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刷脸 网易新闻客户端封面人物背后的“态度”思考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479

比起无穷尽的信息量,人们更需要的是信息背后有意义的洞察与思考,以及面对真实世界的勇气。

正是基于这种责任,"有态度"成为网易最重要的品牌理念和产品标签,在提供优质新闻信息的同时,网易始终致力于激发每一个人的思考,让用户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保持自我思考的独立性,其中,几经变迁的"态度封面"就是这一理念的缩影之一。

态度封面新闻客户端的第一张面孔

开机画面是一个新闻APP与读者见面的第一张面孔。2012年9月,房地产企业家冯仑喊出自己的态度,成为第一个登上网易新闻客户端开机封面的态度封面人物。"你我正建造这世界",这既是对他所从事的房地产行业真实描述,也是他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高度概括。

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代表,冯仑的这场首秀为网易的态度封面奠定了基调:通过把名人们的鲜明观点、态度传递给公众,引导具有积极意义的人生理念和社会价值观。有态度的媒体和有态度的人物能够相得益彰,在态度封面的引导下,读者更愿意在内容中寻找别人的态度,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

 

可以说,逾百张精心挑选的态度封面人物是网易"有态度"的一个缩影,在大约3秒钟的客户端启动画面里,有驰骋赛场的体育明星,常驻荧屏的演员艺人,也有思想深刻的文化名人,旗帜鲜明的企业家和学者,有些是风头正劲的80、90后新生代代表,有些则是80、90后们内心深处永恒的记忆……他们分布的行业和领域各不相同,却都能代表一整个时代,为自己的态度站台,向青年读者传达正能量。

封面故事态度人物不仅是"刷脸"

随着影响力的提高,网易新闻客户端"态度封面"成了名人眼中的"抢手货"。但是,网易并不满足于名人的"刷脸",而是坚持要让读者看到名人的榜样态度。为了更准确的把握封面人物与网易"有态度"理念的契合度,不让"有态度"沦为口号,2015年5月,态度封面全面升级为"封面故事",网易封面团队决定通过专访的形式来深入了解封面人物的"态度"思想,讲述他们自己的态度故事。

导演陈可辛是华语电影圈的一个另类代表。电影《亲爱的》成为2014年度最重磅的催泪弹,也把打拐这一沉重的社会话题重新摆在了台前。商业电影不能游离于社会责任之外,是陈可辛的电影态度。镜头里,田文军反复念叨一句话"凭什么我要认命?"镜头外,"不认命"的陈可辛一直陷入自我怀疑、自我较劲又再自我疗伤的循环里。拍完《武侠》后的陈可辛意气风发,认为自己完成了自我超越和风格转型,结果遭遇票房滑铁卢,口碑也不如意,几乎沦落到拍不了片的境地,直到《中国合伙人》的成功逆袭。可是很快,他又颠覆了自己,冒着商业片大忌去拍摄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

"一辈子总有一两部作品,是你非常相信的,不用那么瞻前顾后的。"

这是陈可辛对电影的态度,也是网易新闻客户端对产品的态度,所以"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的态度封面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上万好评。

除了关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网易新闻客户端也把目光放到了国际,"终结者"施瓦辛格进入了网易编辑们的视线。从健美先生到影评硬汉、功夫巨星、政坛传奇再到三十年后重回大荧幕,施瓦辛格向全世界的影迷演绎了什么叫不老传奇和励志神话。

今年,年近七旬的施瓦辛格第一次以终结者的身份踏上中国的土地,在《终结者:创世纪》片方的主动撮合下,网易封面态度把他的故事带给了中国影迷,全景式的为大家展现了这个传奇大叔的精彩一生:一个出身平凡的小镇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艰难完成自己的所有梦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众偶像。从奥地利的小乡村走到美国梦的顶端,施瓦辛格用自己的经历演绎了"没有人天生平凡"的励志经典。

 

同为国际巨星,叱咤体坛的迈克尔·乔丹于今年的NBA中国赛期间,让世人见证了他在中国无与伦比的号召力,所到之处无不顶礼膜拜。在篮球场上,乔丹是神一般的人物,可在球场外,他带给人们的正能量远不止6枚总冠军戒指那么简单。在网易态度封面故事访谈中,他说,他从"我"化成"神"的所有动力仅是源于热爱,并因此而向目标不断努力,而这正恰恰是"胜由我定"的底气所在。

有态度的新闻客户端才能走的更远

不放任态度的空白,对于媒体平台来说,这是一种高调的情怀。即使是一闪而过的开机封面,网易新闻客户端也一丝不苟的将这一环节作为展现态度舞台。作为品牌理念的见证者,态度封面人物伴随着"有态度"的成长,将网易新闻客户端的媒体态度、人物态度紧密结合,既体现了网易的品牌文化态度,又为读者打开了思考空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接不暇的碎片化信息不断地冲击着读者的眼球,人们甚至来不及思考就已经被淹没在洪流之中。作为信息提供的载体,网易新闻客户端用"有态度"来捍卫思考的空间和底线,为用户树立起一道闸门,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获得时代的认可,持续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同时也将使得产品本身走的更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