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最后10%”的距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已经积累起了足够强大的势能,但也陷入了“为大而大”的误区,也就是说,中国企业的追求层次,至今仍然停留在追求规模、资本、设备等“硬实力”的层次。而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通用汽车的破产求生已经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规模其实并不最重要的。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企业应当将企业升级的重点,从“硬实力”的扩张,进化到“软实力”的追求阶段。
软实力,中国企业的“成人礼”
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企业应当将企业升级的重点从“硬实力”的扩张,进化到追求“软实力”的阶段
“如果从企业的发展史来看,中国的很多企业确实发展很快。但很多企业往往在前面的90%做得很好,但却缺乏后面10%的部分。那么德国公司的管理方式,就是在最后的10%特别全面,特别详细,特别注重。”在沈阳“德中同行”的活动现场,DHL高级副总裁唐珧伟在接受《当代经理人》采访时,如此说道。
是什么造成了这“最后10%”的差距?是软实力。
“硬”的误区
在《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中,最大的一个亮点即是中国企业的异军突起,跻身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了43家,上榜总数稳居全球第三位,而中国石化更是名列十甲之内。
长久以来,进入世界500强一直是不少中国企业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已经有了现实的“标杆”,我们却很难兴奋起来。因为,经过研究发现,中国内地进入榜单的大多是国有特大型企业,而且分属石油、电力、电信、银行等垄断性和特殊性行业,与进入500强的竞争性行业排头兵企业形成了令人惭愧的对比。《财富》杂志就很不客气地点评说,“中国著名的国有金融企业和石油公司纷纷上榜,这些公司并非以其创新能力或擅长营销著称”。
比如说排名第9的中石化几乎每年都会以“政策性亏损”的名义从国家那里领取几百亿元补贴,。而号称最赚钱的中国银行巨头们则常常以提高服务为名,行涨价之实。这种类型的企业,即使再强大,也很难说是成功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已经积累起了足够强大的势能,但也陷入了“为大而大”的误区,中国企业的追求层次,至今仍然停留在追求规模、资本、设备等“硬实力”的层次上。时至今日,鼓励“做大做强”的口号还在不少地区蔓延——但在实际执行中,“做大”成了最容易衡量的标准,真正靠自己的实力以令人尊敬的方式走向“做强”之路的中国企业却并不多,能够构建起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软实力”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具有100多年历史的通用汽车的破产求生已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规模其实并不最重要。是到了要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企业应当将企业升级的重点,从“硬实力”的扩张,进化到“软实力”的追求阶段。
何谓“软实力”
20 世纪 90 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从此启动了“软实力”与应用的潮流。按照他的观点,软实力是一种与硬实力相对应的无形的能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它通过吸引力和影响力而非强制或支配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将“软实力”理论应用到企业层面上。比较令人信服的观点是:软实力是指企业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对外影响利益相关方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以达到企业目标的能力。其本质是——源自心灵,诉诸心灵所产生的影响力,归根结底,软实力的核心是人——人的价值观与聪明才智——和制度(包括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的制度)。
在中国企业“软实力”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博斯公司认为,企业的软实力有四个维度:成为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建立独具魅力的管理和领导体制;成为有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企业公民;抓住客户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渴望。而支撑软实力四个维度的关键的公共平台,则是价值观。
但是很可惜,那些具有超级规模的中国企业,几乎没有几个达标的。不少大公司不仅没能做到“吸引”,反而一直在引发民众的排斥。中国不缺乏超级规模的恐龙级企业,但缺少令人尊敬的公司;中国不缺乏产品线和技术的引进,但缺少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标准”;中国不缺乏能赚钱的企业家,但缺少具有强大影响力的“超级CEO”;中国不缺乏廉价的劳动力,但缺少高素质的员工;中国不缺乏规模和产能,但缺少创造的能力;中国不缺乏洋洋洒洒的权谋哲学,但缺少能在世界上立足的管理标杆;中国不缺乏迅速崛起的富豪阶层,但缺少引领社会方向的“企业教父”。中国企业在追求方向上不应再在规模的大小上纠葛不清,而应该是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融合上做比拼。
“软实力”的社会土壤
一个可以树立的榜样是德国。德国经济真正的支柱在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有一组数据为人所熟知:中小企业占到了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而且,德国中小企业的辉煌已经延续了60余年的时间。
谈起德国中小企业兴旺发达的秘诀,德国商会驻中国执行总经理鲁玉堂女士在接受《当代经理人》采访时这样表示:“很重要的一点是透明度,。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企业本身的管理和财政的信誉度已经良好的建立起来了。所以,对于德国的中小企业而言,得到银行的贷款并非难事。因为人们都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管理和账务,他们的管理和账务制定得非常严格可靠。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政府运行的项目,涵盖各个行业领域,用来促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这些项目都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还包含研发和贸易推广。”
依德国的状况而做比较的话,在构建企业“软实力”的外部环境上,中国社会依旧有着很大的距离。据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有40%的中小企业已经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倒闭,40%的企业目前正在生死线上徘徊,只有20%的企业没有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据今年已经公布出的数字,金融业人均年收入高者45万元,低者15万元;石油石化移动通讯等垄断部门的人均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有的大型垄断企业给职工发汽车,分房子,发东西,把垄断利润尽量在企业内部消化。而占就业人口比例80%的中小企业的职工年收入仅有不足2万元。这还没把优厚的福利待遇纳入评比的范围。
构建令人尊敬的、深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软实力,中国社会和中国企业都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