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节中的5大趋势想象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729

  马年的春节假期结束了,北京在开年迎来了一场雪,瑞雪兆丰年,这是一个很好的马年预兆。很多人收起那颗还向继续放松的心,开始畅想属于自己的马年。而在短短的春节假期,中国消费者的生活也发生很多变化,让我们来总结下看看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呢?

  1.消费文化的自主化、多元化和部落化时代

  以2014年春晚为例,冯小刚导演下的春晚,引发了更多的吐槽,如春晚导演冯小刚说:“看春晚是一个习惯,骂春晚现在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时尚了。”有人说是“私人定制”,有学者说是“文化烂尾楼”,还有人说春晚的辉煌到此结束。事实上,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一台春晚已经很难满足大众文化的口味,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自主化、文化开始族群分化,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网络春晚、地方春晚、餐厅吃年夜饭、旅行过春节……“过年”本身的文化已经多元化。

  趋势启发:无论创新产品或者商业模式,或者是一种新的消费文化,一定要考虑是不能还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中的共通需求,如果不行,要思考的是如何进入某个族群的细分需求,要满足所有大众的文化口味和消费口味已经越来越难,同时,类“春晚”的仪式感的消费正在让位于“体验型”的消费。

  2.个性化、微文化、移动社交的盛行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看过今年春晚的市民对这几句歌词都不陌生,这首叫《群发的我不回》的歌曲迅速流行,于是,很多人开始思考如何拜年“个性化”,而据各地运营商统计显示,2014年春节拜年短信同比降10%至20%,很多人都在使用微信拜年。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与生活已经合二为一,移动社交重新定义传统的通讯方式,虚拟运营商再挑战传统的运营商。

  趋势启发:营销的想象力,进入到移动社交领域,品牌需要思考如何在移动社交媒体中成为被谈论和扩散的内容,而不仅仅移动互联网中的短短的品牌曝光和呈现,移动让社群的建立随时随地,这种实时化移动社交正在改变族群的交流方式。

  3.发红包现象与移动支付的爆发

  今年春节一线城市的很多人都体验了微信发红包的游戏,甚至很多人专门建立群来发红包,微信发红包的背后,是微信对于微信支付的一场推广的策划,应该说,这个策划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在数据上,微信支付的规模与在PC 时代的支付宝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至少改变了至少上千万级的用户大胆的将银行卡和微信捆绑在一起,并畅快的领红包或者发红包,这很可能演变成一股移动支付的浪潮。

  趋势启发:移动互联网一旦突破支付的壁垒,商业化的空间会由此加速,移动互联网不再是个简单的营销问题,而是一个新的商业生态和商业模式的问题,传统企业尤其要思考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构筑新的商业模式。

  4.娱乐平台的衍生价值与家庭营销

  春节7天长假刚刚过去,中国电影市场以14.1亿元票房收入、3900万观影人次再创春节档新高。其中,根据电视综艺节目衍生的《爸爸去哪儿》电影版,7天收入4.68亿元,上座率和每场平均观影人数甚至超过了收入6.12亿的票房冠军3D电影《大闹天宫》。而在此前,《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也曾经引发了热潮,抛开专业电影人士的点评不论,从这个电影火爆,至少看到两个商业致胜的关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消费者。合适的时间,春节期间是家庭聚会的节日,因此,《爸爸去哪儿》选择这个档期上映,正好满足全家人一起娱乐的场景,另外,作为综艺节目的衍生开发,《爸爸去哪儿》电影选择在新一季的节目尚未播出的时间上映,正好延续消费者的热情。

  趋势启发:娱乐平台,如何从一个单一的节目变成一个衍生的多元化产品和“娱乐品牌”?值得关注,另外,针对回归家庭的“家庭营销”,还有很多创意可以发挥。

  5.精神消费、休闲消费与文化消费兴起

  2014年的春节,很多人从节日期间大吃大喝开始转变为休闲旅游、文化消费,关注健康和养生,注重精神享受,从餐桌、麻将桌到庙会、风景区、影院、多屏幕面前成为新的现象。中国的消费正在从单纯的物质向精神过渡,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利用长假赴境外旅游人数大幅增加,团队出境旅游人数472.5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家庭旅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携程网发布的2014年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厦门位居十大境内旅游目的地第一,其次是三亚、北京、哈尔滨和桂林,其中,厦门7天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78.75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2.53%。

  趋势启发:个性化旅游、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旅游、休闲主题的产品和营销、带有文化体验的产品创新都是这一消费趋势下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