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营销并非简单“坟墓复活”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280

  在忙碌了一天后,打开电视,当你看到屏幕中那些勾起儿时记忆的电视节目或者广告,内心深处是否会泛起一丝温暖?

  大白兔奶糖、百雀羚雪花膏、永久自行车、海鸥牌照相机……这些童年时的记忆如今越来越多地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认同与超乎想象的热情。

  对于这样的情愫,心理学解释这是因为人们认为最好的时光永远是过去的。在繁忙纷乱的大都市中,人们当前烦恼太多、未来烦恼依然很多,惟有过去无法复制也回不去,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人类的大脑会美化过去的各种瞬间,大脑经过无数代的进化会逐渐忘却那些痛苦,加深那些美好。

  在企业营销中,往往会利用消费者的怀旧情愫“大做文章”。不过法国INSEEC商学院营销助理教授Aurélie Kessous在接受采访时提醒,成功展开怀旧营销就必须充分了解“怀旧消费者”的属性和心理特质。在Kessous看来,怀旧消费者可以分为:青年消费者、传统型消费者、过渡型消费者和跨代消费者四类,针对这四种消费者可以用对应的四种品牌传播战略。

  “对一段过去时光的怀念”

  20世纪末期,尽管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也经历了多次经济、卫生和社会危机,因此,大多数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有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而怀旧情结为品牌赋予了这些形象:可信赖的、正宗的、可持久的和高品质的,这令消费者感到安心。但是,虽然市场营销人员广泛地使用怀旧情结作为传播工具,但此前并没有人试着定义使用怀旧情结的不同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有多少品牌采用了过去的包装,让它们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例如,在食品工业,吉百利重新推出了Wispa巧克力夹心棒,法国饮料品牌Orangina重新引入了1994年使用的经典玻璃瓶,可口可乐则利用近似1923年的饮料瓶让销量翻了一倍。”Kessous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怀旧情结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巨大,因此理解怀旧行为对于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要理解什么是怀旧营销,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怀旧”。早在18世纪,卢梭和康德就把“怀旧”描述为“对一段过去时光的怀念”。在20世纪,社会学家们将怀旧与个人存在的间断性相联系: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会产生怀旧,利用怀旧来保存自己的身份特征。

  在营销领域,学者们也提出过“怀旧”的多种定义:一种心情,一种偏好,一种状态,一种欲望,一种感情。美国学者Holbrook 和Schindler的定义无疑是被引用最多的:“更年轻时(成年早起,青春期,童年,甚至出生前)对于普通(流行、时尚或广为流传)的事物(人,地方或物体)的一种偏好(通常与积极的态度或者让人喜欢的情感相联系)。”根据这种逻辑,怀旧品牌被定义为“过去流行的品牌(并且现在依然流行)”,而非怀旧品牌则是“现在流行的品牌(但过去并不流行或根本不存在)”。

  国内著名营销专家黄先仁也认为,如果有人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怀旧成为了资源,便有了新的市场。兼顾了人们的两种需求,既传统又舒适,使消费者有认同感和归宿感,最后慷慨解囊。如果企业能用怀旧营销拨动客户的心弦,撩起客户内心深处的涟漪,你就成功了一半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首先要懂怀旧消费人群的心理特质。

  作为多篇消费行为研究文章的作者,Aurélie Kessous日前与法国马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Elyette Roux共同研究了怀旧情结如何被应用于品牌传播。这两位研究者为这项研究进行了49个采访。这些采访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他们与受访者就20个主题谈论了生活中与产品和品牌相联系的一段美好的经历。一年后,他们再次采访这些受访者,给他们展示之前采访中提到的怀旧品牌的图片,并让受访者说出看到这些图片后第一印象。最后,17个月后,受访者谈论能够代表四个人生阶段的四张图片。

  日消品主攻“80后”

  Kessous教授首先向记者展示了怀旧营销的第一部分消费群,他称作为“Y一代”(Y Generation, 即出生于1978-1988年的一代人),他们留恋童年,通过“倒退式”的消费让自己获得安全感。Kessous 解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流行请电视明星为诸如糖果、游戏机之类的产品做电视广告,而在今天,这样的方式似乎依然可以吸引这些年轻人。”

