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妖剧!
《神探夏洛克》是一部神一样的英剧,5年拍了9集,却收获了超过900万的英国本土观众及销售180个国家及地区海外播放权,也俘获了无数腐女的芳心。
目前第四季还遥遥无期,好在最近电影版《神探夏洛克》正在上映,“卷福”、“花生”再度回归。其实,严格意义上,这不算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伪纪录片。于是朋友圈关于“谁是凶手”的剧透就开始刷屏了,对于还没有看过电影的“神粉”来说,被剧透,内心一定是奔溃的…….
将观众好奇心无限放大,剧透是是非常直击内心的一招。前几天,星战7上映,英国一个车站就出现了如下的告示牌:
卡农贝利站的公告牌上写道:“请注意,如发现有人逃票,那么不好意思,我们会强行将《星球大战7》结局剧透给你。P.S.当然还有罚款。”
和星战相比,《神探夏洛克》这样的等了好几年的侦探剧,被剧透更加惨绝人寰。
不断让粉丝饥饿
《神探夏洛克》是饥饿营销的典范。
《神探夏洛克》目前出到第三季,每一季只有三集,每集90分钟。每周播一集。第一季与第二季间隔一年半。三集电视剧拍一到两年是家常便饭。“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在这部剧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为了防止观众 “饿过头”,因此电视剧要适时制造可供观众讨论的话题,制作方会时不时放出一些和新剧有关的资讯、预告片,目的就是让观众保持对剧集的期待。实在太饿了?出部电影充充饥,于是就有了前几天上映的今年神夏大电影。
第四季将于2017年播出,距离上一季已经将近3年。这三年的时间里,观众对这部的剧的期待可以用望穿秋水来形容。
面对如此漫长的制作周期,观众不得不感慨,追着追着就老了。
极致一招:慢工出细活
值得注意的是,饥饿营销的前提一定是产品本身要有非常高的品质和超强的市场号召力,说白了,饥饿营销的本质是慢工出细活,营销只是一个手段,只有内容真正吸引人才是王道。
英国和美国都曾推出根据《福尔摩斯探案集》所改编的影视作品,赢得了粉丝的好评。柯南·道尔一共写了四篇长篇、56篇短篇的福尔摩斯系列小说,1891年开始在斯特兰德杂志(The Strand)上的一系列短篇小说连载,直到1927年,柯南·道尔先生才再写出续集《归来记》、《最后致意》、《新探案》等,《神探夏洛克》可以算得上数一数二的超级IP,这样长的制作周期,也体现了对于BBC对于超级IP极端的重视。
一季拍三集的效率足以让制作团队把电视剧当电影拍甚至还超过电影,此前微博上曝出这是第三季拍摄华生结婚的场景,360度全单反无死角拍摄的方法,堪称土豪!
目前国内IP剧,体量一般在50集以上,但制作周期要短很多,比如近期口碑还算不错的电视剧《琅琊榜》,制作在国产电视剧中已算翘楚之作,豆瓣评分高达9.2,它的制作周期大概是这样的:2013年4月24日剧本初稿完成,2014年2月13日开机,2014年6月7日杀青,2015年9月19日开播,从开机到杀青不过4个月时间,而且是54集的体量。而BBC花两三年的时间拍3集,二者一比较,高下立现。
当然,《神探夏洛克》的成功不单单依靠精益求精的制作,各种脑洞大开的营销方式,也是助力这部剧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神级营销,助力刷屏
在万众瞩目的第三季回归的时候,为了呼应第二季结尾福尔摩斯假死,制作方安排一辆灵车驶过伦敦街头,车上载着用鲜花做成的第三季首播日期,灵车上还有“sherlocklives”的话题标签,实现了剧集与现实的无缝连接,瞬间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
《神探夏洛克》最大程度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推广,为此剧组还专门开通了福尔摩斯侦探咨询网站以及华生医生的博客,配合剧集更新内容,如果福尔摩斯侦破了一个案件,华生的博客上就会出现破案过程,甚至还假戏真做制造新闻报道,引发全民互动。
第二季,夏洛克被反派设下的陷阱陷害,一时间千夫所指。虽然这只是剧中的情节与现实无关,但电视剧制作方为了获取更好的节目效果,在华生医生博客中上传了“现场”新闻报道,让不明真相的人会信以为真。
为了让世人坚信剧中男主角清白,世界各地的观众们自发组织各种联名倡议活动,通过接头派发传单、张贴告示、户外LED显示屏展示等进行宣传,甚至连马路上交通指示牌都相应号召变更显示字幕,都只为告诉世人一句话:“I believe in Sherlock Holmes”(我相信福尔摩斯)。
不得不说,为了拍好一部剧,制作方也真的够拼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