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球华人兴奋不已的北京奥运,已快进入最后二星期的最后倒数计时!国际奥委会宣布,这次北京奥运期间,各国参赛的运动员将「被允许写BLOG」,自己当自己的媒体。但是,,包括,博客不能访问其它运动员,写在部落格上,也不能上载任何的影片或声音。相片是允许的,但只能拍静止的照片,不能拍正在比赛中的照片。除了这次奥运的正式赞助商,网志里不能置放任何其它广告。而奥委会连「域名」(domain name)都要管,不得使用「某某某Olympic.com」,只能在「某某某.com」路径之后置放「Olympics」的字样。
这样的规定可说是史无前例,平常,博客写网志,避过一些敏感的话题,不会有这些限制。国际奥委会之所以作这样的限制,是因为他们了解互联网真的很厉害,每个运动员既是表演者也是观众,而且是最贴近的观众,比媒体区的那些记者,还要贴近!各国的媒体,可是争破头想取得各国的奥运转播权,还有各式各样的「official sponsor」也是花大钱才取得进入奥运的广告牌,为了公平,就做了这样的规定,以免奥运比赛被「无孔不入」的博客们进来,写几篇就传得「全球四处都是」,那些独家采访与赞助的钱就百花了!
也谢谢国际奥委会这次的「提醒」,大家才发现,这个夏天的北京奥运一过,博客界或许即将开启一个新纪元。
忘了曾在哪里听过一段比喻博客的话,我觉得很妙,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一下──
「Blogger就像一盆长得特殊的小草,平常不知道有人会看它,畏缩在角落。」
「只要给它一点点的水份,它就会成长,并且伸展自己最美之处。」
这世界有很多这样的小草,就算给它水份(观众),尽管不可能长到多大,但,会有一些读者,觉得这世界多了一些有趣的读品(毒品),让他们充满感激的上瘾在新的阅读体验里。
这就是为什么,2008年北京奥运即将对博客圈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整个网络的角度来看,北京奥运发生在美国互联网刚好「疑似」即将重整的阶段,网站该卖的已经卖掉,剩下的有些流量到了频颈,获利模式也尚还没像许多其它网站摸出让使用者乖乖以Freemium付费、或其它类似Google当年创造的全新广告手法,所以许多人就在说,是否有机会在这个全球注目的时刻,为网络界带来一些影响?但,除了社群网站如Facebook一些关于Olympics的应用程序,好像没看到哪个网站真的冲着奥运而来的,反而是其它传统赞助大厂如麦当劳为奥运搞了一个惊人的「The Lost Ring」全球在线游戏,可口可乐也搭着全球共聚北京之风搞了一个「Design the World a Coke」。在美国网络界,彷佛没有北京奥运这回事。
但部落格,blog,或是类似型式的「发表系统」,这次北京奥运,肯定是要好好的发挥一笔了。这么多人齐聚一堂,带着twitter去,带着plurk,带着stickam,让最新的照片塞满Flickr,让最新的影片塞满YouTube……。各式各样的发表平台,到今天刚好到了最顶峰,当各国的运动选手关门训练好、准备搭机到北京的同时,网络上那些「爱发表的人」也被训练好了、也准备搭机到北京了!
这一场比赛期间,肯定有许多「作品」会跑出来,就算只是一句twitter的哈拉,也比电视上的都还好看!
除此之外,联想Lenovo看准这一点,起了一个叫Voices of the Summer Games的营销活动,找来14位来自各国的运动明星,许多来自一般较冷门的运动如划船、水上花式、摔角等,送他们一人一台笔记型计算机(laptop),和Google的Blogger平台合作让他们自己开部落格,只要在边栏置入「Lenovo 2008 Olympics Blogger」即可(并没有强迫一定要,比如这位代表加拿大的女体操选手Alexandra Orlando的网志好像就没有嵌)。他们有的原本都有自己的网站、自己的网志(如这个),国际奥委会的悉心保护下,这些传统媒体如加拿大的CBC也乐于将部落格的消息嵌在一页,让大众读者收到不一样的讯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时,还有百花齐放的发表。你说,网志已经四处都是?错,数字显示,各国皆只有1%或甚至不到的人拥有固定在网志发表的习惯,想象,北京奥运之后,假如再多个1%呢?
就是比现在多出整整一倍的网志了!惊!
这个是「结果」,那「准备」呢?
现在准备什么都来不及了,开一个网站,都没有用了,不过,除了在家看电视,还可以做好以下的准备,通过网络,得到一些别人没有的「好东西」:
一、透过RSS订阅整合奥运相关消息:趁比赛还没开始,至少先在自己RSS阅读器内开一个「Olympics」特区,除了先加入奥运官方的RSS,以及其它种子如这里、这里之外,可以花一点时间搜寻一下网络上自己喜欢的关于Olympics的部落格,以及其它一些重点平民网站的,譬如即将去北京参观奥运的博客如Lindsay Toler、Nick Axford、Keith Quinn,还有这个共笔部落格(也顺便监督一下这些老外博客有没有写什么不友善的语言)。总之,这些准备功夫谁做得比较好,谁就可以更快一步得到别人没有的漏网镜头或特殊消息!
二、密切关注在北京与周边比赛场所发生的「网友聚会」: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活动,或许只是在hotel的lobby下午三点,这样短短的一场各国的小网聚,就算人不能到现场,至少知道有哪些族群在那边相会,或许在会后可以从中弄出不一样的体验。
by Mr. 6
访问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