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志南:是什么限制了传媒业的发展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48

  

  和讯网对国金证券此次报告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在10日下午的传媒分论坛中,。和讯网记者在会议现场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最新快讯。

         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瓶颈,巫志南谈到传媒行业的地方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功能的地方化,某个城市的话就是市委市政府的喉舌,人员的地方化,全部都是行政事业编制,属地化管理资金大多来自地方,这样的问题是很明显的,、竞争、有序的全国大市场是建不起来的,市场风格而且无法竞争统一,对内相互封闭对外争相开放,这个大家看韩剧就知道,韩剧一个小小的经济体就可以跟我们13亿的大市场进行对换。,假如说我们长三角的市场足够跟韩国对换了,现在是全国大市场跟人家很小的市场对换,甚至于都对换不了,韩剧可以到每一个城市攻城立地,而我们上海的节目就不可以到外地忙,这里面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了瓶颈。统筹难度较大,地区落差明显,东中西相互之间差距很大,模式基本同质,投资效率比较低。

  第二个是部门化,就是资产是部门所有,部门管理,人员的委派、内容、运行,比如说它的老总都是上级行政部门委派下去的。所以他的负责人不是对市场负责、也不是对投资者负责,他是对上层的领导负责,这里面不完全是市场经济,实际上现在的问题马上就要转变的情况就是这个,你们要从这里面发现机会。这里面的问题就是业外资本介入难、业内资本运营难,业务领域拓展难。比如说上海,上海是一个金融中心,但是金融中心不是金融机构多就算数的,你说全球的银行都到上海去就是金融中心了?不是的。在纽约、伦敦最重要是金融资讯、金融资讯业发达才是真正的金融中心,金融资讯业最主要的还不是金融机构。所以这些金融的媒体、金融的信息、金融一整套相关辅助的机构是金融中心更重要的部分。引进一个银行容易,但是把金融资讯搞好是很困难的,实际上这些资源很大一部分都在传媒产业领域。单位化,特征是公共资源机构化,公共资源就是的信号、频道都是公共资源,所以公共资源就变成了一个机构资源,我不是完全错了就是这么一个状态,还有人员结构的行政化、内容制作的内部化。我们现在讲制播分离,实际上还没有分离,表面上是分离了,但是实际上还是内部化。问题是运行行为垄断,体制改革困难,特别是人事改革,客观上还抑制了社会发展。

  第三个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体、改制,这个是有时间表的。整体改制的可能性,就是它有很多的非时政类报刊的意识形态不是那么明确,比如说我们的体育报、足球报,你说它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还有行业管理、有法律底线,这个实际上都存在所以用不着担心。发行的某些环节实际上已经市场化,所以这里面非时政类报刊整体改制是完全可能的。难点是数量太庞大,现在上海有600多家,目前可以转的十几上六分之一,但是有一个时间表,因为很多的机构它的效益不好,所以实际上这些机构用市场经济来评估就没有必要存在,所以下一步就不是600多个,说不定就会压缩,但是压缩以后会整合,单个运行好的会膨胀,而且资源逐渐向能发展的方向积聚。辨别、区分有一定的难度,非时政类报刊比如说东方早报、东方晚报,它有一定的新闻性,所以这里面什么是时政类、什么是非时政类,有一个技术上定义区分还有一个标准。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尚需提高,这里面有很多,比如说不配合的。我们下一步的推进方法实际上是先难后易,稳步推进。

        对于传媒行业的解读视角,巫志南谈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保护好垄断性原生态市场的问题,传媒产业相当于这个领域。再一个就是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前瞻性价值的增长欲,投资者如果用改革和创新的观念看,他的价值增长是不得了的。

  任何一个报纸、电视台全面上市的话,你说它的价值要翻多少倍,摩德科(音)的情况大家都知道,现在在美国市场上最厉害的就是摩德科的集团,一会吞并这个,一会吞并那个,所以这个时候也快到了。第三个它是一个全行业刚刚启动而且充满想象的产业,这是巫志南最基本的判断。
 

(和讯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