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2.0:如何互动? (1)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268

互动,我想针对的还是我一再强调的“新生代”、“年轻态”消费者。年轻人更注重所谓的双向交流。传统品牌还是可以我行我素的。比如:
 
宝洁这几年热衷与cctv是有其中的道理的。因为保洁的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必需品的受众基础极其庞大,而且作为必需品,功能是重要的,而不是个性,更不是形象的代表或者情感的寄托。因此宝洁的广告投放热衷于传统媒体,广告内容热衷于功能诉求·····
 
同样是生活必需品,甚至被宝洁定位为“射雕行动”的核心对象的纳爱斯,不管是“妈妈,我能为你干活了”还是后来“中秋回家篇”,尽管这样的广告很煽情,而且打动了很多受众,我大学的一位哥们,很坚强,但是有一次对我说,看了“新妈妈篇”我哭了·····我经常在想:牙膏、洗洁精、洗衣粉···这些产品能够承受如此的情感寄托么?或许可以?
 
生活必需品的受众没有明确的细分,更多的是广泛撒网,因为巨大的受众基础决定了广泛撒网仍然有其可取之处····
 
但是面对年轻态、个性化的消费者我们的广告该如何至效?我们希望是的沟通而不是灌输,我们追求个性超过对功能的要求,我们希望品牌代表的是我们的性格,我们希望在品牌形象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所以广告2.0如何互动?
 
广告2.0也就是互动式广告,让消费者参与到广告活动中来,改变传统广告的单向灌输,让品牌传播成为一种地位对等的平等对话,让受众的参与完善广告的创意和传播执行。
 
在广告2.0时代,广告工作者更多的工作是平台的构建,是一个资源的组织者和品牌传播的引导者。我们构建一个平台,让受众参与其中;我们整合资源,实现品牌的整合;我们为受众参与品牌传播提供基调,提供品牌发育的DNA·····
 
因此让受众参与的方式有:
 
1.内容互动:受众参与品牌传播内容的创造,包括创意、脚本、视频、平面等。多芬的“真美运动”,百事的“百事我创”等都属于这类的互动。国内的品牌目前还没有或者很少有一定创意的互动创意,曹芳华那小子一直在努力试图成为国内这一趋势的先行者·····内容互动的核心是品牌传播基调的确定和品牌DNA的挖掘。
 
2.形式互动:形式互动就是实现传播过程的娱乐化,让受众的参与成为广告变现形式的一部分。目前网络广告方面主要是通过互动flash的方式实现,比如受众通过键盘或者鼠标的操作,达到参与的目的。比如奥美为IMB及动感地带创作的系列广告。还有就是通过新媒体和创意的运用,让受众成为广告表现的一部分,这方面的案例请参看“街头互动创意”。这方面想要软件技术的支持和伟大的创意,执行难度有些大,但是曹芳华那小子也一直在努力。
 
3.传播过程的互动:引发口碑传播,实现病毒扩散······这里不想多说,目前正在大范围研究口碑传播相关资料,以及炒作的相关著作。曹芳华招聘老板只是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