定的是,资助者是冲着品牌U盘、奢侈品活动之类的回馈来,还是对他们的新闻选题有兴趣。

  巫倩姿的那篇报道,“不符合版面规划和新闻时效性不足”,可能没有机会印刷在报纸上,但完成后会通过个人与单位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等平台发布。月之海的报道,也已经完成了采访,准备在12月上旬内发表。

  新闻的新玩法

  巫倩姿和月之海,因为与杨倩的友谊,无意中成为了中国最早尝试新闻众筹的媒体人之一。但对于杨倩与她同事们来说,这是一次有意识的策划。

  11月上旬,杨的同事、亦是媒体人出身的马伟强,在浏览新闻的时候,看到一篇介绍国外新闻众筹的报道,觉得很新鲜。杨和马所供职的“众筹网”,2013年9月上线,创办人是一位谷歌的前产品经理。

  众筹网很快就将“新闻众筹”付诸实践,马伟强和杨分别邀请了一些过去在科技和时尚领域相熟的媒体人,前来发起新闻众筹项目,目前已上线13个。除了巫倩姿和月之海的项目,已经筹款成功的还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侯继勇发起的《成都创业者生存环境调查》、《21世纪商业评论》记者罗东发起的《杭州:动漫之都的升级与转型调查》以及科技博主信海光发起的《中国手游圈访谈》等项目,这三个项目的筹款金额分别是3400元、6000元和3000元。

  侯继勇说,他对这个选题有兴趣,但苦于缺乏新闻时效性,很难从报社申请到出差采访的经费。

  现在,在96个资助者的合力下,侯继勇筹到了这个选题的差旅费。作为回馈,这些支持者可以参加他组织的跑步、打篮球和读书会等活动。

  其中一位90后、从事服务业的支持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她一直是侯的读者及微博粉丝,突然有这样的机会,就去支持了20块钱,“最终目的就是跟他跑步一次……只是想看到更多真实的报道而已”。

  罗东从小就是动漫迷,爱收集玩具,过去做过不少动漫采访,对中国本土动漫业的困境有颇多关注,但这个选题与他所供职媒体的报道风格并不吻合,“众筹”让他另辟蹊径达成所愿,将来所完成的报道,则可能直接发表在互联网上。

  信海光没有单位束缚,他对手机游戏领域感兴趣,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进行采访,何乐而不为。只不过他稍微有点遗憾,起初没经验,报出的筹款目标金额,对于完成一个系列访谈来说,可能不足,正考虑是否追加筹款。

  在这些媒体人前来发起新闻众筹项目的同时,这家新生的众筹网也在2013年11月末举行发布会,直接以“国内首个新闻众筹平台”来定义自己。此前,国内另几家创办在先的众筹网站,侧重科技、文艺、创意等领域,并没有专门面向新闻众筹,也罕有媒体人通过这些平台发起新闻项目的众筹。

  在发布会上,网站创办人盛佳的一句话在微博上被热转了一阵子——“并不是任何你认为好的选题都可以见诸报端,那些未见诸报端却闪烁着创意火花的选题,或许能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新生。新闻众筹为有想法有追求的媒体人提供一个新的玩法。”

  这也许不仅仅是媒体人的新玩法,马伟强说,除了媒体个人,已有《周末画报》与《环球时报》等报纸在与他们接洽,研究以单位名义发起新项目的可行性。

  在这方面,美国已有先例,且成绩不俗。这几年来,各个众筹网站上,新闻项目的发起人以公民记者、自由撰稿人、小型网络媒体居多。但在Kickstarter上,2013年最耀眼的新闻众筹项目,来自传统媒体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

  这个选题是由记者走访世界各地,追踪一件T恤从棉花到销售的全球之旅,并以视频、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组合的方式在网站上呈现。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作为回馈,资助25美元及以上的人可以得到一件报道里的T恤。14天的筹款期里,这个选题得到了超过两万人总计59万美元的支持,是其筹款目标的十倍以上。现在,这个甚至动用了无人机拍摄的多媒体报道,已经出现在了NPR的网站上,被中国同行评价为“狂拽酷炫”。

  自己成功的筹款经历,让一位参与者想起了供职媒体一个以“地方地理”为主题,后因缺乏广告而停办的栏目。“这样的栏目和广告客户没有关系,没有人给它投广告,但如果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吸引喜爱地方文化的网友们支持,可能就有另外的生存机会了。”

  独立众筹,另一种路径

  其实,在巫倩姿等人之前,这些年国内已零星出现了一些通过在互联网上自行众筹资金,来完成新闻选题的先例。曾先后在《中国经济时报》、财新传媒《中国改革》、《经济观察报》等媒体从事调查报道,现为自由身的刘建锋是最新的一个。

  刘建锋的灵感,来自一位在微博上成功众筹到几千元钱去台湾报道“大选”的南京大学学生陈思乐,与陈思乐的交流促使他开始关注众筹式生存。

  2013年7月,他通过微博和博客,贴出了一个《独立记录者诚征后援》的计划书,称“我准备以独立作者和社会问题观察者身份,用独立调查的手法,选择一些制度问题、重大公共事件、争议新闻人物以及重大内幕进行报道,一年完成4-6个选题”。

