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朋友圈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702

———— / BEGIN / ————

有意无意间,是否发现你微信朋友圈动态里“仅展示最近三天”的人越来越多了?

熟人之间在朋友圈里的交情开始不如陌生人:面对朋友之间的一片空白,至少加他(她)的陌生人还可以浏览她(他)最近的十张图片。

曾经,我们一度狂热的活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吃到的美食,旅游地打卡,朋友聚会的酣畅淋漓,偶尔的小资情调与雅痞生活方式,出入高端场所的猎奇,,不放过每个自认为得意的瞬间,并在朋友们的集中赞评中一轮轮的走向心理慰藉与存在感的高潮。

夹杂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社交,在可量化的平台里忽然变得简单起来;大家分享的无意识逐渐升级到了有意识、有目的,乃至许多的刻意。

直到今天,好像有点分享不动了。

我们的朋友圈点赞、评论互动正在直接下降, 慢慢走向沉寂,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一、你的存量值正在被耗尽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除了两性生理需求驱动的刚需外,莫过于因为气质、趣味、形象等外在因素的偶然触发,产生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欲望。

社交的演变正是生活中产生联系的人们由生到熟——矩阵交织,相互渗透和筛选,并最终形成稳定关系的过程。

移动互联网将大众社交的方式大大简化,我们线下的大部分场景行为被聚合到移动端并通过信息流形成不间断的PUSH。了解一个所付出的行为和时间成本被降到了最低,生活圈和各自的关系网也因为移动网络被捆绑。

信息有鸿沟时,最畅销的是八卦,信息流时代,最原始的冲动是窥私。

通过微信朋友圈,很轻量级的行为就可以将自己置于社交广场,接受众人的观礼,并在朋友圈的互动中,获得参与感和心理的慰藉。

大众的窥私欲也在零成本、零负担的个人信息流中被最大化的激发,进入贪痴的刷屏状态。

量化的社交行为里,我们用自己的世界观和所见、所闻、所感努力去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朋友圈里的广场群众们也在Get与没Get之间做出互动选择。

但是这个社会,掌握优势资源的毕竟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是稳定的,略带点平庸。

从工作、兴趣爱好、生活场景到美好的身体侧露,我们寄希望于全方位的现在进行时来表达自己的不同——其实都在不约而同,并且日益走向同质化。

当同一款奶茶在朋友圈被喝了N遍,同一个景点被不同的人日复一日的无死角的曝光,同一个网红餐厅的爆品从月初被朋友们刷到月底,曾经向往的诗和远方的在五一、十一假期如瀑布般的被“践踏”,整个世界仿佛都在朋友圈里被反复洗礼。

我们用短短几年时间就透支完了自己过去的信息,并且在努力的演绎现在。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殊路同归,我们的生活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同样的阶段内,也很难塑造出绝对大的差距。

,分享的主角和看客们也都在逐步失去新鲜感。

二、朋友圈里沉默的鄙视链

曾经,我们都是怀着各种纯粹的目的加入朋友圈,当现实的关系网都被收纳进朋友圈后,它也就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家人亲友、同事、同学、校友、合作伙伴、朋友等置身于同一个社交广场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

包括你自己在内的“围观群众”们,有从一线城市到老家农村的地域划分,有从高收入群体到务农体力劳动者职业区分;有爱玩、爱撩与兢兢业业工作的生活方式的区分;更有混的好的与混得不好的,当官的与平民百姓,当老板发了财的与仍在打工的社会阶层的区分。

朋友圈的复杂度已成为社会现实的折射。

移动互联网的潮流是从小圈层到大圈层,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逐层传递的;当我们贴着各种差异化的标签被聚合在一起时,相互之间的比对在所难免。

朋友圈炫耀链的顶层和生活的得意者,难免会有这样的嘲笑心态:

