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辑思维》分家看自媒体发展启示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541

2012年10月的一个晚上,两位“媒体民工”罗振宇和申音一起喝茶,决定开启一场蹚水自媒体——做《罗辑思维》,彼时恰逢中国自媒体发展的黄金时间,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曾一度流传估值已经超过1亿元的消息,现在一直被外界看好的黄金搭档在经历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彻底分家,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当下自媒体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究竟是产品还是媒体?

当我们打开自己的微信订阅号会发现,当下的自媒体大致有两种大类型,一种是基于个人的自媒体,比如“丁辰灵”“龚文祥”,一种是基于内容的媒体,比如“36氪、亿欧网”,而罗辑思维属于前者,它是基于“罗振宇”这个人的,但本质上是一个产品,但不同于工业时代的产品形态,罗辑思维更复杂,它是基于人来构建的产品,回归工业时代的概念就是“明星经纪”,这种产品形态更多依赖于捆绑式的契约精神,也有太多“台前幕后的利益博弈”,“人红是非多”。

基于人的自媒体更自由,它依赖于人本身,但要做大的可能性则很低,要想复制N个罗胖所说的“人格魅力体”是不可能的。而基于内容的媒体则更宏观,内容成本太大,未来自媒体究竟怎么发展,还得首先掂量自己的分量,不要开口就是“颠覆、革新”。

内容还是商业

内容还是商业,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自媒体的核心是内容,但内容本身不具备盈利能力,他需要类似自媒体这样的承载平台才能转换成“商业产品”,“自媒体的影响力将随着这种转换而逐渐消解”。如果说罗振宇是内容端的话,申音则是商业端他们的偶然结合有效的弥合彼此的弱势。

但优质的传播内容绝非“独立的个人”就能持续创造,它往往需要更大的成本投入,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媒体人转型做自媒体内容居多,像罗辑思维这样盈利的凤毛麟角,大多依靠广告模式,这一模式对以纯粹内容为消费的产品来说是一种冲击,近期Wemedia,岩浆互动和Bianews三家公司将合并成为新媒体集团,开始抱团取暖,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毕竟不是所有的自媒体都能拥有“罗申架构”。

平台还是平台

优质的自媒体内容是需要进行内容分发的,借助平台往往是早期最节省成本也是最快速的手法,罗辑思维创始人也深谙其理,但“寄人篱下”毕竟不是滋味,所以早期,“罗振宇们”也投钱找了最好的团队去做APP,试图将内容以APP的形式进行分发,但实际上“手指决定价值”,彼时微信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内容分发平台,单独下载罗辑思维的APP会极大获取成本。,这和早年媒体和企业一窝蜂上马APP是一个思维,结果大家心知肚明。

但是现在自媒体还不能自己创造价值,他们要完全依赖于 “微博、微信、优酷、搜狐”这类平台,这些平台的合作前提是优质内容给他们带来的利益,所以回归本质就是创造优质内容才有合作前提,但须警惕合作平台的吻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