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该如何服下移动营销这剂良药?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06


一、传统企业拥抱移动互联网应该注意哪些误区?


点入移动广告平台:

第一个误区是,完全依赖移动社交营销APP。

移动社交APP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模式或者解决方案,想完全通过社交营销APP解决目前企业转型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想转型首先要转变思维,然后进行模式的改造,然后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来完成这个改造的流程。

第二个误区是,通过单一渠道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单一渠道无法解决全部问题,每一款不同特点的社交营销工具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企业必须将产品特性、营销工具特点、受众群体属性等多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移动营销的大数据挖掘做多渠道规划,形成共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三个误区是,不要认为影响用户越多的渠道就越好。

用户体验在碎片化之中形成,你只要精准的营销某些用户,并服务好这些用户,就会有好的口碑,用户口口相传比做多少宣传都有效。

第四个误区是,短时间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商业模式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工具的接入,而是一个整体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影响受众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很难短时间内奏效,只有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才能步步为营。

点媒:

一知半解、盲人摸象是营销人的死穴!

在这个一边叫嚣着传统媒体已死,广告无用,一边又膜拜着“互联网思维”、“原生广告”等新创词汇的时代,在这个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营销甚嚣尘上的时代,我们可曾静下心来追本溯源,从本质意义上去理解,传统行业需要怎样的营销?如何拥抱互联网思维为我所用?

误解1:开了微博就是社会化营销,小米的《参与感》让大家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巨大价值,于是一窝蜂的搞饥饿营销,开微博,微信账号,转发抽奖的活动都没少做,可惜收效甚微,虽然借助了互联网的平台,但内容还是传统行业的论调,盲目的复制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惹人笑话;

误解2:披着互谅网思维的外衣做传统行业的营销:早在“腾百万”万达与腾讯、百度战略合作万达电商之前,万达就曾尝试过O2O电商项目,2013年12月,万达斥巨资上线了电子商务网站万汇网,砸4亿建网站,高薪挖角谷歌、腾讯高管,花重金推广网站,可惜仅仅过了4个月,就传来高管出走、人员流失的新闻,到14年9月,这个网站彻底销声匿迹,网上再难寻其踪迹。借了互联网的壳,可组织架构、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产品理念依然传统,是无数传统行业折戟互联网的最普遍原因。

事实上,小米代表着互联网思维的一个缩影,马佳佳如是,黄太吉也如是,可惜将以上几个缩影单独呈现就稍嫌片面了,而将一个缩影当成整个互联网思维来放大学习,就是一种深度的误解了。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误入别人的果园,就以为得到了整个秋天。”下场只能很惨!

指点传媒:

传统行业转型做移动营销,要从思路上去转,不是说今天做了一款APP,明天弄了个微信就移动化了 。实际上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有这样的误区,营销的移动化,首先需要熟悉移动营销的优势,并善于结合手机的功能特点(比如有语音,有重力感应等)去做创意发挥,在互动性、本地化服务上加强;第二,不要总是把移动营销作为一个配角,要独立地做移动端的营销方案,基于手机用户的特点去创意思考,很多公司总是把移动营销和互联网营销绑在一起,进而弱化移动营销的作用和地位。很多传统企业在参与移动营销的过程中想过想极端用户的特征吗?想过最终希望手机端能带来的营销价值吗?真正策略化过吗?这些都是需要沉下来思考的问题。其实现在很多企业的确在参与移动营销,但是他们的思维是移动营销是标配,只是一个标配而已;第三,要强调参与性,参与性前提是传统企业角色要转变,不仅仅是用户的参与,作为公司的管理层都得从上而下的参与到营销变革中来,要自己去体验成为产品的粉丝,带动更多的口碑传播。

有米传媒:

1、不要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洪水猛兽,要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和接纳移动互联网。

2、善用移动互联网的各种渠道来推广、销售产品,比如找有米投移动端广告。

3、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拉近商家与消费者距离,要重视与消费者(即用户)的沟通,而非回避。

4、善用社交网络,建立属于自己的粉丝群体,发展粉丝经济。

二、传统企业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最理想的形态是怎样的?

点媒:

对重资产产业来说,尾大难掉,盲目切进互联网行业是有风险的,而且经过多年的沉淀,传统行业早已积累起了一套科学的运作模式,互联网思维在这其中并不适用;反过来,互联网行业如此火爆,互联网思维模式确实颠覆了部分传统行业,其先进性不言而喻,传统行业又怎能错过呢?

传统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不应太盲目冒进,而是从移动营销入手,从思维上逐渐渗透和转变。在传统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上,营销环节是最容易替换、改变、升级的,从简单的角度入手,逐步适应互联网思维的转变,尝试接纳移动互联网互动、开放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产业的逐步升级。

以移动营销委导向,取移动互联网思维精华,逐步转型、升级、重构一个产业的模式,是我认为最理想的状态。

有米传媒:

传统企业能将自己的行业、领域结合起来,把产品用移动互联网的形式呈现,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缩短销售路径,继而在品牌传播、产品营销、建立和消费者的双向交流渠道。

指点传媒:

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产品与用户交流的前端,用户可以在这里参与你的产品设计,提出对产品功用的质疑,充当客服平台、以及口碑发散的出口,甚至是支付平台。后端,则是仓储物流功能,实际的体验场所,让传统公司越来越轻,越来越互联网化。

太阳雨集团

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太阳雨有三种尝试:组织去中心化、产品服务永远连接用户、勤奋到极。移动互连网时代即保留了以前不变的基本原则,又要求我们更快速地做到更好,用更开放、更平等、更自由的观念和行动去适应它,紧紧地拥抱它,像我们遇到老朋友似的,抱的再紧一些,更紧一些。

三、怎样看待“未来市场属于懂互联网的传统企业”这个观点?

点入:

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是未来各行业颠覆、创新的方向,而能够进行这方面结合的人,必须同时兼顾互联网行业与传统行业的知识与资源。前进的趋势必定是全面的融合,这就暗示了互联网未来的蓬勃发展,必定要跟传统企业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进行资源整合,有远见的传统企业,都不会忽视这里的机会。

有米: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从好奇、到熟悉、到依赖,互联网作为附加价值和运作润滑,在传统企业的发展中已经不容忽视。市场推着企业向互联网去靠拢,不拥抱这种变化你只能看着竞争对手把市场一点点地蚕食;但另一方面,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看,脱离传统企业实体去谈互联网是没有意义的。互联网终究给大众带来了的是生活方式的便捷、社会运作效率的提高,转型后的传统企业将成为整个社会运作机制中最重要的力量。

点媒:

李彦宏指出:“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今天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就看它离互联网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

指点传媒:

不大赞同,应该是属于擅长用互联网思维去包装传统产品、品牌的人。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用户参与体验的思维。可是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特征,这是不可复制的。一条模式在这个公司成功了,放到另外的公司去,它就可能会失败,最后还是要基于企业本身的特点去转型。

太阳雨集团:

未来属于传统产业里懂得互联网的人!

多家公司,多个角度的观点阐述,不一定是客观全面的方法论,但是一定是经验之所得,梦想之所往。不论是广告公司的服务心得还是传统企业的战略目标,移动营销对于传统行业的新课题显而易见,好在大家都能在转折关头视危为机,迎难而上。传统企业要做到真正的互联网化是几乎不可能的,也并不是时代所趋,关于“颠覆”已经不应再提,转型也是业务布局上的变更,站在营销层面来讲,只要利用好这个移动互联网有关的平台工具也就算大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