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内容,能轻松杀进你的朋友圈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42

前段时间有幸听了前腾讯骨干、《社交红利》作者徐志斌老师的内部课程。主题是:怎么利用社交网络达到即时引爆的效果。

徐老师讲了很多一夜引爆的例子和原理,听得我们心跳加速、鸡血沸腾,其中也提到了社交网的内容这一块。在此用我的语言把他提到的几个关键点分享出来,并附上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关于新趋势

社交网络的内容饥荒期已过

徐志斌提到,公众号早期的一个特点是内容稀缺,所以最早一批做公众号的人,基本上都成功了。因为内容太稀缺,基本上把微博、PC站上的东西拷过去就能上天,甚至都能把公司搞上市。

但是现在,再高配置的人才队伍,也很难把一个公众号做起来。他举了一个20人团队的例子,个个是精英中的战斗机,搞了几个月,阅读数才300。不是人不行,是狂躁的红利潮流已经褪去,再怎么裸泳都不会有人围观了。

简单地说,以前的粉丝没多少东西吃,逮到什么吃什么。现在温饱解决了,开始挑食了。

二、现在你处在什么趋势中?

粉丝挑食了,该换什么口味去满足他们?

老师提到了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社群。

现在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群,这些群相对私密且小而美,哪怕群的人数不少,但是说话的总是那么几个人。不一定总是那么几个人,但是聊起来的一定是几个人。比如聊话题A的时候,A1、A2、A3这几个人冒出来;聊B话题的时候,B1、B2、B3这几个人会冒出来,但A、B这些小话题都会限定在C这个大话题之内。

也就是说,蜂窝状的圈子结构正在形成,这时候垂直性内容就会形成新一轮的稀缺。这种新型的稀缺,对社群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是一种大大的考验。

三、新趋势下,你要做什么?

徐老师提到,在新趋势下,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为用户节省时间。

逻辑思维也提到过这样的观点,未来的内容竞争其实就是抢时间。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如果你能让客户花更少的时间接收到更多的内容,那你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注意力。

他提到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下很多公众号越来越讲究排版。一个人小编可能一天花三个小时写一篇文章,然后花三个小时排版、配图。结果也很明显,同样的内容,排得好的比没有排版的数据会好看很多,就因为容易阅读的内容节省了读者的时间。

所以,接下来内容形式上会有一轮洗牌,视觉化、听觉化的内容会更受欢迎。

四、新趋势下的几个红利

每个趋势下都会有相对应的红利,跟上红利,就像抱住了大腿,会省心省力很多。其中,徐老师提到了新趋势下的几个红利。

1、 短视频

短视频是目前内容领域最大的红利,已经有人在这一块尝到甜头,比如papi酱。而这仅仅是内容形式的转变而已,并没有改变内容的实质。

比如papi酱的短视频中,并不是内容上有多大的创新,很多甚至是十年前的段子,只不过作者用视频的方式把它演绎了一遍。你猜怎么着?–火了!篇篇100000+!

徐老师透露,当前的数据显示,2分钟以内的视频更容易火。

2、 优质原创

搬搬抬抬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现在大家要的是精品,而不是到处都能够看到的东西。

优质原创可是个大趋势,不仅是微信公众号,各个自媒体平台都在争夺优质内容人,从开始的原创保护到大手笔的原创奖励,趋势红利正在一点一点凸显。

个人认为,这不仅是内容领域的事,优质原创本来就是个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在鼓励大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走优质原创这条路不会吃亏。

3、 干货类文章

通俗地讲,干货类文章就是教育类的文章。能让人感觉“学到了”的内容,即在各个垂直领域的教育性内容,接下来会持续吃香。

近一两年,各种培训PPT、思维导图、运营方法论、产品逻辑心法等等都蛮流行的,这还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相信各个传统领域的教育人士也会不断地冒出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五、两大方法论

徐老师说,要把握好社交人群的喜好,有两个方法很管用。

1、研究廉价娱乐

网络上的廉价娱乐就是那些娱乐八卦、网络小说、段子鸡汤、脑残游戏等等,就是不用怎么动脑子,动动心就能消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一不小心就会在社交网络大范围传播。

徐老师说,他们的团队曾经把有史以来的网络小说全部翻了个遍,所以说话才变得这么接地气的。

廉价娱乐跟垂直深度的社群趋势不就有冲突了吗?No~no~no,研究廉价娱乐不是为了制造廉价娱乐,而是为了用廉价娱乐作为引子,让大众化的东西打头炮,一步步把人往深渊里面拽。现在朋友圈的东西,一般都轻松幽默无节操,语言很接地气,但是其中的内容可能非常有洞见。

2、追着流量红利走

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跑,这几乎是不用多想的事情。

可还是有些内容专家非常具有匠(犟)人精神,犟到不屑于做内容推广。确实内容制作与内容推广都是两件大事,应该分开来做,而且常常推广的难度比制作还要大。

对于推广精力和资源都叮当响的内容人来说,能否抓住红利期就是生死攸关的事了。时势造英雄,英雄背后是一群抓不住时势的狗熊。

六、我的体会

1、什么样的内容能适应社交圈?

社交圈从来都不是什么深度内容的原产地,这个地方只适合聊天。既然是聊天,话题就不能太耗脑,语言就可以随意一点。哪怕是精密高深的问题,也要由浅入深,时不时来个无意义的话暖暖场。

扯谈-聊天-交流-探讨-研究,沿着这条线走下去,人会越来越少,社交的性质越来越淡。所以,社交圈的内容,轻薄简单又不失品味和价值即可。

2、非个人自媒体的内容制作

个人主义的自媒体,似乎天生无可替代,内容都是自己生产,否则就会变味。但是企业自媒体形象个人化反而是一种隐患,在内容制作上,建议外包和众包,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容质量。公司里头,只要留着管理内容的人即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