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销走到十字路口:或转型家庭购物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86

  “‘七星’亏损并不意外,但亏损这么多确实让人意外。”上海东方CJ外事部部长雷骐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坦言。

  2006年11月,七星购物(00245.HK)借壳蓝顿国际,成功在香港上市。2007年上半年,七星购物的销售收入达4.14亿港元,其中归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329万港元。然而仅仅半年后,七星购物的年报显示,期内亏损达3.8亿港元。

  曾作为国内电视购物行业翘楚的七星购物再次引发全行业的思考。业内资深人士郑吉崇向记者预言,2008年电视购物行业依然将经营艰难,但是市场是巨大的,3年后国内电视购物的市值完全可以做到800亿元。

  问题是电视购物行业未来该往何处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业内资深人士表示。

  媒体成本上升 产品利润日趋微薄

  根据七星购物发布的年报,导致3.8亿港元亏损的主要因素是电视台广告费大幅提高。2007年,该公司电视台广告成本增加到3.8亿港元,不同频道较去年增长了10%~30%不等。

  而雷骐鸣则表示,电视台广告费用的上升并非是新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个别企业才面对的问题,“上海文广集团并没有给东方CJ优于外部的广告价格,但是我们的业绩较去年提高了80%。”事实上,各项成本上升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在提高。

  业内普遍认为,自2006年8月,广电总局和工商总局联合签发《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禁播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广告之后,同时伴随媒体有效的监督曝光以及消费资讯的越来越透明化,电视购物产品中的假冒伪劣者已基本被管制。

  因此,在媒体时段取得与使用成本大幅增长、免费送货对物流环节构成巨大负担的背景下,过去因价格差产生的毛利正一点点地被侵吞,亏损也成为自然的结果。

  另外,过去某些企业选择在地方卫视播出电视购物节目,物流环节却跟不上,“有些地方看得到节目却买不到产品;有些地方配送时间超过72小时,消费者很容易产生退货心理。”这些都对企业信誉提出了挑战,埋下了隐患。

  郑吉崇分析,就电视购物行业目前并存的两个:电视直销和家庭购物而言,虽同是亏损但意义却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家庭购物企业也有18个月的亏损期,然而其更多的是销售概念,代销产品、毛利低,亏损的过程可视为培育市场,树立品牌的过程;而电视直销更多的是投资概念,买断产品、毛利高,一旦亏损就必须寻找新的盈利渠道。

  家庭购物或成电视直销新出路

  其实,电视直销企业或多或少都已意识到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正如郑吉崇所说:“在中国电视购物行业尚不成熟的阶段,转型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早在2007年2月,七星购物就推出了“互动概念”的电子商务网站——“七星网络视频购物在线”,凭借视频呼叫中心、网站平台、品牌商家入驻卖场相结合的方式,到当年12月底,其销售总额达到了3000万元。

  橡果国际2007年的销售收入达2.62亿美元,净利润达1860万美元,比2006年的378万美元有大幅提高,其中线下分销业务的收入达7780万美元,占其总销售收入25%以上,已成为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雷骐鸣提出,虽然基于网络资源的低成本,由电视拉动网络是电视购物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网络购物更需要讲品牌,“卖什么才是关键。”无论是在电视上卖还是在网络上卖,今后电视购物肯定是朝着做服务、做品牌的方向发展。

  价差高、无市场可比性、售后服务跟不上的产品虽然运用夸张的宣传手法,当时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通过低成本的网络渠道赚得了利润,却不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增长力。

  相反,坚持家庭购物概念、以大众化商品、品牌产品为主的上海东方CJ、湖南“快乐购”以及浙江“好易购”都逐渐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消费者对传统电视直销的负面印象,实现了多次购买。

  郑吉崇预测,2009年家庭购物模式将在电视购物行业占据压倒性优势。据消息人士透露,七星购物也已启动家庭购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