  • “日本我都去了N次了,她居然才去,有什么好炫的。”
  • “吃个连锁快餐也要晒,好LOW呀。”
  • “就她那收入水平,提的LV包肯定是A货。”
  • “坐个飞机也要拍,惨不忍睹。”
  • “哎哟,农村里也开始整茶道了?”
  • “收入摆在哪里,老家这些亲戚贷款也要买个奔驰,真是死要面子。”
  • “居然到现在才去欧洲,混的挺惨呀。”……

朋友圈分享链的底层和生活的失意者们,在炫耀链的信息流中自卑感在增加:

  • “这帮人怎么像生活在电影里?”
  • “这小子居然又出国了。”
  • “一线城市的生活真是精彩呀,我当初怎么就没有去闯一闯呢?”
  • “居然拿爱马仕的手包,老公长的又帅,嫁的真好。”
  • “当年一起钓鱼摸虾,玩泥巴,十年不见,差距居然这么大了。”
  • “还是读书好呀,中学时根本没放在眼里的这帮孙子,居然都混进世界500强了。”
  • “不是在参加论坛,就是在和名流聚会party,曾经混迹一个班,现在真是高不可攀了。”
  • ……

朋友圈分享链的中间层和努力进阶人群,可以说是朋友圈鄙视链的中坚力量——他们一方面与分享链的底层群众拉开了差距,又在按图索骥的努力实现生活阶层的跃升;既鄙视底层Lower,又嫉妒顶层的繁华,心态的动荡更为直接和剧烈。

我们在快速拉近的距离和信息交流的平等中,发现了越来越多个体生活状态的差异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

当窥私、猎奇的热乎劲过去后,稳定的生活状态下所形成的直接落差,加剧了朋友圈各个社会阶层之间被关系网聚合在一起的人们不平衡的心态。

大家在朋友圈量化社交里为赢得点赞和评论的“争奇斗艳”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竞争状态,赤裸裸的差距又加剧了相互之间心态的不平衡,并催生了鄙视链。

熟人之间的鄙视最直接的表现是相视一笑,在朋友圈里它的直接表现是沉默:你混的越好,阶层越高,你会发现来自身边关系较亲密的熟人互动会越来越少了。

三、圈养后,我们将再被分拣

没有社交工具之前,我们被时间、地域条块分割在各自的领域里。

信息上的鸿沟和共同成长生活经历记忆的催化下,会让我们对彼此有相互了解的渴望和阶段性亲密接触的需求。

当微信真正的构建了这样一个亲密无间、实时互联、信息平等的虚拟社会后,个体之间显著的差异,日趋透明的状态,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刺激,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适应。

被社交信息流圈养后,我们的个人社交存量值正接近耗尽,所谓的社交红利也正在走向终结。

我们窥私的欲望,获得的快感正在显著下降,被信息流捆绑所催生的鄙视链却正在强烈反弹。

微信发展前期将分散的线下社交链条聚合在了一起,到了今天,这样的高度集中将在人们不适应性的增强中走向新的分化——即所谓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吧。

在微信里,人们正从朋友圈转向各个关系和目的更为纯粹的社交群里,群活跃和更为聚焦的群信息流已成为我们日常对微信的主要眷念。资讯类信息流以及快手、抖音等视频类的信息流的崛起似乎正在形成新的流量红利——他们只不过是个体趋向于懒惰,由开放的参与感到隐匿的贪痴状态的回归。

日益社会化的微信朋友圈里,向小众的圈层精准分化是社交产品不可逆的趋势。这种分化的趋势将继续由年轻人来主导,并以年轻人新的表达方式作为动力。

承接这种分化的会是日益兴起的亚文化,兴趣类信息流,更为精准的社交圈层。

在分化的趋势中,可能是微信产品功能的自我裂变,更多的可能会是新的社交产品来重新进行精准流量的聚合。

这其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线上线下日益广泛链接的场景游戏所塑造的现实与虚拟世界的交互对人性极强的迎合能力。

当然,说到游戏,那又是腾讯的强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