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没进过4A公司,但江湖上都流传着4A公司的传说,比如人人都有一口装Bility的4A腔--
(知乎曾经有人这样展示4A腔)
"Michelle啊,你这个Q是怎么回事啊,现在才十几K生意,commit这么少,funnel也看不到,甚至forecast一点也不准,你这样下去不仅bonus拿不到,basepay都困难,这种performance对的起你这么高的package吗?travelcost还这么高,finance那边已经challenge我们了……"
不做死就不会死,说中文就说中文,干嘛非得夹杂着英文,众人吐槽直指广告狗——
表面上个个都是混血儿,实际是上全是流水线上的张全蛋;
以为讲几个英文就是4A广告公司的人,唬人呢,谁不会26个字母?
没有性生活,没有加班费,精力全用在秀优越感上;
来自城乡结合部,英语发音烂;
美剧英剧看得多,但词汇量不过关;
在客户面前不显得loser,所以假装伪高端。
………………
这世界对广告狗充满了深深的敌意,明明是很多行业都拥有着中英文夹带习惯,却偏偏被冠以"4A腔"之名,既然选择了装逼的工作,就要把逼装起来并进行到底。就像网友们吐槽的那样,只要无人喊cut,就永远处于action的精神,来,跟梅小花一起看看看一枚广告人的4A用语的装【哔】日常。
(1)
与某客户沟通:
客户:这个文案我明天就要。
你:啊啊啊,Deadline是明天?!客户爸爸能不能再宽限几天呀。做这个项目的copy刚结束一场proposal,手上还有个pitch在internal review……
客户:那后天吧。
你:啊啊啊,Deadline是后天?!客户爸爸你看看再delay一会儿,可以吗?
客户:Why?
你:我们明天TB,后天和大后天公司Outing……
客户:TB是啥?算了,不和你说了,这个项目过段时间再说吧,你们忙,哼!
你:啊啊啊,不要啊客户爸爸!这项目不能pending啊!
(2)
下班前一刻:
同事A:客户新发来了brief!!!!
同事B:FXXK!
同事C:DAMN!
你:SHXT!
(3)
某日巧遇老友A
朋友A:好久不见呀,现在在做什么?
你:AE
朋友A:AE是干嘛的?
你:客户管理
朋友A:哦,维护客户的啊,我还以为是公司高管呢!
你:………………
(4)
某日向好友B吐槽:
你:隔壁新来的leader真是个bitch!把我的时间全book走了!太nonsense了……哦哟哟,不说了,我们去吃个brunch,回来再brainstorming吧!
好友B:碧池就碧池,中英文夹带,装神马逼?
你:…………
首先,从4A广告公司说起:
4A词源于美国,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的缩写,中文为"美国广告代理协会"。因名称里有四个单词是以A字母开头,故简称为4A。
4A组织最主要的协议就是约定了客户媒体费用的收取比例(17.65%),以避免恶意竞争。此后,各广告公司都将精力集中在创意和客户服务中,从而辉煌了起来。典型的4A公司你或许听过,奥美,BBDO,DDB……
广告原属于舶来品,八十年代,国内广告界开始渐渐了解了美国4A公司,于是4A公司便成为代理国际品牌广告代理公司的代名词。
4A腔到底从何而来?
80年代末,一批顶级4A公司涌入本土并与国内广告公司结合,为方便工作交流,一批广告人开始使用英文与其沟通,于是4A腔开始形成。同时,一批港台同胞也开始涌入大陆(内地),他们的国语通常不太好,在中文描述时常常用英文替代,为配合他们的用语习惯,中英文夹杂成常态。
初期,国内广告节的各种工具和理论也是从国外引进,创意简报、脚本、layout、TVC……一些外来专业词汇因此被沿用,当然,被沿用的还有各个职位的称呼,诸如AE,Traffic等等。
为什么4A腔一直被沿用?
首先,团队构造与工作氛围所致,广告公司团队里常常存在许多外国小伙伴,于是英语与汉语齐飞状况百出,在这样的氛围里,想不整两个英文单词都难。
其次,得益于英文表达的便捷性,很多常用的单词用中文表达反而有些不便跟奇怪,例如Review翻译过来就是内部审查,内部审查!感觉好严肃严肃的样子;
最后,外部工作环境因素,广告公司的客户很多都是外企,客户的品牌名及品牌分支都是英文,各国人一般都使用英文名,为了随大流,广告公司人手一个英文名也不奇怪了,同时英文名也可表达个性。
所以说,4A腔的存在还是有它的道理。想要融入一个群体,势必需学习它的"语言"。梅小花盘点了广告公司最常用的单词,一起来学习它们的意思吧!
你还知道什么4A腔,快和我们Share吧!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