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战略分析 饮品业将直接受益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17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锐步公司是正式的鞋类供应商。但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是耐克。 

    原来,耐克在奥林匹克城和奥林匹克公园旁设立了耐克体验中心,让人们免费体验运动快乐。另外,耐克还雇佣了很多大学生在场馆外向观众分发耐克的胸牌挂绳,便于观众携带门票。最终,观众被耐克的强大声势所震撼。据当时调查,70%的人都以为耐克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顶级赞助商。 

    屡次调查表明,在那些购买奥运资源的企业中,2/3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而那些非奥运赞助商在奥运期间成功突围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企业购买奥运资源的热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的最低门槛6000万美元,而事实上,很多企业的出价要远远高于此。 

    如此大的代价,谁能出奇制胜,谁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益普索调查: 

    中国银行(601988)消费者认知度提高最快 

    在专业调查公司益普索关于奥运赞助效果的跟踪调查中,可口可乐、中国移动、伊利、海尔和青岛啤酒(600600,股吧)分别为被消费者认知程度最高的奥运赞助企业。与2007年7月的33%和2007年10月31.1%相比,可口可乐的提及率有了提高。在未经提示的情况下,仍然有33.8%的被访者明确判断出可口可乐的奥运赞助商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601988)在近期的调查中进步显著,从之前的16.2%上升到近期的19.4%.“这个结果至少说明中行在奥运门票销售以及近期赞助的‘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等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益普索该项目的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饮品业将直接受益 

    燕京啤酒(000729)、伊利股份(600887)等有望名利双收 

    走在夜色浓谧的北京,大红的可口可乐广告随处可见。作为国际奥委会几十年的赞助商,奥运营销给可口可乐带来了真实的销量和用户的喜爱,“每一次奥运会后销量都有明显增长。以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为例,可口可乐的全年增长甚至比预计的高出3%,这很明显是奥运会带来的帮助。”鲁大卫告诉记者。 

    “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北京奥运会上,最易跑出的黑马应该在饮品行业。啤酒类的燕京啤酒(000729)、青岛啤酒(600600)和牛奶业的伊利股份(600887)。”益普索相关负责人认为。 

    2005年8月10日和11日,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相继与北京奥组委签订北京奥运赞助协议,双双成为北京奥运国内啤酒赞助商,加上已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的百威啤酒,北京奥运拥有了三家啤酒赞助商。 

    随后,与“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相呼应,青啤将2006年定位为“点燃激情”年,2007年为“传递激情”年,2008年为“释放激情”年。而在“激情点燃”之后,青啤就制定了翔实的体育营销计划,诸如“青岛啤酒,我是冠军”一类的推广活动不断上演。 

    与青啤相比,燕京啤酒显然占据了奥运营销的天时地利,其在北京市场拥有85%的市场份额。通过赞助奥运成就世界名牌,这是燕京啤酒的预期。 

    中国移动:奥运通信资源的垄断者 

    ,将第三代移动通信(3G)等系列新设施、新服务提供给2008年奥运会。 

    中国移动是北京奥运会唯一移动通信服务合作伙伴,拥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目前,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城市基本完成TD-SCDMA网络建设,覆盖了绝大多数奥运主、协办城市。 

    “虽然中国网通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但作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加之电信重组正在进行,”其收益将远远小于中国移动。“益普索项目负责人认为。 

    浪莎、华润、蒙牛、李宁: 

    非奥运营销中的黑马 

    “现在钱已经花出去了,如果收不回来,那我们大家只好一起去跳江了!”梦娜董事长宗谷音投入4000万元成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然而,作为梦娜的直接竞争对手,浪莎的销售收入却一路暴涨。根据浪莎股份2007年度财报显示,占主营业务96.29%的内衣销售收入12806.1万元,相比2007年年中的4240.8万元增加了近两倍。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06年4月10日,除了邀请函,在没有刊登任何广告的情况下,浪莎第一年举办内装招商会议,来自全国的经销商参会人数近千人。而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内衣品牌招商会议却因人数少而难以召开。在短短一天会议后,全国除台湾以外的省份,经销商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而且基本都是新经销商。更有趣的是,有三个山东地区级经销商为了争取代理权,不仅提前两天报到,还在厂里磨了近一个星期。而如此成功的招商会议就归因于浪莎针对奥运的色彩营销——“浪莎红”概念。 

    在竞争惨烈的啤酒市场,华润雪花啤酒最“惨”,其主要的三家竞争对手百威、青岛啤酒、燕京啤酒都位列北京奥运赞助的大名单。然而雪花啤酒市场总监侯孝海却告诉记者,奥运会并不是因为有明星、金牌而精彩,也不是因为运动本身而精彩,精彩源自于观众的存在和参与,这也是厂家参与奥运的根本原因。 

    基于此,2006年5月16日,从未和奥运相关组织商谈赞助事宜的雪花啤酒,对外高调宣布了其非奥运营销战略,接着就把在央视播放的雪花啤酒广告从“畅享成长”版换成了“啤酒爱好者正式合作伙伴”版。其广告词说“没人赞助我球鞋,我跑得不快,跳得也不高,但咱也不简单,这比赛,有我们才行……”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雪花啤酒在2007年收入为132亿,占上市公司总收入的25.778%,成为集团的第三大主营业务。 

    作为伊利股份的直接竞争对手,益普索的调查显示,蒙牛乳业在提及率方面只落后它的竞争对手不到两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了蒙牛埋伏营销的成功,也说明了这两家企业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太高,营销活动缺乏特色,消费者难以区分。”益普索相关负责人表示。蒙牛乳业虽然没有赞助奥运会,却凭借赞助央视《城市之间》等活动让28.9%的受访者发生误认。同样,百事可乐、李宁也以2007年年底较多的营销活动与广告投放赢得了消费者的误认。 

    2007年,李宁公司在竞逐北京奥运赞助商资格中败给了阿迪达斯,但之后,其迅速与央视体育频道签订协议:此后两年播出的栏目及赛事的主持人和记者均须着李宁服装出镜,这意味着央视转播北京奥运期间,李宁品牌的出镜率将以压倒性优势盖过阿迪达斯。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