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在”的互联网环境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406

前几天受邀去上海转了一圈,走进上海当地的几家互联网公司,感受到了和“火热”北京不同的“实在”。

有人说不走进一个公司看看,不仔细用用它的产品,就不要对其妄加评论。 虽然我在51.com有不少的马甲,让我对于51的了解已经从当初人云亦云的“无聊”走到了更深刻的体会,自认为对他们比较了解。但走进51的办公室,才真正的体会到这是一个“没有文化却很实在”的公司,一群真正的草根团队。从它的PM到CEO,都不像很多“有文化”的企业一样开口就是告诉我企业文化和使命,聊到的一直都是实在的问题:实在的设计、实在的用户需求、实在的团队管理和流程方案…

51确实是在帮助很多人解决“无聊的问题”,因为中国确实有那么多人“每天都在想办法吃饱和想办法解决无聊”。甚至说当初在厦门创建这个网站的目的,真的也只是为了让创建者个人更加方便的找到美眉。才慢慢的走到了今天。从其某位牛人给如家提的意见是“隔音不好”,和认为汉庭很好的一个细节是“浴室拉帘在外面,很方便让男人采取主动”,足可见其对于“需求”的理解。所以我说:也许只有这样的理解才能想出“视频验证”的主意…

51目前在盈利模式上最好的case似乎是去年百事可乐的营销事件,以及最近在做的一些艺人推广。这样的尝试也许以后我们会看到更多…

51现在有一亿多的用户,但这些大都是二线城市或者从二线城市走出去的人,他们大多来自湖南、贵州、安徽、四川等地。占据了中国互联网人口总数近40%的一线城市(北京、广东、上海)并没有多少51的用户, 这是一块很大的缺失。人都更加愿意和“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得不说基于二线城市的用户群再去做一线城市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这个市场上目前的竞争已经逐步升级,对于51来说前有百度后有腾讯,这两大“集团”似乎都不愿意再给它壮大的机会。
.
篱笆网最早是从BBS开始的,原来叫“无忧团购网”。据说现在很多上海的记者趴在篱笆网上,因为在哪里可以逐不出户第一时间发现大上海最新的社会新闻。
为了满足用户成长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需求,也为了让用户在网站上找到更多的价值,篱笆的产品扩展几乎完全是顺着用户的成长轨迹往下走。篱笆网第一个业务是帮助买房者的“家居、建材”;买完房子之后一般就是要结婚和买车了,所以篱笆随后陆续做了婚庆、汽车、育儿、学车…

篱笆网有全世界最贵的短信——一条150元,这是向教练收取的信息费。他们的学车服务绕开驾校直接联系上海最好的教练,学员可以在网站上看到教练的资料和预约情况,可以直接留联系方式预约教练(免费),篱笆会及时自动给教练发送预约短信,每条150元,不管教练最后是否跟学员谈成了生意。经常一个学员会同时给多个教练“预约”,所以教练收到短信后都会很迅速的联系预约学员,不然150就白交了。教练对在篱笆上收到的学员都会更加用心的教,因为这个学员是他自己的(不是驾校给分配的),而且是花钱买来的。

我问篱笆:“不考虑直接和驾校合作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如果和驾校合作,驾校一般都会把我们这里派过去的学员分给不好的教练。因为驾校里不好的教练时间最多。 这样我们的用户就得不到更好的服务了”。

篱笆网07年的流水(交易额)是6个亿,IPO对他们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遥远的梦,但他们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更好的完善系统和服务,如果走向上海之外的更多城市。在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也都有类似的网站,而且地域性都很强,进入难度很大。

严格来说篱笆网不算是互联网公司,他们的主要人员是业务和客服,网站只是冰山一角。从雅芳过来主管业务的副总邓绍华具备着超强的管理能力,他的团队在业务能力和执行上让人惊叹。每年番一番的销售额,一天内统计出上海所有的婚庆公司状态(包括地址、楼层、价格、客户层次等细节),即可见一斑。

我们很少在行业内看到关于篱笆网的报道和评论,因为只看网站其实看不到什么,而且他们几乎不接受什么采访,也没什么必要。做的实在就是这样,和他们的交往显得更加真实,少了许多经过“媒体浸泡”的痕迹。无须谈理想、谈概念,只有实实在在的制定什么规则、解决什么问题、创造什么利润…
.
季奇的每一个创业项目都很成功也很实在,他提供的每一个服务都很人性,细节之处无微不至。无论是携程以及当初的如家,还有现在的汉庭,包括“协成”。

对于绝大多数网民来说互联网只是工具,对于很多互联网公司来说互联网也只是工具。篱笆网并非最典型的一个,携程也只是其中之一。最初季奇、梁建章、沈南鹏拉范敏创建携程的时候其实是要做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像美国很多的旅游网站一样。后来互联网泡沫破灭,携程遇到生死问题。几经周折收购了吴海的“商之行”并拿到第二轮融资,吴海带来了当时国内最有经验的线下运营和谈判团队、呼叫中心及“发卡”等营销方案,携程开始“落地”,并迅速发展起来。

携程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数据”即可告诉他们“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很大”,季奇和沈楠鹏开始主导再次创业——如家。除了完美的豪华团队和资本运作能力,季奇等人很重视“服务”的质量,携程是少有的自己做配送的电子商务企业。如家解决的是“够用即可”,这样就很好的控制了成本,不仅让旅行者可以住进便宜且舒服的旅店,也让更多的情侣有了可去的地方。在创建如家的初期千万身家的季奇搬到了地下室,然后不停的住宿在各个经济型酒店里,亲自研究测量“锦江之星”的各个设计细节,甚至包括毛巾摆放的位置等… 如家的成功成了理所当然。

三年内带领携程和如家两家公司上市的“第一团队”,并没有像那些互联网公司一样不停的在媒体吆喝。(他们其实都很会面对媒体)

是的,严格意义来说携程也不算互联网公司,他们只是用互联网的手段和思维整合了传统行业。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季奇会说“要创新,一定得坚持外行引导内行”。一根绳子就可栓住大象,是因为大象一直记得他们小时候挣脱不开那根绳子,传统的从业者思维模式已经固化,外行更加适合带领他们创新。直至今日携程在网站的订单依然未超过20%,庞大的呼叫中心依然是其重要的力量。

这次的上海之行我一直住在汉庭酒店,换了几家轮着住。深刻的感受到了季奇在于“服务”之处的精到。 无论是格局不一但风格一致的房间布置,还是周到的杯子、毛巾、洗头水、开关上的文字、墙上的油画、挂衣服的小橱柜,以及工作台和浴室的拉帘,乃至可以“假公济私”的“会员卡”机制,都让人感觉是为商务人士经过仔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