  对这一类人来说,怀旧情结带来了安全感:通过消费过去的品牌给自己带来安全和舒适感。他们尤其怀念过去生活中的平淡瞬间:与家人一起吃早餐或放学后喝下午茶。为了重温这些时刻,他们喜欢童年或青少年时期吃过的食品品牌。这类消费者也崇尚享乐主义:怀旧消费给他们带来了愉悦感,让他们可以通过时光倒流一般的体验,重温快乐的瞬间。

  正如一名22岁的女大学生所言:“15岁时,我第一次去欧洲的迪士尼乐园。它太棒了,每次我再去那里,我就重温了当年的快乐……我可以完全与现实隔绝,我到处乱跑乱跳,我和米奇打招呼,我亲吻高飞,与它合影,我就像一个小女孩。”

  Kessous表示,以这类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的品牌属于“日常消费品”。联想到中国的品牌,最能引发这群80后怀旧一族共鸣的便是“大白兔奶糖”了。Kessous也告诉记者,主攻这群人的品牌绝大部分的确是糖果类甜食。

  他用了法国当地的一个例子做解释:创立于1920年的Haribo (哈瑞宝小熊糖)。通过调皮的广告人物哈瑞男孩和广告语“哈瑞宝,成年人和小孩的生活之美”( “Haribo, life’s beautiful – for grown-ups and little ones”)。这个品牌激发了消费者对年轻时甜蜜时刻的喜爱。在法国,哈瑞宝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糖果。为了让30岁以上的消费者依然能对它感兴趣,这个品牌在迪厅组织了特别的万圣节晚会。消费者的言论强化了品牌个性——年轻并且是跨越年龄界限的:“当我吃哈瑞宝糖果时, 我觉得我和我的侄子有共同语言了。”27岁的消费者迈克尔说。哈瑞宝的战略取得了毫无争议的成功:它的付费俱乐部有7000多名会员。哈瑞宝博物馆1996年就已经落成。在全球范围,对于15到24岁的年轻人来说,品牌认知度达到99%,对于35到49岁的人来说,也达到了96% 。

  传统型消费者注重“可靠”

  在分析了Y一代的消费群体后,Kessous教授向记者介绍了X一代,即出生于1968-1977的传统型消费人群。为什么要称作为X一代,Kessous指出,这类人出生在社会转型期,和更早的一代人相比,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成长,接受教育。“X一代”的名字也是一个英国流行摇滚乐队的名字,它暗示我们,这一代人对这个乐队的解体尤其关注。

  Kessous认为,这类人怀念传统的庆典。为了吸引这群人,品牌需要在产品的可靠性方面做文章。“对传统型消费者来说,怀旧情结是为了满足他们对‘参照物’的需求。满足这一需求的做法是,重复而又系统性地使用某个与特殊事件相关联的品牌。传统人士强调品牌的纯正、正宗,而‘假冒的’或‘不纯正’的产品无法唤起他们‘最真实的记忆’。”

  针对传统型消费者的怀旧品牌主要是天然食品。怀旧情结保证了质量和真实性,塑造了一个纯正、可持续的形象。Kessous举例指出,保罗(Paul)面包算是这方面的经典例子。从店堂内的复古装饰到营业员的衣着,都能轻易地唤起消费者的怀旧情结。保罗面包也是法国“人民援助协会”反饥饿活动的合作伙伴,它打出的广告语“对面包116年的爱”强调了自己的传统和悠久历史。今天,保罗面包在全球有330家门店,在法国每月光顾门店的消费者多达500万。

  过渡型消费者崇尚“自由”

  在分析更早的怀旧人群时,Kessous指出了由婴儿潮(1948-1967年)出生的那代人,他指出,这个群体将怀旧视为他们身份的象征。对他们来说,广告应重点突出与“叛逆和自由”的联系。

  Chanel品牌的创办人Coco Chanel在45岁时说过这么一段话:“二十年来我一直在使用同一款香水。我的丈夫在12月12日我们相识后的第一个圣诞节送给我这款香水,也就是我们认识后两周。这款香水象征着我们关系的开始。它叫GEM,它是我的一部分,它保护着我,我觉得很好。”在法语中,GEM的法语很接近J’aime,也就是我爱(你)。

