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999年的上海《新闻晚报》走到了它的终结点:日前由上海报业集团宣布将被关闭。2014年新年后,这份报纸不再存在。这是真正意义上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的一个大动作——因为只有这个集团成立,才会来讨论这份报纸的生死问题。
当年这份报纸的创立,其实涉及到彼时一些人的公案,只是不便多谈。这个公案的直接后果是:这份报纸和《新民晚报》本质上没什么差别,都是面向上海普通市民的资讯类晚报。新民晚报是何等报纸,与它做定位无差异化的挑战,是过于艰巨的一项任务。十多年了,新闻晚报表现一直平平。而反观新闻晨报和东方早报,前者定位于普通市民的早报,后者定位于知识分子的早报,取向风格皆有差异,各自发展,一个搞出了比较大的利润,一个搞出了比较好的口碑(近年来已经实现盈利),倒也长期相安无事。
故而,新闻晚报的关张,着实并不令人惊讶。我曾经在过去的文章里也隐隐提及,这份报纸,恐怕在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之后,会成为第一个被关停并转的报纸,道理很简单,它和新民晚报之间,实在是没太大的差别。
晚报走到今天,具体运作人员可能有一定的过失,但不是决定性的。它设立之初的定位就有致命的缺陷,到了互联网大潮汹涌而来时,这个缺陷迅速被放大。在一些早期利润情况还不错的报纸都在奋力挣扎之时,更何况它乎?
报业集团此番动作,也代表着某种决心:做不好就要关掉。这种决心会转变为集团内部的某种压力,现在坊间已经开始谈下一个是谁?一些小报有可能也会被关停并转,但要说新闻晨报和东方早报要并,我倒是很不以为然。这两家报纸虽然都是早报,但定位有明显差异,而且都还做得不错,有什么理由要并掉他们呢?难道就因为要节省点纸张?
就在新闻晚报宣布要关张的时候,东方早报大张旗鼓地展开了招聘活动,说是要为新媒体项目吸引人才。究竟是什么新媒体项目,目前还不得而知。坊间开始有了猜测,,这个说法有些不太靠谱,。还有一种说法相对可信,早报和联想共同出资做一个新媒体项目(相当有可能是设立一个公司),传闻中这个资金达到1个亿的规模。
东方早报在招聘广告面向内容人员的描述中,都提及要有“传统媒体经验”,这被解读为一种接收新闻晚报人员的手段。我的看法是:如果确实符合需求,会吸纳进入。但这个不太会是一种“安置”方法。早报做这个新媒体项目,无论是哪一种传言,下了本钱憋足了劲是可以相信的,不是一个安置闲散人员的托底。
关于媒介转型——这个词目前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媒体转型一说,意思大致就是没啥好转的。但我也不得不说一句很现实的话,不转怎么办?数千号人遣散扔到社会上去?媒介转型乃是一个现实问题,不是学术问题——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这个比喻说法上不太好听,但意思倒是不算大错的,所以姑且听之,不要一听到个死字就跳起来。媒介转型总结起来就是这几个字:等死,以及,找死。
等死的意思基本就是,现有的主业不再大动,过去怎么发展的,就怎么发展。不大动的原因在于这里面关系很复杂,利益牵扯太多,主事者如果要对既有主业动比较大的手术,几乎全部精力都会搭上去,弄得疲惫不堪还没什么太多收获。于是,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找死的意思基本就是,向外拓展,寻找新的机会。派出“小分队”,东打一枪,西抡一棒,不断试错去发现可以向深里发展的可能。趁现在主业还有些利润贡献,还有些资源可以调用,这种试错,规模不大的话,还可以承受。
光等死,就真会死。光找死,把既有盘子折腾得够呛,一不小心就会速死。等死加找死,不失为一种相对稳妥的方法论,是一种改良而不是一次革命,这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媒体集团事实上的共识。
东方早报出击新媒体项目,算不算一种“找死”?我看算,尝试嘛。集中一些资金和资源,去试错。一个可以看到的手法是它是起一个新项目,并不是对东早自身做什么调整手术,而且这个项目里面会包含一些子项目,不太可能就是仅仅做一件事。早些时候的上海观察,也带有这类色彩。
关掉晚报,是不是不等死了而是自己赶紧死呢?放到上海报业集团这个层面看,其实这个行动还是很有些毅然决然的。堵住出血口,树立一个压力样板。等死不等于真得躺下什么都不干,要延长等死的时间,在派出的找死先锋队没有找到新方向之前,撑得越久越好。有些集结号式的悲壮,但却是一种现实。
2013年,上海滩的传媒行业,还是折腾了一点事出来。上海报业之后,黎瑞刚旗下华人基金入股财新集团,后者刊号隶属世纪出版集团,将其变成了上海的媒体。至于上海文广,已经有消息说会有一些不小的动作。上海传媒业,正在加速拉开转型、改良、变革的大门。这扇大门的背后,无论是生离死别,还是豪情悲壮,甜酸苦辣,皆是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