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广告萎缩:金融危机下的躁动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95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华尔街虚拟经济崩溃的阴霾就蔓延到了全球,使实体经济陷入低迷的境地。特别明显的是,往日在中国大陆攻城掠地、到处兴风作浪的风险投资备受痛击。

  网络媒体是国内传媒最早与风险投资接洽的新兴力量,更准确地说,正是风险投资漂海而来,催生了商业化网络媒体。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莫不如此。即使是官方的网络媒体,譬如北京的千龙网和上海的东方网,其最初的股份结构中风险投资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时候老总们私下毫不讳言,上市圈钱就是他们创办网站的目的之一;而那些传统媒体自办的网站,也在与外来资金的合谋中倏然转身。

  网络传播的新技术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使之后来居上,转眼就摧毁了报纸、广播、电视多少年来三足鼎立的传统格局。近几年来,网络媒体先声夺人,其受众激增的势头早已经盖过了报纸与广播,堪与电视比肩而立。这一切,风险投资的确功不可没。

  但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风险投资抽身而退,实体产业投向网络的广告随之减少,人员工资不升反降。所以,纵然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已经如日中天,社会监督的力度大过报纸、广播,其胆识与力度让电视媒体自愧不如,也难以回避一场生死洗礼。

  投资回落,广告萎缩

  原名博客中国的博客网似乎正成为遭受这一波金融危机影响的代表。在互联网的第二个春天,方兴东在风险投资的怂恿下组建了博客中国网,自2002年8月发起,成立不到一年就成了全球中文第一博客网站。

  风险投资对网络新技术的迷恋一向情有独钟,因为新技术暗藏了新的商机;而网站的主导者也不时以新鲜的技术和无法得到确证的赢利模式吸引着风险投资的追捧。博客网赢利与否一直牵动着风险投资商的心,其技术的升级换代并未获得预期的丰厚利润。从2005年底开始,博客网裁员就成了司空见惯的景象。数次裁员之后,博客网四五百人就只剩寥寥数十人。没有网络广告的强劲支撑,博客网一落千丈,失去了在博客圈中的领先地位。尤其是随着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博客频道遍地开花,博客网最初的优势顿失。博客网历年来的滑坡似乎无可挽回,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加速了博客网自身的崩溃。

  博客网运营的艰难当然并非始于此次金融危机,然而金融危机恰恰加速了它的溃败。如果金融危机持续到明年或后年,而博客网没有新的赢利模式突出重围、成功转型,仅凭网民的文章点击想获得网络运营商的一点分成,倒闭将是迟早的事,而且也在情理之中。

  由网络媒体反观互联网企业,或许还可以得出更为有益的经验。单纯的网络媒体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网络广告,或者政府方面的资金资助;而互联网企业则可以由自己的电子商务维持生存,甚至还可以在群雄逐鹿的收购战中大获其利。譬如阿里巴巴2008年11月11日公布第三季度财务报告的当日就宣布,董事会批准即日起直至2009年底,回购其散存于其他股东手中20亿港元的股份。此前,还有9月初网易的1亿美元美国存托股份回购计划,10月底,搜狐董事会批准的1.5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以及11月初,百度宣布的2009年底前回购2亿美元美国存托股份的计划。

  在金融危机的海啸袭击下,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下跌惨重,但其中的翘楚,譬如占据领先地位的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其主营业务依然稳健增长,因为网民依然暴增,日常购物依然进行,特别是中国大陆金融业本身的封闭性,使之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最佳避风港,这就使互联网企业对自身的回购充满了信心。

  网络公关,竭泽而渔

  2008年,网络公关因为三鹿奶粉事件而爆出了网络媒体与企业集团之间利益互送的龌龊内幕,再度重挫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一笔300万元的公关费即可收买一家媒体,尽管事前事后少不了唾沫横飞的辩解,但仍然难以化解人们对网络媒体的猜疑。暂且不管搜索引擎算不算是纯粹的网络媒体,只要传递了公共信息就难免使网络媒体招致众矢之的的指责。很显然,定性的准确与否也未必就能为网络公司自身预留后路。

  实际上,这都是网络媒体经营中的日常之举。网络媒体迥异于传统媒体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关键词的搜索和链接。此举在经营意识较为超前的网络媒体中,成了招商引资的一大举措,譬如中青在线。企业的赞助可以获得链接的许可,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只要不涉及虚假的宣传,它就是企业的广告宣传。企业也乐得为此花费不菲的推广费用。不过,对于以搜索为主业的网络媒体而言,因为企业的负面新闻而收受企业的巨额公关费用,因此屏蔽相关的消息,就剥夺了人们获取完整信息的知情权。

