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习惯想到怎样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这种劣根性在微信运营(营销)上也会表现出来,比如官方一直封杀不掉的点赞活动。官方就差把“严禁恶意营销以及诱导分享朋友圈”这几个字,塞到公号运营者的脑子里了,依然屡禁不止!
之前在一个微信群的分享活动中,有人问我怎么看集赞活动,我是这样回答的:
你还敢集赞呢,想被封号吗?而且,集赞带来的用户,大多是冲着礼品来的,你要那些僵尸粉有什么用呢?为了给你老板看粉丝数吗?要记住,打动1w个与你无关的人,不是深深打动一个与你有关的人!
个人是运营当地号,文笔不算很差,经常会给报纸的旅游版写一些文章。但是最近发现眼睁睁看着点赞活动完爆软文,引起了自己的思考。
身处一个三线城市,当地运营的最好的个人号是一个包含吃喝玩乐信息的订阅号,粉丝在一万两千左右。现在由一个小公司在运营,包括广告、互动活动类,还不错。其他的就是招行、建行这类后台有大老板的微信号,烧钱推广这个另当别论。笔者手上的旅游类号覆盖当地粉丝6500+,属于当地旅游类覆盖最多的订阅号了(汗颜)。
冒着风险,笔者做了一次点赞的活动。活动很简单,点赞送黑胶CD。当然我的照片拍的相对高大上一点,所以活动看去还行。文章推送,我只选择了推送给女用户,故意选择了一个对车载CD需求不是那么大的群体。同时也降低活动的影响力。结果还是低估了,一个上午后台被完爆。从来没出现那么多的消息,上午准备的100位的礼品全部领完,不得不在零点之后马上结束这次活动。
今天早上看了一下分享和图文转化,是之前的好多倍。也很有意思的发现,那些点赞没得到奖的用户取消了关注。以下就是我根据点赞的个人看法:
1.点赞职业化、团队化。有那么一群人,每天就是点赞,点完你家点他家。自发形成了当地点赞的群,只有有消息往里面发,大家都会转起来点赞。
2.目的明确化。为点赞而关注,得不到礼品就取消关注。这样的粉丝价值不是很大。
3.虚假繁荣,点赞背后图文的数据往往十分华丽,但是这个华丽的背后,其实并不值得高兴。公众号运营者对于定位与素材的把握不到位,很难通过软文来留着用户。
4.一味的点赞,会降低公众号品味。(所以笔者在这次活动领奖之后,准备偷偷把活动给拿掉了)
5.增强互动性,回馈用户活动可以很多样,大家应该转变成公众号与用户互动性强的活动较好。
最后还是觉得,通过公众号的文章,个人魅力来留住用户,对你不离不弃的用户,才是王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点赞活动确实可以带来看起来很可观的数据,但这只是虚假的繁荣。因为参加活动的用户基本都是利益驱使,而真正对公号内容有需求的用户却少得可怜,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活动,其实不要也罢!和用户互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就不要选择这种最Low的方式啦!
有人问,微信后台在群发的界面明确规定不允许点赞活动,为什么这多号还没有被封号呢?
1、没人举报,这些号大多比较小、垂直,而用户也未养成对公号不良行为的举报习惯,才会有这些漏网之鱼
对于个人微信用户而言,快被邀点赞党折磨到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看看上面这2张图,你是否好笑又好气?
一用户知道我要写这篇文章,立马跑来找我要文章!他还写了一段比较犀利的话来指责“邀赞党”,我就不发出来了,否则很多人看了之后得骂娘了~
大部分人应该没我惨,因为他们个人微信里的好友基本都是生活中的亲朋好友,大家互相帮忙点个赞,娱乐一下也未尝不可。但是像我这样拥有数千好友,大多是我不认识他们,他们认识我的人,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求点赞的微信消息,实在是不堪其扰,遇到一个对我来说陌生的人,我都会直接删除。我只能说,实在不好意思,是我让你们失望了!
其实央视和很多媒体都曝光过微信里的点赞活动,比如“央视曝光港澳4天3夜免费游遭多重陷阱”,这些都是微信运营者玩的小把戏,但是一些单纯的朋友,就真的相信。他们也不是真的傻,只是他们很容易相信人,或者抱着试一试、玩的心态。如果你身边有这样单纯的朋友,请珍惜他们,并且及时提醒他们,也算是功德一件。当然,如果是专业的“邀赞党”,那就请毫不留情的删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