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们可以从报刊发行中学点什么?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84

如果从16世纪中叶最早的一份报纸《威尼斯公报》(Venice gazette)开始算起,报刊已经走过了400多年的历程,期间几经变迁,从内容到形式再到规模,最终进化到现在的模样。梳理报纸的发展历史,联想到如今web2.0的风气云涌,灰飞烟灭,一个稳健而持续发展,一个激进快速陨落。对比中,发现报刊保持活力的重要机制在于其稳定的发行模式,一种对用户信息路径和生活习惯的深度渗透,而这一点也正值得web2.0们的关注和效法。

   从随机性用户到习惯性用户的转化

报刊最重要的发行渠道有两种,一种是订阅,一种是零售。零售针对偶然的、非习惯性消费者;订阅针稳定的、习惯性消费者。对于报纸而言,订阅用户是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底线和保证,而零售用户又为报纸提供了扩展空间。订阅用户数量一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也就保证了报纸到达率的一个底线,保证了报纸的广告价值、甚至是发行利润(有些报纸单靠发行就可以盈利)。 将零售用户转化为订阅用户也是报纸每年都绞尽脑汁所努力的,正如每年年底,到处都会看到订报纸送各种礼品的广告,有些礼品甚至都会超过报纸本身的价格。

为什么报纸会花那么大力气来争取订阅用户呢?关键就在于,一旦成为订阅用户,至少半年之内不用担心用户的变化,报纸就会增加一点核心用户的砝码,减少一点随机发行的不确定性。不会再担心阴雨连绵的天气,或是突发性事件对发行量、对媒体价值的影响。因为订阅用户的周期至少是半年。

Web2.0从离散到黏度

再回到web2.0web2.0们有一个最遭人诟病的弱点在于用户黏度太低,网站建立之初或许还能通过新颖的功能和不错的用户体验,再加上一鼓作气的广告攻势短时间内吸引相当多的注册用户,但时间一久,用户开始游离于网站之外,对这些所谓的功能和体验失去了兴趣,一旦新的热点出现,用户立马转向,立刻放弃。再加上web2.0愈加迅猛的抄袭速度和创新速度,web2.0们在考虑为创新而创新之余,是否更应关注一下如何吸引用户的持续认可。

常听到有人用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对网站的访问者进行区分,但细想来什么是活跃与不活跃?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用户的活跃与否同时还受到一个时间段的影响?或许用户注册试用的初期会异常的活跃和积极,但新鲜一过,人去楼空,网站日渐凋零。那么如何将用户最初的新鲜体验持续保有?如何将用户的随机性尝试转化成习惯性关注?如何将用户的有效访问变为商业价值?报纸发行的订阅模式正为web2.0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思路。

回到电子邮件

 试想一下大家每天肯定要使用的网络工具有哪些?电子邮箱、即时通讯、浏览器。

 试想一下大家每天登陆这些web2.0们都是通过什么渠道?浏览器吧,最多借用一下收藏夹、友情链接。 而浏览器是许许多多网站共同点的入口,很难让少数的web2.0独占,更无法起到提示用户的作用。再看一下你的网站流量统计,有多少用户是通过地址栏输入网址进入的网站,而这些用户对你的意义如同报纸的零售用户,带有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如果网站的流量的主要来源于这些“零售用户”,那你就要小心了。

 说了那么多,归到底还是想强调一下电子邮件对与web2.0们的意义。虽然电子邮件早已被web2.0们挖掘利用。用过SNS的用户,肯定会时常收到些“XX加你为好友”,“有XX个好友给你打招呼”等等。不容置疑,这些邮件的确会起到一些提示性的作用。但细想来,这却不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web2.0虽然利用了email这个信息渠道,但是却没有向用户传递那些真正能够提高用户黏度的信息。正如大家都在使用中国邮政,个人偶尔用他寄封邮件,而商家却用他作为定期投递信息维护客户稳定的渠道,报刊和DM便是此类。而目前web2.0们对email的利用,犹如个人用户用中国邮政所投递信件,过多的偶然性,缺失的稳定性,尚处在信件往来的八十年代;换个思路,web2.0或许应该利用好email这个如同“中国邮政”的渠道,投递些如同“杂志期刊”的定期读物。变偶然为必然。

 

 

Web2.0中所分享的这些非主流话题、兴趣、新闻、讨论往往比正统的新闻更有价值,更具稀缺性,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渠道可以关注新闻,但能关注朋友兴趣和行踪的信息渠道去非常有限,关键是谁能定期把他们聚合起来,定期传递给我们。WEB2.O帮我们找到朋友,面对朋友,其实更多的是想了解他们都在关注什么?在想什么?做什么?每天最新的热点和兴趣?新鲜事和新见闻?还有什么值得参与活动?生活其实就是由各类话题,各类朋友编制日程单。通过邮件,不仅仅能够提示我们去关注,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路径依赖,而这种习惯和路径依赖一旦建立,web2.0的价值也会变得稳定易得。

看些看似人性化的“申请退订”

读到上面,大家一定会想到资讯类网站提供的“订阅电子邮件”的功能,其实上面说的也是类似于的功能。但请留意一个“申请退订”的按钮,这个看似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申请退订”却很容易让web2.0丢失掉即将培养的用户习惯。事实上,这类免费的、可替代性和同质化极强的电子邮件信息,稍有不满意就是会让用户选择放弃,而一旦放弃用户恐怕再也难有重新订阅的可能。

对于推崇个性化的web2.0而言,用户应该有机会来选择和自定义邮件的页面板式,犹如blog的外观选择;用户更应该来选择订阅的内容,呈现的方式,接收到的周期,让所有可能选择的项目,都变成可以选择和改善的菜单。设想一个,对于一个用户自己来选择、设计、改进的服务,他还会那么容易放弃吗?

对于订阅时间,报纸的按周期订阅的方式是最值得推崇的,至少要3个月的订阅期,肯定不能的随时订阅,随时退订,这样放弃的代价太大。当然,当用户实在要退订时,首先要让用户说明原因,接下来,注意!绝对不是“同意退订”,而应该是“请给我们三天的时间来做出改进,如果三天后依然无法满足您的要求,我们会自动为您退订”。请不要担心用户的无理取闹和荒诞要求,相信绝大多数的用户会为你提出意想不到的改进。更不要担心改进的成本,每一点改进都意味着用户忠诚度的提高。不要奢望着目光锁向那些新用户,别忘了那条商业铁律:“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是开拓新用户成本的X倍”,不然新拓展进来的用户也会应为同样的原因选择放弃。

这还远远不够

这还远远不够,但这篇文字写的有些啰嗦,如何让免费的电子邮件具有收费的感觉和价值?虚拟货币是个必须要结合进去的工具,只能留到下篇再续。

刚刚开始写东西,烦请各位看官多多指正!COMWIT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