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第三种人携手新浪举行的广告业和新媒体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在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隆重举行。麦肯集团北亚区总裁彭德湘就后广告时代的思考等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
彭德湘: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个人在这个行业的经验,我定的题目是《思考广告时代》,这不代表传统广告会被泯灭掉,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到底对我们产生 了多少影响。贺总提到了,100多年广告发展的历史,包括学界、产界,研究如何有效的改变消费者行为,因为所有的广告最终目的是要让它产生销售的效果,这就发展了很多的理论,它的前提,过去媒体把观众锁定着的,比如看电视,让观众锁定在电视机旁,而为什么传统广告量为什么这么大?因为消费者得到的内容都是免费取得的,对于报纸,你是付了钱,而是广告主把钱投资进去,使制造内容的人制造吸引人的内容,所以消费者必须忍受他不需要的信息。
我说的是广告讯息不代表他不好,我的意思是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信息,消费者看连续剧时,他并不是想知道广告内容,但是广告内容插进去了,所以广告被当成了侵入者,消费者必须要忍受,为什么?因为你不需要付费,这个习惯已经造成了。消费者过去所要得到的是比较被动的状态,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新媒体的出现。
因为新媒体的出现,促使媒体环境的改变,促使广告代理商也好,广告主也好,他所投资会获得比较高的回报率。我们现在创造了这样的媒体平台,如何得到投资回报率,这都与消费者行为改变有关系。在九十年代,第一次网络泡沫,那时候最大的问题是所有投资者都在遵循我怎么拿到最多的客户,它忽略了一个如何获利的引领模式,使得大量投资投进去后,没有得到回报,形成网络泡沫化。现在投资者知道了,创业者也知道了,如何从中间找到一个所谓获利的行为,广告变成很大的因素,因为所有要创建的投资者,他的投入来源有很大部分是广告。在过去只要设立一个网站,他认为只要有人点击、上网,他预期在十年世界会改变,他并没有研究我怎么获利,就是你收入从哪来,这没有很详细的思考。现在网络的广告支持很重要,由于环境的改变,刚才曹总谈到美国的变化非常大,我们现在看看在中国这一块市场有没有产生变化,我个人看法是它潜在变化的力量会比美国市场还要大。我举一些数据。
刚才也提到,3月13日时,BBA已经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网民的国家,去年预测,美国是21600万,中国是21000万。照这样的成长率,会远远超过美国,在网络造成的价值,美国还是大于中国,它的投资回报是比较高的,这当然跟经济发展有关系,跟收入有关系。
刚才我提到了,已经超过两亿的网民,渗透率超过16%.你再看下面的图,所谓宽频渗透率高达66,预测2010年上升9千万。这宽屏是什么意思呢?是你可以得到更深的资讯,而且速度更快,更便宜。在谈到所谓的手机运用,当然中国很早就是最大了,它超过四分之一,它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呢?手机除了短信外,现在手机可以变成电脑,网络如何在手机上呈现。
对于网络的成长,去年成长已经超过了70%,网络媒体成长代表着一方面资金进入,怎么能够使新媒体蓬勃的发展。去年,有17亿美金左右的投资。我刚刚提到了过去是被动的,你要被动接受信息,而现在是主动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过去我们谈到媒介,一定谈到到达率,所谓的收到多少信息,基本把消费者放在静态实验室里来研究,他接收到多少信息会进行什么行动。而现在你看,现在已经变成了参与式,网络媒体的出现,包括各种活动倾销。现在大家参加各种活动,可能会去旅游,都在移动,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为什么变成主动,你要让他参与进来是革命性的改变。
另外提到媒介爆炸性的膨胀,这在所有可能性的媒体你都可能接收到信息,刚才我们看到画面轮胎上可以做广告,另外一个媒介公司包上汽车壁库。现在就会出现一个状况,消费者会排斥,因为一个人的脑量有限,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东西。对于及时信息,一个人最多能接收到七位数。如果你回忆不了前面你见到的品牌,那么购买可能性会很少。因为消费者没有办法记忆,就会排斥某些讯息。所以你要想办法让消费者介入。
之前提到网络覆盖率,你们看有80%手机用户,他们平均收入美金两千以上,手机本生是传载信息、互相沟通的平台,但是购买能力是主要原因,目前还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什么原因手机营销成为重要的因素呢?你看看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刚刚提到信用问题。刚才郑总提到网吧上网达到32%,上网时间8点到9点,上网人非常多。你看这些形态分析,不能说新媒体是小众。刚刚提到,这个媒介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为什么广告主没有这么多投资进来呢?消费者行为已经改变,重点是我们如何找到对的营销模式。
另外搜寻方面,你就可以看到消费者上网行为,比如你上博士,你就会上网搜索,这很多是主动性的。这里可以看出行为的最大改变。另外一个可怕现象在中国,中国是所有视频需求全世界最高,高大62%,较所有国家,包括美国只有43%,到2007年,已经有1亿的现象出现,这惊人,也就是让消费者介入是最主要的障碍。另外刚刚提到的博客,全世界有34000万博客用户,对于阅读百分比,在全世界排名,亚洲非常高,从这可以看出是主流媒体。最高的是韩国,中国占第二位。再看经营博客人数,中国是第一的,所以你还能称它为小众媒体吗?从这个角度来看。
社交类网络,即时聊天的网民占所有网民80%.谈到手机,中国用户占全世界四分之一,其实80%使用会下载所有的东西,米过也就50%.对手机使用的复杂度或者是说熟练度来说敝其他地方还大很多。
2007年在手机上网是1亿6千万,在2008年手机上网超过了在PC上网,这是重要的讯息,在中国,二三线城市手机上网更多。这个改变非常大。陈董事所谓漏斗式操作已经不太适合,要开始改变。过去我们都非常了解,我们一做行销广告,首先要提的是消费者要有知名度,另外是考虑群,要能产生偏好度,然后采取行动购买,购买完要产生忠诚度,这是过去有效的传播理论。
目前环境里,它呈现多元变化,叫漏斗有点牵强,忽略是数字的复杂化,还有购买流程的考虑性。刚才我体多了这个顾问,他叫牛森,他说网络不是销售媒介,是个购买媒介,是个使用者控制来主导。其实广告主很清楚明白,他钱投入到新媒体,有回报就会大量投进去。
我们要想办法如何让广告主觉得你做的东西是可以得到回报,不会是广告经验觉得不错就把钱投进去。在美国已经挑战所谓点击率问题,点击者可能没有什么购买力,是可以怀疑你的。很多人在博客,进去的时候别人很明显觉得你不是这一群人,你的品牌马上会被摧毁,产生不了信任,所以你互动时要尊重对方。
所谓同类人的认可,网络聚集了一群喜好共同兴趣的人,这些人会相信自己圈子人的推荐,媒体因为无法锁住受众,如果还是老一套在卖我能够达到多少,这没有用的,现在提到消费者要主动吸引。
有几个建议对广告公司,对于一般广告公司是创意广告,必须要更网络化,当然每个人桌上都有电脑,都上网,但是广告公司要深刻理解数字消费群,那一群人不一样,他来帮助品牌的创建,广告公司应该重新再造,他有这个能力,能够让消费受众参与活动,因为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很明确的定义,因为这些人被沟通目标人群所驱使。刚才说博客,每个人都是电视台,都是报告者,你的内容要产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