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营销: 《商业周刊/中文版》"全球超薄电子纸阅读器"恶作剧的背后寓意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88


如今,愚人节已经逐渐变成各大品牌发挥奇思妙想,比拼创意的节日,像是谷歌在2013年愚人节推出的气味搜索引擎Google Nose, 百度2014年的梦境智能手环。这些有趣的善意恶作剧不仅能吸引眼球,与受众互动,造成传播效应,更重要的是呼应和体现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2015年4月1日,来自美国的三大财经媒体之一的《商业周刊/中文版》(Bloomberg Businessweek/China)在中国首度为"创意愚人节"导演了一场温暖的"恶作剧"。上午8点,通过商业周刊的APP和官方微信微博,一条关于其推出最新的高科技阅读设备Bloomberg Businessweek/China Paper(彩色超薄电子纸阅读器)的线上html"新品发布稿",在短时间内通过社交渠道爆炸开来,并引发了诸多大号的转发和评论。

在对各种"超薄"、"高清"、"e-link"、"组合传感器"等技术进行了一番"调侃"之后,《商业周刊/中文版》在最后的致读者信里道出了这次愚人节创意营销的真正用意:

其温馨的结尾和创意的形式不止做到了"逗你一笑",也同时启发了各路看官对媒体和信息内容本身的再度探讨。

确实,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大爆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早已步入低成本便捷化迭代快的"速食年代"。2014年澎湃新闻和界面的推出,已然成为"互联网+"概念的最好预热和验证。但无论形式如何"创新"和"跨界",人们对信息和交流的本质需求未变,对优质内容的鉴别能力只会越来越高。

这些轻松有趣的"愚人节猜想"带来了节日欢乐,也带来了品牌初心。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真的可以通过Google Nose分辨味道,用梦境智能手环记录甜美梦境,用一张Bloomberg Businessweek/China Paper阅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