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明星,开始搞笑,这还是苹果的广告吗?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668


美国时间昨晚,苹果为 iPhone 6/6 Plus 推出了第一组电视广告。这两支 30 秒的广告由当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 Jimmy Fallon 和当红歌手 Justin Timberlake 配音,以搞怪的语气分别介绍了两款新手机的特点——屏幕“大”以及新的拍照、摄像功能。
感觉有点眼熟?是的。在 9 月 10 日的发布会现场,库克也曾在发布会上播放了两支类似的 30 秒广告。也由 Fallon 和 Timberlake 配音,也是并排摆放着两台“大”和“更大”的手机,只是那两支片子除了用纯音乐的方式隆重推出新手机外,着重介绍了它的健康监测功能。
以对比方式出现的广告很容易让人们想起苹果在 2008 年为推广 Mac 所推出的广告“I’m Mac, I’m PC”。只不过,那时的苹果还在通过和 PC 的对比来凸显自己的优势,而如今苹果直接拿自己的两款新品来对比,完全有了那种不把别家产品放在眼里的气势。另外,如果对比 iPhone 5s 的电视广告,这样带着调侃介绍新特点的方式也要比 Jonnathan Ive 打着高亮光坐在那里“娓娓道来”要显得更有趣一些。

这样看来,苹果似乎希望借助这一组形式相近的广告片,可以确立一种全新的广告风格:以调侃和幽默作为主基调,每一个具有特点的细化功能都单独拍成一支广告。总结起来就是:短而有趣。

在后乔布斯时代,苹果越是遭到质疑就越是想证明自己,尤其是证明它在年轻人中依旧具有领导性的制造话题和引领潮流的能力。广告创意自然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苹果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一系列举措都显示这家公司正在突破过去略显保守的营销策略,当然这一部分也要归功于它无时不刻在强调自己“更年轻”、“更大”的竞争对手三星。

(左:Justin Timberlake;右:Jimmy Fallon)

在决定不与三星进行漫长的死磕之后,苹果减少了与在乔布斯时代就建立了长期联系的广告代理公司 TBWA/MAL 的合作。而根据 Ad Age 的报道,自 2013 年起,苹果就开始广泛的结束其他更加顶尖的广告代理公司,而这其中就包括获得了好几座戛纳广告奖杯和艾美奖的 Pereira & O’Dell。2014 年 4 月,WPP 旗下的 AKQA、Interpublic 旗下的 Huge、以及 Area 17 和 Kettel 这 4 家数字广告公司也加入了苹果的数字代理商阵营。而今年 8 月,曾在 Nike 和 Burberry 负责社交媒体传播的 Musa Tariq 被任命为了苹果新任的数字营销总监。

伴随着不断提高的创意诉求,苹果的广告预算也在逐年递增。2013 年,苹果的广告预算达到了 11 亿美元,比 2012 年多了一整亿,而在 2011 年这个数字只有 993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