  毫无疑问,网络媒体的经营手段较之于传统媒体更为复杂多变,赢利的办法也更多,,营销手段也更具有隐蔽性,如果不是三鹿奶粉事件,谁还会注意到网络媒体的生财之道呢?凭心而论,网络既然已经成了公众自由言说最便捷、最广泛的平台,其自由度几乎完全取代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地位,而且没有了或者说淡化了官方的宣传性禁锢,那它理所当然会被网络的所有者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与广告商的需求一拍即合,网络公关因此而受到诟病。

  一味地追求利润会使媒体误入歧途。某些网络媒体以公关保护政策换取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删除企业集团的负面新闻。如此无耻的交易在以前的传统媒体中也偶有爆发,更多的黑幕只是没有披露的机会而永远被埋葬在无人知晓的时光深处而已。媒体的经营环境由于竞争的激烈而迫使某些网络媒体出此下策,而网络运作的隐蔽性使之成为可能。,而网络媒体恰恰就是因为新技术的推陈出新而发现各种商机。这也正是新媒体时时领先于传统媒体的“优越之处”。对于企业而言,危机公关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举措;而对于媒体来说,此类危机公关则恰恰就是罔顾了媒体自身的社会公器职能。媒体负有社会责任与使命,维护社会价值,善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应是媒体公信力一贯的努力方向。如果在公信力的面前自戕,那无疑是为自己敲响了丧钟。

 ,锋芒毕现

。从华南虎事件到山西黑砖窑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官方难以堵截的恐怕唯有网络,尤其是商业化的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汇聚了社会的各种声音,聚焦了人们关注的民生热点。2008年,。中国网民总数已达两亿多人,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网络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介都无法比拟的。网民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素质参差不一,而且立场各异针锋相对。议论民生,抨击时政,监督政府……各级政府乃至决策层也不敢小觑来自互联网的意见。

  2008年5月,上海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开通当日,市长韩正作为首位嘉宾,在网上解答了不少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民生的各个方面。韩正当时还风趣地告诉网民:“我经常上网,主要看新闻看评论,一些搜索类网站也经常上。相信网民不太希望自己的市长经常潜水,更不希望自己的市长老是灌水。潜水不能老是潜在下面,还要出来透口气。我希望拍出有水平的砖。”

,指出“网络是传达民情的重要渠道”。在此前后,各级政府官员虽然亦时常在网上闲逛凑热闹,但很显然,无视民间声音、漠视民生疾苦同样是某些官员的一贯表现。11月6日,,邀请网民当面“拍砖”,又从网上报名的网民中挑选了15人,到现场参加与各部门“一把手”的面对面交流;11月13日,,感谢网友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为网络等媒体是联系群众、集中民智的有效渠道。

。其群体性的纠集也可造就相当程度的动员性力量,。,有意置若罔闻则可能会导致群体性社会事件,网络媒体的监察功能在此可见一斑。

  视频蜕变,网媒并购

  网络电视门户悠视网(UUSee.com)、优酷网(youku.com)、pplive.com、pps.tv等视频媒体已经初具规模,尽管依然存在混乱局面,但毕竟壮大了网络媒体中的视频阵营。与文字或音频相比,视频的冲击力更为震撼,信息量更大,吸引力更强。

  网络视频突破了电视台节目播出时间和空间的硬性限制,凸显了互联网这种介质的天然传播优势,方便快捷,也没有时空限制,不仅可随时点击、重复收看,而且直观的影像更能吸引社会各阶层受众的眼球。网络视频媒体眼下正被称之为新媒体的代表,类似情色或猎奇的内容大行其道,暗合了人们的市井需求,草根色彩浓厚,也被官方电视台视为边缘文化。

  网络电视虽然与传统电视台并驾齐驱尚有一定距离,但其广告价值已经呈现,日均覆盖千万用户的视频新媒体历经三年多的快速成长,已经不可小视,尽管仍然瑕瑜互见。显然,从制作成本、流量价值、赢利模式等等角度考虑,都意味着视频新媒体的崛起或成功转型还有待时日。

  据统CNNI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经世界第一,2008年底已达到2.98亿人,而视频用户的规模也高达1.6亿,相当于每1.3个网民中就有1个视频网民。网民潜在的多元化需求就是商机所在。不过,金融危机阴影之下的视频媒体究竟能够苦熬多久,也是其不可回避的问题。

  尽管传统媒体中跨地域、跨行业之间的并购至今仍然没有先例(只有跨地域的合作,因为存在宣传格局上的禁忌),但在商业化的网络媒体中,并购已悄然风行多年。此次金融危机再次为强势的商业化网络媒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市场规则无情,其定律仍然是谁能挺过危机,谁就笑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