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服务号营销面临两大难题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24

昨日,微信宣布服务号每月的消息群发次数由1次增加至4次,同时开放更多高级借口。此举对受限于服务号群发次数的服务号运营者而言无疑是个利好。

但如果仅凭此就说“服务号的春天来了”,或许过于乐观了。微信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采访时仍强调,微信不做营销平台。现实情况也表明,服务号一直都在春天里,但真正的开花结果却并非易事。

腾讯的妥协?

与订阅号更具有媒体属性不同,服务号更地定位于一个连接企业(包括一些服务性政府机构)和消费者的平台。但不同于订阅号可以每天向用户群发一次消息,服务号此前只能每月群发一次。腾讯的考虑是,拒绝服务号过多地骚扰用户。但每月群发一次的限制也极大地束缚了服务好运营者对服务号进行深度开发的手脚。

而对于每月群发四次是否因受到了来自服务号运营者的压力,腾讯未做明确回应。微信团队表示:“微信希望各家企业从服务号开始,能更好地开发出适合自身企业特色和需求的功能服务,从而让企业更有效出大用户并提供精准服务。”

这与之前腾讯对“微信并非一个营销平台”的定位一致。“如果你认为群发信息的放开,是对营销行为的纵容,那就大错特错了。”行业人士分析,群发权限的调整,意味着商家权利变大,权限越大责任越大。事实上,已经有一些企业的微信公众账号尝到过度营销的恶果,每天推送内容越猛,掉粉反而越厉害。

近日,微信团队发布的公众平台运营规范也表明了微信方面的态度,规范明确表示对垃圾和不良信息的禁止,同时鼓励向用户传送符合需求的有效资讯和信息。而微信近来一系列加强审核的措施也表明对公众平台的管理正在收紧。

服务号营销遇难题

对于微信对服务号群发次数的调整,有服务号运营商兴奋地表示:“服务号的春天来了。”但众多开通企业服务号的企业却并不认同这种看法。

一家传统家电企业的负责人称,对服务号现在还处在尝试阶段,只是看到别人都在做自己不做怕落伍,但实际上借微信进行客户管理并不现实。而广州一家正在尝试通过微信服务号走O2O道路的洗衣企业也透露,企业在运营服务号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非常多,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简单。

记者总结,大部分服务号运营者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很难获得初始用户数,没有足够的用户,就像搭起来一个商店,没有人光顾。是一种无效投资。另外一个是有用户却并不懂得如何运营。这也是目前各种招摇撞骗的微信秘籍、微信论坛能够火热的原因。

一位业内专家比喻:“微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池塘,但能不能钓到鱼,还是要看企业自己的技术怎样。”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除去少数成功案例外,大部分企业对服务号的运营还都处在探索阶段,因此重要的不是每月能发多少消息,而是怎样通过每月的推送和整个后台的运营获取O2O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