  他开设了一家淘宝店铺,以100元为单价,出售总计2500份优先“阅读权限”。“100块,也就是现在看场电影的钱。”他说。

  “我也考虑过是否通过众筹网站筹资,但很快发现不可行。在这些网站,项目发起人必须明确宣布自己的选题,并以此展开筹款,但我所调查的选题,往往是不能提前大肆张扬的,否则可能遭到干扰。”刘建锋说,最后自己选择了上述淘宝店的模式,购买者购买“阅读权限”的时候,并不知道将来会收到什么报道。

  凭借刘建锋过去从事调查报道的名声,以及李承鹏等“大V”的转发宣传,他说现在已经筹得相当于出售2000份权限的资金,其中包括一些提供大额资金支持的陌生人。而在他的淘宝店里购买者评价页面里,可以看到一些购买了1份或几份“阅读权限”的买家写下的祝福话语。

  10月中旬,刘建锋署名“独立调查作者”的第一篇报道《平度超限战》也已经出炉,主题是《新世纪周刊》记者陈宝成山东平度老家的“七年拆迁战调查”。8月,陈因老家拆迁问题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后被逮捕,这起拆迁纷争也因矛盾激化在互联网上广为人知。

  《中国财富》记者宋志标等人,则做了另外一种尝试,他们都选择了通过个人微信公共账号进行众筹。

  新闻评论出身的宋志标,并不提前预告为某个主题筹款,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撰写评论,只是在末尾附上支付宝转账链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后自行打款,“小额赞助”。

  宋声明,这是一次起于崩塌的传播旧格局下的“写作上的实验”,借此可以了解微信公共账号订阅者为内容付费的意愿。

  另一位11月开始通过微信公共账号尝试众筹写作的知名媒体人也提出了类似的“实验”想法:“我不缺钱,也拒绝过一些赞助意向,只是想实验一下众筹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他在发起众筹的时候还写道,如果这一次众筹成功,以后新的题材也可考虑用此方式。

  迄今一个多月的实验下来,宋志标的结论是,订阅者里付费者占比1%,但这1%的人里面,有约一半的人有过重复赞助。在他印象里,收到的赞助,少到一元五角,多至上千,又以100元左右的金额居多。

  在几年前的博客时代,就有一些写作者尝试过宋志标这样的先阅读后赞助模式。一位2011年尝试过的博客作者说,当时支付宝尚未开放个人收款插件,读者付款非常麻烦,开通一年仅收到了41.18元。2012年,他替换了支付宝的收款插件,但此时博客早已式微,他至今没有收到超过100元,还有人因为这个功能,给他留言说,“该醒醒了”。

  避开“扒粪”题材

  不论是在众筹网站上发起项目,还是个人独立在互联网上众筹,选题的安全性都是被首要考虑到的因素。

  马伟强的解释是:众筹网站只是筹款平台,不涉及报道选题的发布,这些报道自有其发布的媒体平台把关。

  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欢迎意识形态、政治性以及攻击性的题材,以免造成法律和政策的冲突。马粗略地描述了一下原则。

  马说,目前还没有发生因为这些限制而与新闻项目发起人在选题上意见相左的情况。

  信海光和罗东等人,在接到众筹网的邀请时,都主动想到了避开“扒粪”题材(“扒粪”一词来源于美国19世纪下半叶的“扒粪运动”,意指新闻揭黑)。罗说,新闻众筹是个新东西,一开始不能选择尖锐的社会调查等激进题材,这样的报道还是适合由媒体组织来操作,而不是媒体个人众筹。

  即便这样,2013年12月初,众筹网上的“新闻”这个类目名称,被谨慎地改为了“资讯”,马说这是出于风险考虑。在短期内,众筹网上的新闻项目仍将集中在科技、时尚、娱乐和生活这些领域。

  不过,众筹网还是在提供给记者的一份书面答复中写道:行业调查、深度报道、系列报道都可以在“新闻众筹”里实现……我们期待能有更多好的选题,更期待能在众筹网的“新闻众筹”平台上产生普利策奖。

  另一家也提供文字作品众筹的网站“赞赏”,虽未打出新闻众筹概念,但其上线项目,不少也是媒体人的作品。这个网站的创始人陈序,有逾20年媒体从业经验,他强调该网站的服务对象是“原创人”。

  陈序说,“赞赏”目前是邀请制,选择的作者都在专业素养和判断能力上值得信赖,这些作者自有风险把握能力,知道自己的题材尺度。

  在“赞赏”上,除了类似众筹网那种发起项目筹款完成的模式,另一主要模式是资助者自由付费后取阅作者已完成文章。陈序对在中国通过众筹进行新闻调查题材并不乐观,“这样的题材,可能因为管制等原因没法完成,这就需要众筹平台跟进退款等各种善后处理。这种不确定性,需要网站有很强的新闻专业判断和很高的风险衡量能力。”

  刘建锋是所有新闻众筹尝试者里最激进的少数人之一,他以个人身份众筹资金进行调查,他说,自己是通过不提前暴露报道选题,以及“不情绪化做事”、“专业性叙述”、“不对个人有攻击性”等方式,来降低风险。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周如南表示,众筹新闻通过“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探索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内容,这本质上是一场新闻革命。但众筹新闻最大的问题在于,众筹新闻可能变成迎合资助者的新闻生产方式。此外,还存在运作模式和合法性边界尚不清晰、公众新闻消费习惯尚待改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