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移情:数字世界的交互艺术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95


6月18日,,舞者游走在搭成大脑形状的磨砂透明盒子(华扬“像素”)之间,巧妙地把触发传感器的肢体动作编成舞蹈,配合动听的音符展示出神秘、奇特的人机交互过程,使人记忆犹新;。

多媒体交互艺术的O2O

“多媒体交互O2O”,用浅显的语言来阐述,即使用以传感器为核心的一套技术连通互联网、手机端以及现场活动,不仅能够在人机之间实现互动,也能够在广阔的互联网大平台上实现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呈现为一场“传感移情”的声光电盛宴。

雪松为我们介绍到,以往广告公司的数字创意往往局限于基于互联网的PC端或手机端内容交互,而艺术家则更多采用一些偏现场与装置的做法,例如今年正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媒体三年展上,大多数作品都是采用单片机、电脑相结合的应用,形成各种投影和机械力学装置等等。但美术馆利用数字手段呈现的电子化作品,往往封闭在美术馆空间之内,缺乏更好的和观众进行互动与分享的手段;移动互联网爆发以来,手机APP的交互体验增强,有较大的创作发挥空间,但存在下载不便、个人化、碎片化的尴尬。随着数字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发展,手机、PC与现场应用的结合已经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套用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及O2O观念,今天的多媒体艺术需要实现更好的O2O情感体验。

此次与著名声音艺术家、新媒体艺术导演陈弘礼合作,也是借公司搬迁活动的契机,来呈现我们从移动互联网到现场落地活动的整合、交互,实现声音与视觉体验在现场空间合二为一。



其实,,雪松的团队就开发了一个基于移动端的现场双屏交互游戏“金狮抢绣球”,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传感器控制现场大屏中的金狮,争抢绣球,实现交互,并赢取真实的绣球礼品。



,雪松和他的团队再次基于多媒体艺术O2O理念打造了数字化的签到方式:来宾们通过扫二维码登录到签到页,提交自己的照片和名字,随后就会幻化成一只飞舞的蝴蝶,在投影墙面上不停飞舞。



签到只是多媒体交互的一个小的组成部分,在Party的开场秀中,传感器再次和人们的情感相连——在回廊、扶梯的两侧分区装有红外传感器,舞者在其中翩翩起舞的同时触发传感器,传感器随即将信号传回电脑,电脑则立即触发所对应的程序,发指令给装置设备芯片,激光与声音素材随机组合,如同舞者通过肢体动作演奏出音乐一般,最终实现了我们所看到的精巧灵动的“人机互动”舞蹈。



根据场地条件的不同,北京的作品凸显了声音,而上海则更着重光的呈现。上海开幕作品创意是由点、面、立体发出,在数字抽象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互相对应——每一个小盒子对应数字世界的最小单位“像素”,作为中国最大、最具创造性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名为“思考的像素”。108个华扬“像素”作为华扬人的象征,组成一个俯视视角下的华扬“大脑”——互联网正在形成一个日益智能、日益互联的全球性大脑,而我们每个个体正成为这个全球意识中的基本神经元。



灯光交互装置“思考的像素:华扬脑”正是对这个意象的诗意呈现,108个发光体以敏感的光、细微的振动相互感应,形成一个实时反应、移动灵敏、声光璀璨的大脑。不仅每个华扬人都是这个数字世界中最活跃的“思考的像素”,以敏锐、细腻的方式感应、思考、并回应这个世界的微妙变化,“华扬脑”更聚合每一个华扬人的智慧、想象力与好奇心,在数字世界的永恒之境中闪闪发亮。这个大脑,经由互联网,与个人情感、全球意识、乃至宇宙之心紧密相连。



在上海的活动中,“光”成为了三个元素中最突出的表现——每个像素盒子中装有2个光传感器和1个震动传感器,当来宾用手机发出的光去照射华扬“像素”,或轻轻拍打盒子,内置的传感器就会控制芯片亮起激光,并激发旁边盒子的传感器,使所有的“像素”形成“多米诺”效果,接连发光。不仅如此,这些“像素”还可以变换出不同颜色的光,而相临的一组盒子又会保持同一色系,这意味着这个“华扬脑”的内部和外部都有灵敏的感应,都在进行着密集的交互行为。



组成“华扬脑”的每一个小盒子都是使用独立电池的,所以在形式上是自由的、可延展的——在上海的开幕酒会上,先是由十几个同事抱着盒子从公司各角落入场,随后会有人来根据自己的想法重置各个盒子的摆放位置,最终才是舞者的精彩表演,这些设定的环节正是为了充分展现“华扬脑”的可延展性和可创造空间是极大的。

谈到展示“声光电”效果最困难的部分,雪松介绍说,手工制作这108个盒子耗费了团队大量的心血。时间紧任务重,致使原本可以交给工厂,使用高效的机械化方式来做的盒内传感装置组合件硬是被“电子民工和码农们”一个一个地手工做了出来。



而现场的另一个交互投影作品则将思考的像素与华扬人的关系更生动有趣地呈现出来,通过脸部识别,人们可以在现场变身像素人欢蹦乱跳,与手机签到过的像素人一起high party,完整实现了多媒体交互的O2O。

对未来的期待

雪松认为,传感器是数字时代的重要表征,也是未来数字世界的发展趋势。所有的电子设备、尤其是电脑之后的设备,都在发展传感器技术,解决机器感知、人机交互等问题。回顾传感器发展的历史,从一开始产生的鼠标——摄像头——内置摄像头,到后来的GPS定位等等,都是传感器的基本应用。智能手机出现后,传感器进入爆发式的发展,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触屏概念普及,表现和体验空间都变大了,重力感应、陀螺仪等传感器在手机上也普及了。与此同时,温度、红外等传感器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至今,传感器已经发展得更为多样丰富——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心率、脑电波、运动情况,并收集数据做出关于人类健康状况的报告,大数据、物联网将真正得以实现。我们甚至可以预测未来每个人的身上将会佩戴超过十个传感器,来感应、记录发生中的一切。这就意味着传感器不仅仅是一个机器装置,它是机器感知人的器官,也是人指挥机器的触角,因此在创作中注重传感器的应用,才是电子作品真正实现移情、连通人类情感的基本语言,这种观念被雪松称为“传感移情”。

。就在采访进行的这一周,。因为回廊利用频率高,在结构上较为独特,日光照射又会对激光效果的呈现会有一定影响,雪松表示团队将会充分考虑到员工平时工作和生活的需求,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创作出实用又有趣的多媒体艺术O2O交互作品。

思考的像素:华扬脑

音乐及艺术总监:陈弘礼/知名声音艺术家

创意总监:?亚实验室

程序设计:?亚实验室

签到程序设计:

电子管风琴:张任重

音响师:曹学彬

电子民工志愿者:Joe Lim,小马,古德,R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