  Kessous认为,针对这一群体的品牌可以选择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品牌的传播策略应将怀旧情结与“与众不同”的满足感联系在一起,强调与某个历史时期相联的品牌——它们过去是各自领域的先驱,现在依然是。典型的例子包括雪铁龙的DS3汽车。在其广告中,雪铁龙使用了玛丽莲·梦露和约翰·列侬两位标志性偶像,传达出同一条信息:“走自己的路,不要向后看,创造自己的风格,从现在开始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虽然DS3并不是DS系列轿车的改造,但这个广告抓住了核心价值,让DS3成为一个经典。

  跨代消费者青睐“惟一”

  针对出生在二战后的这一代人(1928年-1947年),Kessous 指出,“消费可能被用于继承珠宝、腕表这类宝贵物品的途径,广告可以制造浪漫的氛围,使用黑白影像和经典老歌。”

  对这类消费者感兴趣的品牌可以利用自己的“惟一性”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并强调产品的象征意义和年代辈分。怀旧情结的附加值是品牌宝贵的遗产。成立于1839年的瑞士钟表品牌百达翡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1996年以来,它就以“尊重过去,迷恋未来”(respect the past,fascination with the future)为主题进行广告宣传。百达翡丽的黑白广告都传达着这样一句话:“你从未真正拥有百达翡丽腕表,你只是为你的后代看管它。”——无疑这样的广告语会唤起人们的怀旧情结。

  怀旧并非简单复制

  然而,怀旧营销并非到处行得通,怀旧品牌同样存在着风险。Kessous告诉记者,“怀旧营销”的第一个风险是塑造了一个“过去的”和“老式的”形象。尤其当品牌唤起的的怀旧情结与当代的价值观相差太大时,这样的风险就会更明显。第二种风险是品牌的真实性降低,这通常是由于品牌唤起的怀旧情结“太假了”。

  Kessous举例指出,1995年肯德基品牌请人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做广告。但问题是山德士上校在1980年就去世了,并且肯德基也没找到可以用在广告片中的历史影像记录。于是肯德基就请一位演员扮演山德士上校,制作了一段黑白广告片,以展示创始人夸赞自己的品牌。然而这样一个重现历史的广告并不起作用,一年后就被撤掉了。

  北京思卓营销顾问冯明涛认为,怀旧商品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信号,在广告营销学中,曾有过教科书般的观点,每一个存在价值的商品,均具有产品生命周期,也可称为“市场寿命”。所指就是,一个产品从入市直到被市场彻底淘汰,大致经历4个阶段,即推广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反应也不同,如若不能及时调整,将有消失的风险。

  因此,怀旧营销并非简单的“坟墓复活”,而是借助老品牌,实施高端品牌战略。值得一提的一个案例便是,上海家化将诞生于该厂1898年的老品牌——“双妹”化妆品成功激活:概念上,主要突出品牌历史,并给予其应有的战略地位,就是中国式奢华化妆品。战略制定上,不仅仅限于化妆品领域,而是使用“高端跨界”的概念,之后还会衍生至鞋包、音乐人产品领域,整个产品线的基调为上世纪30年代整体上海风情的“文艺复兴”。策略方面,“双妹”走高端路线,做奢侈品营销,直接与国际大牌竞争。而在营销战术上,借助企业早已成名的“佰草集”现有资源,采取完全独立的品牌运作模式。此外,借鉴“佰草集”海外运作时取得的“部分欧洲消费者抵触中国制造,但对上海制造、上海设计有较高认同度”的反馈意见,以“上海制造”为市场切入点,打造“属于中国上海的高端时尚化妆品”的品牌形象。

  业内专家指出,无论采取哪种“怀旧营销”策略,商家都应该注意品牌当与现代标准和消费者需求相结合,把过去的核心怀旧要素与现代功能技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管是品牌激活还是品牌悖论战略,强调的都是掌握好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在宣传品牌原有的品牌精髓的同时,加入新的时尚元素,这样才能从容应付现代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