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比赛,里面有多少位是关系户?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770

文章原标题:芸姨选秀#Y05

受朋友之托,去看他们做的女团选秀节目。

我们坐在沙发上看节目,101个姑娘,20岁上下,肤白貌美,满满的胶原蛋白。

要花三个月时间,最后选出11个,组团出道。

小少爷悠悠地问:

“你猜,我的人,选中的概率有多高?”

(一)女团

这样的节目,姨小时候也有,不过玩法远没有现在这么多。

过去中国人做娱乐业,思路不开阔:

选歌手就一路唱到底。海选唱歌,

第1期到第10期都是唱歌,

顶多换换主题,今天友情,明天爱情,后天哭老娘。

第11期还是唱歌,

最后要选冠军了,再唱一轮吧。

现在的选秀,琴棋书画德智体美劳都要考评,赛制也更花哨。是真正意义上的“选秀”。

这种模式,90年代的韩国就是这么玩的,国内终于补齐了20年的经济发展,自己也学起来了。

所谓“工厂迁移”啊。

用剧本和剪辑来调戏观众、虐观众,现在的00后小朋友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顶多也就是弹幕骂一骂,“给剪辑师寄刀片”。

但放在十年前,那可是新闻。曾有一档国内真人秀被曝出有剧情设计,明星按剧本来演,每一个明星对应了一个跟班制作,彼此吵架、和好都是商量过的。观众老爷们一下子受不了了,毁三观,一度闹到了连早上7点正经的社会新闻都要聊聊的程度。

当时的评论用词已经到了“欺骗”、“利欲熏心”之类的程度,可见观众还是非常玻璃心,远没有现在这么麻木

现在是佛系观众:

“我知道你肯定在背后做手脚了,但你能给我看些我喜欢的就行。”

(二)造星

目前国内有十来家左右规模比较大的推手公司,够资格为巨头平台们的造星来做承接和执行。

看一眼他们的分工:



每一项资源都对应一个工种,工种后面是人和钱,行规是1个决赛级选手匹配20人运营团队。1:20

造星是一条工厂流水线。产品是明星,目标是拉动流量。

我们怎么理解真实的流量?

刨除掉所谓运营出来的数据——水军、数据造假、走错片场的吃瓜群众,明星们所谓的数千万粉丝里,有高粘性高价值的死忠粉比例在1%左右。

  • 能够拥有5万的核心粉丝规模,就可以跻身所谓的“流量明星”,可以被别人蹭热度了;
  • 10万核心粉丝,就是千万级表观粉丝,业内尊称一声“顶级流量”,一举一动都是热点。

而市面上相当一部分看上去热闹的明星,是找不出1万个核心粉丝的。

出了事儿,没有“后援会”愿意帮你对抗负面、帮你跟别人拉架撕逼。

你们在脑海里,现在不假思索地数10个叫得出名字的明星,8个是这种。

工厂和工厂之间,因为资源差异,打法不同:二流公司的“研发”精力,是造人。琴棋书画德智体美劳,样样都要好,打造一个尽可能优秀的人。

一流公司不是这样的。一流的造星流水线,造的是“”。

你以为你喜欢的就是你喜欢的吗?

(三)冷冻胶原重生

原来香港有一家R开头的美容院,要到了几份私人银行客户名单,美容顾问挨个打电话过去,

“芸姐,要不要来体验一下我们最新的冷冻胶原重生技术?”

贵妇的心理防线都很脆弱,多撩几下,要么拉黑你,要么心甘情愿给你掏钱。

后来他们到了上海开店,老板学聪明了。私下约谈了好几个时尚博主,让他们分批分次有组织有纪律地发稿。

“今天我去了R家”

“体验了xxxx项目”

有组织有纪律的投放,完完全全在上海的小贵妇心里建了一个“场”。

第一次听博主A说,懵懵懂懂。

两三天后又在博主B的推送里又看到一次,直击遗忘曲线,下单的概率乘以10

依然犹豫的贵妇,又过了几天,看到论坛上有人提问:R家的冷冻胶原重生到底有没有效?不做之后会不会反弹?

这时捧哏C自问自答:原本还有点担心反弹,但是自己亲测自后,距离上次体验已经2个月过去了,效果还是维持得很好。

要是再加上一句:“老公今天多看了我一眼”,直击灵魂,铁块也要被说融化了。

A+B+C=概率100%的场

(四)概率

所以回到前面的问题:

选秀节目,101选11。

据说其中有x位是关系户。

请问“关系户”中选概率是多少?

答案是101/101

因为101个全是关系户。

少爷真金白银砸下去搞选秀,还能让不是关系户的来参加吗?

花了钱,搭了场地,给了首屏流量。

曝光的,还能不是自己的人吗?

有人说:不会吧,选出来的才是自己人吧?选完之后再给资源吧?

Naive。

开屏banner多少钱?

1:20的运营团队多少钱?

让你上一次电视,价值多少钱?

要在大哥的地盘发光发热,先得给大哥交一个投名状,比如,把名字格式改整齐了。



中国的娱乐公司也是这两年才反过劲儿来:

“当年怎么就让那些五音不全的村姑上台海选了呢,浪费啊。”

如今你们看到的选秀,只剩下了“”。

3个月慢慢悠悠地造场,让人爱上A、讨厌B、心疼C,慢慢走近场里,误以为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喜欢,这才是秀。

真正残酷的“”的竞争战场,怎么可能只有101:11的选拔比?

真实的比值应该是……

百里挑一,甚至更残酷。

只是到了观众眼前,真实的战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五)口味

哥哥在讲marketing的文章里写过,单一产品打全部市场是无效的

有人爱吃咸的,有人爱吃甜的,你两个口味都做。

朋友圈咸党和甜党彼此互骂对方是异端,让他们自己去掐。

反正咸的甜的都是你的“自己人”。

是,也必须是。

不过,我们总忍不住揣测:

做粽子的人,自己到底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呢?……

(未完待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