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公司挑逗下的新媒体野心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56

 上周参加了由新浪和“第三种人论坛”(Asiaicc)联合主办的“2008新浪。第三种人高峰论坛”,先发点官方的说法:本届论坛以“中国新媒体广告的全球标准制定之路”为主题,以助力“中国新媒体广告在未来建立标准影响世界!”为宗旨,吸引了全国超过400多位的行业资深人士出席,共有17位行业顶尖专家做了精彩的演讲。其中有来自突破传播、麦肯、达彼思、AGENCY.COM、阳狮、、安瑞索斯等广告公司的大中国区及亚洲区的CEO们出席并发表了关于中国新媒体未来发展之路的演讲。

  通常我们都不是很喜欢看任何会议的官方说法,因为那都是套话。之所以要把上述的这段话放在我的博客里,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的新媒体是很有野心的,而且野心很大。会上的几位嘉宾的发言进一步验证了这个问题。然而通过第一段的这个官方说法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和关键词,即使你没去参加这个会议,也可以大致猜出新媒体的这个大大的野心是被广告公司挑逗出来的。因为他们急于去获利,而且貌似已经获得了获利的前提。

  在我参与的那个环节是“圆桌论坛二:中国的新媒体与广告公司如何参与全球的广告标准制定”,这个环节的5位嘉宾除了陈念端先生是新媒体的代表之外,其余都是来自广告行业。这个细节说明了在广告标准制定这个问题上,广告同仁是比新媒体同仁们要急切一些的。而且作为唯一一名新媒体代表的陈念端先生,也是出身于广告行业,曾于1995年至2007年就职于世界著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广告公司,并出任过中国区总裁一职。

  大家都知道那句老话,什么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所谓标准,这在过去仅仅作为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依据,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标准之争其实就是市场之争,谁制定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掌握了标准,就意味着先行拿到了进入市场的入场券。

  这句话好像没错。标准这玩意,看上去很美,对于中国的新媒体来说,参与全球性的广告标准制订似乎很难,但没有又不行。

  标准通常都掌握在寡头手里。谁掌握了话语权,谁才能掌握标准。陈念端先生在演讲中也提到,能够参与标准制订的前提是全球化的规模。在互动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这个全球化的规模值得是什么?是用户受众?是影响力?是收入规模?还是广告主的范畴?

  陈先生的回答是收入规模,并从网游和手机两个行业才举例说明了下。我其实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是的,收入规模都上去了,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收入都是来自国内,这样我们在参与全球标准制定的时候能有多少优势呢?Media Contacts的总裁吕勇先生也委婉的表示了这个担忧,那样顶多能制定个地区性的标准。

  不过,有野心总比没有野心强,即使是挑逗出来的野心。因为迟早有一天,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的野心吧。丽兹。罗曼。加勒曾经写过《哈佛女人》,现在已经绝版了,很难找到。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事例,解释了为什么不能出色,为什么不能成功。所以说,“目标”非常重要。所谓目标,就是对于未来惟我独有的图画,同时也是站在未来的高度赋予现在以意义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