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信,Web2.0互动之前的“互信”更重要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274

现在提到网站,讨论最多的无非是参与互动分享创造,话题多集中在用户的参与和创造上。这段时间观察却发现,互动和用户参与恐怕不是新生web2.0生存的关键。web2.0的技术门槛往往不高,同质化又极度严重,能够提供同样服务的平台会越来越多,网民对新站尝试和放弃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网站吸引用户参与、互动、创造内容之前,还有一个关键一环是网站信任的建立。想到初创网站的信任来源,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网民从哪里知道网站?

是朋友推荐?网站广告?搜索引擎?电子邮件?举办活动?行业新闻?不同的渠道承载着不同程度的信任。上面列的几项中要数朋友推荐价值最高,推荐也可以解读为信任的转移或是扩散,朋友的推荐至少让用户的尝试多一些预期,尝试时间和体验的深度也会多谢。推荐的道理大家都懂,枪手软文也是那么出来的。再说一下网站广告,网站广告本身就有一个层次,门户和小站的差距着实不小,成本和效果更是很难说清,有钱砸,没钱停;最近都在讨论开心网,不厌其烦的邮件广告引的很多朋友关注、尝试,但试想如果再有一家sns,用同样的方法,更加疯狂的邮件骚扰,你还会去尝试吗?有些东西渠道只能一家用一次,多了就不灵了。

二、网站的信任要素

就是网站凭什么值得信任。无非是形象、内容、用户、功能四个方面。

1.首先是形象,最初SNS站点咋看咋一样,现在大都有些变化,新站在外观上有些模仿本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可耻的是一直抄袭,一直没有变化。虽然以前自己也一直那么抄,但现在想来如果网站连形象都不独立,那网站还能有啥呢?

2.其次是内容,这里的内容是指网站向用户提供的信息,内容体现的网站对用户的态度。无论是再功能化的站点,总得有个关于我们,联系方式,FAQ,对于新站点,如果第一印象没啥靓点,我总会翻出“关于我们”来摸摸底,也算给自己找点体验的理由。

3.再次是用户,对于新网站,最直接打动人的还是谁在用网站?是否有和我同样的人在用网站。这一点,我觉得校内做的比较棒。所有的广告几乎都是几个年轻人的搞怪大头像,没有什么文字,能够传神达意人物图片该是最简单的方式。

4.最后是功能,在用户尝试以前,得告诉用户网站是干什么的,但也不能搞的限制太多,互联网上新东西实在太多,对用户来说啥都无所谓。现在很多新站上来就搞个用户注册,非注册不能用(sns除外)。当然最大限度的吸纳用户没错,但总得考量一下新网站的建立的信任够吗,用户凭什么非要注册一下,搞个强迫注册,本来还不错的印象也没了,临门一脚却用户赶了出去。

三、良好的体验尝试

上面提到了注册,其实很多web2.0的价值是无法以注册用户来衡量的。很多用户第一次注册使用后,早就把网站忘掉,再也不会登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用户使用后的失望所致。这就是一个期望管理的观念,有时给用户发点邮件提醒一下或许还能管用,从网民的角度看,关键在于让注册前有限的体验足够吸引人,让注册后的深入参与充满惊喜。(comwit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