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比烧钱乐坏广告公司
本届奥运会的赞助商正在展开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激烈的广告和宣传战,旨在将其品牌形象牢牢地镌刻在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大脑中。路透社在报道这场奥运赞助商的竞赛时形容为“规模最大、花费最多、最具特色”。
确实,奥运前后的广告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传统纸媒、电视和在线广告,席卷全中国。中国民众对奥运关注度极高,对其赞助商恐也不例外。媒体咨询公司胜三公司(R3)总裁Greg Paull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我认为我们无法再获得这样的投资。”胜三公司的客户包括可口可乐(KO.N)、阿迪达斯(ADSG.DE)、伊利(600887.SS)和联想(0992.HK)。据胜三公司预计,这些公司在奥运结束数年后依然能享受到“红利”。
胜三公司估算,2008年,中国所有广告商投资将同比增长19%,达543亿美元。“奥运效应”增加了86亿美元的额外广告支出。而仅奥运赞助商的支出就达218亿元人民币(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
企业不惜成本抢奥运商机
正如广告公司乐见的,诸多企业都不惜成本地利用奥运的大好时机,宣传推广自己的产品。国外早就有这样的说法:在通常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提高1%;而赞助奥运,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则可以提高3%。
德国运动服饰生产商阿迪达斯是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它希望今年能在中国市场击败老对手耐克。阿迪达斯北京奥运会项目总监柯瑞嘉透露:“我们在中国的营销活动规模是在单个国家最大的。我们将此看作一个营销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年成为市场领头羊。”
耐克公司资助了一些运动员和球队,但没有成为奥运赞助商。它恐怕有些低估了奥运的力量。
西门子中国首席执行官郝睿强高兴地说:“我们与奥运相关的订单总额为11亿欧元——对‘绿色奥运’贡献之大独一无二。”结合中国“绿色GDP”的目标,西门子中国将实现在2010年通过其与环保相关业务组合创造出40亿欧元的价值。
“所有公司都想挤上这辆花车,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这辆花车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度和魅力,”马萨诸塞史密斯学院经济学教授Andrew Zimbalist说。
“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像奥运那样促进你的品牌,”致力于奥运业务的网站Around the Rings编辑Ed Hula估计,全球赞助商在奥运四年期的赞助成本已经接近1亿美元,而1990年代这一数字约为3000万到4000万美元。
加拿大媒体广告收入亦受益
企业们不惜成本地打奥运的文章,受益者甚至超出了中国这个地域,延伸到其他地区。北京奥运会加拿大官方转播机构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官员说,预计转播奥运会比赛期间,电视观众人数和广告收入都将超过雅典奥运会。
CBC体育节目执行总监斯科特摩尔说,由于北京和加拿大东部有12小时的时差,加东部时间晚上9点以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现场直播许多节目,而雅典奥运会期间,黄金时段的节目都是录播的,因此预计今年的电视观众人数将超过雅典奥运会。
摩尔说,今年广告收入也将超过雅典。今年黄金时段一则30秒广告卖到18250加元,非黄金时段价钱也达到4650加元,而雅典奥运会期间,黄金时段3则30秒广告总价不过在38000加元。
到目前为止,CBC的奥运广告时间已经卖出80%,离销售目标只差几百万加元。预计奥运会开幕时这个数字会升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