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让键盘大于鼠标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06

   Web2.0,提到最多的便是互动,最近一直在体验些web2.0的站点,体验中一直在思考什么才算是是互动?有什么标志?如何区分?最后概括出来的结论竟是“互动是让就是用户操作键盘化”。

一、互动的感觉重于功能

       提起互动,首先想到是留言、回复、灌水的功能。但站在用户角度仔细想来,互动更重要的是一种感觉,绝对不是功能,网站中其实很多互动功能,用户根本察觉不到,甚至会感到厌烦。举个例子,去年开始企业网站上流行一种弹出的对话框,询问你“是否接受对话?有什么可以帮助?”咋看上去是典型的网站互动功能,看似真能够抓住每个浏览用户,提高网站黏度。软件刚上市曾被炒到3000元一套。但真正用到网站上时问题就出来了,没过几个月,付费的用户就开始抱怨,说通过这个软件留言和询问用户远没有直接联系QQ的多,几乎没什么效果,员工也懒得再登录。后来才想明白,页面上弹出的对话框,用户往往会误认为是广告,总会条件反射式拒绝关闭,等真正想联系对方了,用户首先想到的却是QQ或者电话。

       类似的思路,还能找到不少功能上虽说互动,但很容易被人忽视和拒绝的功能。 当然现在这类页面对话的功能依然有很多企业在用,但多数都是TQ、阿里巴巴等提供的免费服务。而且在形式上也改进了很多,阿里巴巴将页面对话和旺铺管理放在一起,不需要再单独登陆,操作上方便了很多。此外,类似于富码企业电视台eootv.com将文字的对话升级为视频的客服直播,形式上更有亲和力和现场感,但对客服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

二、互动的体验、标准和形式已经改变

        互联网发展之初,门户曾经代表着互动。人们对“互动”认知最早也是建立在网络评论、聊天室、bbs讨论。相比电视、报纸等主流的传统媒体,仅仅留言和bbs灌水所带来的互动体验已经足够让人们兴奋。但随着web2.0的兴起,那些曾经的“互动”典范却成为“独语者”的代表。现在恐怕很难再找到哪条新闻下面会跟着几篇大幅评论,评论的数量的确多了,因为上网的人多了,但评论的质量却下降了很多。想说话的网友更多的会将观点和思考写进自己的博客。网站多了,分工也开始细化,门户就是浏览新闻,点点鼠标、拨拨滚轴;blog就是记录点发现和思考;SNS则是记录些生活。门户给人们感觉已经不再年轻,提到互动,现在还有谁能想到门户呢?

      再看一下如今的最普遍的网络互动应用BBS、BLOG、SNS。BBS就像是头脑风暴的聚会,围绕一个主题各说各话,最后总会出来几个大家热烈支持的观点,提出观点的传播学上叫做“意见领袖”,表现形式上叫“置顶帖”;BLOG就像是做报告,一个人先狂侃一通,完事留5分钟大家提问,报告的规模和大家提问的踊跃程度完全依仗于个人影响力;SNS则像女人聊天,什么都能缠和进去,而且还没完没了,但还是人以类聚,话以题分,都有各自的圈子;要说对这个已经告别“互动”的门户的印象,那就像看报纸,而且还是都市报,每天100多个版,三分之一是广告,看看标题都眼晕,还得绞尽脑汁的区分哪些是软文?哪些是新闻?

三、生活类博客SNS化,思想类博客专栏化

      互联网的门户时代是数量取胜、规模为王,衡量标准是访问量、PV值、用户规模;web2.0标榜去中心化、用户创造内容,讲求用户深度参与和内容贡献、即使是广告也表现的更加精准。 梳理一下互联网互动应用的发展脉络,从门户、BBS到BLOG、RSS、WIKI再到SNS、WIGET, 从虚拟社会到相对真实的沟通空间,互动中总隐含着这样一个趋势:互动越多越真实,互动越多越分散。

      用户创造内容要从BLOG说起,看一下新浪首页的最显眼栏目早已换成了新浪的博客推荐,至于博客对新闻、对网络的影响也再赘述,但对BLOG的发展却又一点小小的预测:即思想类的博客专栏化,生活类的博客SNS化。

1.生活类的博客SNS化:博客最初虽说是匿名,但随着博客内容和数量越来越多,留 言和链接的圈子越来越丰富,在这些博客的记录中总会寻到一些个人生活的痕迹,实名化越来越日渐明显。而且绝大多数个人博客的留言者都是曾经相熟的朋友,朋友间的联系和关注正是个人博客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而SNS和twitter之类微博客的出现不仅兼容了博客的功能,而且将其交往需求完善化、丰富化,再配合一个相对真实封闭信任熟悉的交流环境,SNS趋势必然。

2.思想类的博客专栏化:博客曾经是互联网草根精神的代表,也曾出现过如keso、十年砍柴等草根英雄。但总感觉如今的博客环境已经很难再催生那么多草根力量,从新浪的名人博客开始,思想类的BLOG开始走向实名制,blogger们开始嫁接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毕竟首页的推荐空间有限,网民的注意力更是有限,名人博客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淹没的草根声音有限的话语权。索性许多博客直接走向实名,走向专栏化,开始展现独立思想者的一面,donews、价值中国网、艾瑞网等专栏化的博客开始收到关注。

       举个例子,将博客中国和新浪博客做一下比较,博客中国走的是草根路线,炒作芙蓉姐姐、木子美等所谓的草根人物,因为博客中国没啥资源,要想靠零散的草根力量支撑其一个独立平台实在太难,一时一会的炒作还可以接受,但要靠炒作草根来维系一个网站影响力实在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而新浪博客则是从名人入手,将社会名人的影响力延伸到网络上,让名人来带动草根的参与,老徐的博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最后单飞了。但从效果看,新浪的路子好像更靠谱些,真不愿夸它。

      总之,SNS记录生活轨迹,博客专栏记录思想轨迹,两条路径,总会并行,很难交织重合在一起。

四、互动是用户创造内容,是键盘大于鼠标

       一直在强调用户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让用户感觉到互动呢?心理感觉总要有些形式上或是器物上的区分,于是就想到了鼠标和键盘。1.0的门户时代,信息的浏览更多的会用借助于鼠标,2.0的用户创造内容时代,用户的参与、互动、创造更多的通过键盘来体现。

      日趋平台化的web2.0 ,不仅要让用户记住网站的名字和 logo,更重要的是关注用户在网站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而不是用户在网站看了哪些内容?贡献了多少个PV?现在网民每天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看的多、忘的多,想太少、写的更少。如何让网民在你的网站多敲几下键盘比多点几次鼠标有用的多。

      平台化的另一个层面是媒体化。用户在网站中创造的内容,要以一种合理的形式展现出来,传递出去。Web2.0网站的媒体操作能力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挖掘出个体创作中的精华,让读者受益,让作者满意? 文摘类报纸杂志的操作思路很值得web2.0网站借鉴。文摘类的杂志如《读者》、,报纸如《中国剪报》、《文摘周报》一向是订阅量最稳定的。其中一些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择的技巧值得关注,不多介绍了,买份《读者》先琢磨一下吧,估计大家也都已经几年没关注《读者》了,这可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月发1100万册。

      简单一点个人看法,远不成熟,仅供批判。(comwit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