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份关于21家独立创意公司的 “付费比稿”的联合倡议在朋友圈刷屏
马马也、之外创意、无二数字、天与空、中好、火橙、发记、有门互动、好卖广告、有氧、找马策略、胜加、神鸦社鼓、意类、karma、LPi、LxU、TOPic、WMY、青木21家创意公司,联合发起一次关于付费比稿的行业倡议。
很快,这一倡议在广告行业激起千层浪。有人支持,不过也有人对其可行性表示了质疑。
“付费比稿”的联合倡议为什么能在广告圈刷屏?说到底,都是广告人的一部“血泪史”,恶意比稿、骗稿事件屡见不鲜。
第一,一言不合就要邀请多家(有的邀请10家)乙方比稿的的甲方不在少数,而往往甲方看的不是创意,而是比“收费”,浪费乙方的时间精力。
第二、走过场的情况也很多,往往甲方已经内定了广告供应商了,还要叫一大堆广告公司来比稿装装样子。
第三、即使拿下比稿,乙方的权益也得不到保障,常常以各种借口压缩预算。
第四,骗稿的,有的甲方自己想不到idea,于是找几个广告公司来比稿骗方案,骗到方案后自己再找执行公司去执行;
…………
等等。参考文章: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比稿收费是否可行?
创意人的创意应该得到尊重,毋庸置疑。不过随着“付费比稿”的联合倡议的刷刷,此事也引发了行业的一些质疑。有人认为该倡议并不可行,该倡议不过是场social营销罢了。
首先,比稿收费真的适合“整个行业”吗?
除了几家顶级的创意机构之外,大部分的广告公司不具备这样的实力,盲目的参与这一倡议,会迅速让这些公司丧失掉自己本来就所剩无几的竞争力,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青藤文化联合创始人@YINAN(来自知乎)
有能力收比稿费的广告公司早就收比稿费了。没能力收比稿费的广告公司再怎么倡议也不会上船的。人家忙着求生存呢。提升自己专业能力和其他议价能力(比如掌握某种资源),才不会被甲方欺负。
——@陈野《关于付费比稿的一点不成熟小看法》
其次,行业的不良竞争也成了不少广告人担心的问题。
中指出,广告业的行规往往不是甲方给破坏的,而是广告公司与广告公司之间恶性竞争而造成,有广告公司为甚至零月费代理客户。
——@罗易成《乙方的声明是给乙方看的,和甲方有毛关系?》
国内比稿真的是比创意、比策略吗?我觉得最多也就占个3成吧,还有7成,比的就是潜规则。好好的创意型公司,因为不会做人,可能吃很多憋。反之,如果老板会做人,情商高,那即使业务稀烂,公司也能活得不错。
——@西蒙官人《比稿不收费不赖甲方,赖我们自己》
最后,甲方的权益如何保障?乙方是否能给到价值匹配的比稿方案
未来应该有更多有利于保护甲乙双方的规范和流程,让甲方看到付费有价值。
——对立方COO (截图来自4A广告门)
完全基于意志的倡议很可能会在执行中跑偏。那么多的大小甲方和不同需求,还有那么多的乙方业务服务人员,只要有人开始了一个“特殊情况”,付费的美好愿景就会被破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重要的管理工作,付费比稿的倡议要落地执行其实是需要第三方介入的。
——@古里奥《付费比稿不可能只靠自觉,我愿意免费提供咨询和管理服务》
最后问题来了,关于比稿收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