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家报纸因纸价上涨提高零售价 或带动报业洗牌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459

  3月10日,南京《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的定价由原先的0.5元/份上调为0.7元/份。现代快报社在3月7日头版刊出的“敬告读者”中表示,涨价是由于新闻纸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引起的。

  国内新闻纸价格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幅上涨,目前每吨已冲破5100元,最高已有5400元的价格出现,而在2007年第三季度还是每吨4500~4600元,涨幅超13%。记者从中国报业协会获悉,2007年我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50多万吨,估计2008年会有8%的涨幅,约为380多万吨。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大概占到了60%~70%,新闻纸提价对报社的影响显而易见。

  报业会因纸价上涨而洗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的晚报、都市类报纸进入了厚报时代。一份都市类报纸动辄50版、60版甚至100版。而不少报纸特别是都市报靠低于成本价格的定价发行,即亏损发行,以获取高发行量,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最终靠二次销售即广告投放的模式来获利。

  据悉,报纸的印刷成本是0.17~0.22元/每印张,即一份4开56版报纸的印刷成本最低为1.19元,发行成本约占报纸售价36%~40%,印刷、发行两项成本即达1.5元左右,大部分都市报的售价却常常为0.5元,净亏损通常在1元以上。“新闻纸价格上涨,报社短时期经营压力会增大。”《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说,“原来报纸不惜血本单纯凭借扩版、做厚报吸引读者的单一特征将会转变,转为把内容做的更加精确,更加有个性。”相对于上述报社的压力,《南方都市报》对纸价上涨的反应比较平静,,此次纸价上涨对“南都”影响不大。“利润率会有所下降,但“南都”的广告收入在良性运营的基础上每年仍能保持10%以上的增速。利润少一些,但是完全可以承受。”王培兴认为“新闻纸价格的上涨与人力成本等影响交织在一起,可能会出现报社强者越强的局势。”

  “纸价上涨对运营较好的报社来讲还好,对那些本就运营不佳、处于亏损状态的报社来讲,就是雪上加霜。”《北京娱乐信报》社长毕昆表示,“即使盈利的报纸也会因此被吃掉相当一部分利润。处于劣势的报纸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将很难支撑下去。在这种形势下,2008年都市报面临的经营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记者询问了几家报社,回答是这样的:《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张乐年:纸张涨价对于报社的运营并未有太大影响。《经济观察报》副社长朴春花:我们使用的橙色新闻纸,价格高于普通新闻纸,目前的上涨幅度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不少业内人士觉得,纸张涨价会加速报业的洗牌,有利于报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会促使报业的自我完善。

  提价与否各有心思和招法

  中央电视台在上世纪90年代投资数千万元为中国电视报社建成了一个能存储5万吨左右新闻纸的纸库,最多时可以提供《中国电视报》两年的用纸量。中国电视报社社长吴继尧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库存纸量至少能用到今年年底,且这批纸是2007年纸价跌至低点时购进的,所以纸价上涨并未对他们造成影响。而一般报社的新闻纸库存量仅为1至2个月,有几家报社会有那样的实力去建一个大型纸库呢?

  “报社消化压力的途径一般采取增刊以加大广告版面和开源节流的方法,部分报纸会考虑提高价格。”吴继尧说。“但是,很少有报纸会选择提价。”

  位于南京的几家报社都表示,报纸涨价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考虑各方因素,需要特别的慎重。《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已在南京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一位报社负责人说:“同城的其它报纸不涨,我们就无法涨价。轻易涨价会丢失部分市场份额,影响发行量,进而影响广告量。往大里说,事关生死。绝不敢轻举妄动”记者随后采访了这位负责人口中的“竞争对手”得知,涨价也是他们曾经考虑过的问题。而两家的担忧也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目前3家报社一起涨价的局面。

  《扬子晚报》总编辑刘守华表示,大家都有涨价的意愿,从去年就开始酝酿,现在也算是个“不约而同”的结果。成本急剧上扬,报社压力大,从长远看,再维持以前的定价不利于报社的持续健康发展。“此次涨价是市场行为,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现代快报》副总编辑袁海兴告诉记者:“现在报业市场趋于成熟,各报的受众也有差别,报纸可以共存共荣。”南京电视台在得知几家报纸涨价的消息后,曾做过一期节目看市民的反应,发现大家对此都能理解。几家报社都表示要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以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实现报社的社会效益。从第一天的零售情况看,三家报纸的销售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而位于湖南的《潇湘晨报》副总编伍洪涛告诉记者:“涨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我们自己把握主动权或者其他报纸先涨我们才会有所举动,况且目前的情形还在报社接受范围之内。”《三湘都市报》的杨山青总编说,“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们也只能自己忍痛承受。”《长沙晚报》总编室副主任刘姝萍告诉记者,除了加大发行和广告外,报社还要广开财源,例如进一步加强已有的物业方面的经营和管理,同时还要在内部挖潜降耗、开源节流。

  记者在北京报刊零售市场做了个调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报摊摊主说,“自从《北京晚报》批发价上涨后,我就减少了对它的进货量,因为我所处的这个地方比较偏,万一卖不出去积压,又无法退货,赔钱更多,加上每张只有1.3角的利润,我们周围几个摊都觉得利太薄。”而处于居民区的摊主小陈,则并不担心这个问题,“我的进货量和以前差不多,《北京晚报》卖的挺快的,虽然利少了,但不存在卖不出去的问题。”

  为应对压力,许多报社提出了加强内部管理、加强版面控制、在发行量上采取限控手段谋求有效发行、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获取最佳发行效果、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策略。《京华时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志介绍,“除了通过加版扩大广告来增加收入外,我们还利用采购量大的优势,与厂家协商尽量降低纸张进价,同时报社内部也在讨论将使用A类新闻纸改为用B类新闻纸代替。”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