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广传媒上市悬念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86

  日前,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总裁黎瑞刚,在SMG旗下“星尚传媒”于北京揭幕之际,宣布正酝酿将集团转型为一家控股公司,同时子公司将各自独立,引入私人股本投资者,着手剥离数项业务,计划在未来两年分别上市。

  这当然不是SMG的心血来潮,SMG一直以来强调两个重大转变:一、实现为播出而制作节目,转变为市场制作节目。把SMG现有13个电视频道、11个广播频率针对上海的播出,覆盖到全国,乃至海外华语市场; 二、实现由地方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为一个面向全国、乃面向海外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和内容发行商。

  SMG扩张的步伐不小,比如它已经形成面向全国的品牌“第一财经”,这是中国目前唯一同时拥有电视、网络、电台、报纸、杂志多种媒介的财经新闻平台。再如它的部分节目也已经卖到海外并热销—— SMG已向马来西亚华人娱乐频道WATV,提供包括“好男儿”在内的娱乐节目。

  然而,SMG这个中国第二大广播电视公司,未来的发展却受制于中国现行的媒体管理制度。

  目前中国国有媒体资产,尤其是各省、市、自治区基宣传部所属的出版、发行、报业、广电四个集团。所采取的经营机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其相关核心业务和资产,远未形成自由交易的市场制度。

  最典型的例子是央视的新闻联播,每到晚上七点,全国省市自治区的一台,都无偿播放。对比这个花大成本制作,却无偿播放的节目,其它的新闻采编业务该怎么定价呢?即使以后这项新闻内容发生了费用交易,比如按照全国纸媒那样,,也不能称之为真实的市场交易。

  总之,诸如书刊号、广播电视播放频道、内容管制及其许可,和中国特有的卫星落地等一系列问题不解决,这些意识形态管理手法下的媒体资产,就得不到合理的财务评估。勉强上市,市场也无法判断其价值。比如书号卖多少钱,的确有市场潜在的成交价格,但这能算上市出版公司的权益吗?

  SMG并不脱离这样的实际情况,它要上市相关资产,弯子肯定不会少,也许会面临想上的业务无法上,不想上的却相对容易。

  比如广告业务上市不难。但上市一个冠名SMG的广告公司,既难消除和公司主业的关联交易,也离SMG要成为全国性媒体,向世界提供华语节目的梦想相差太多。

  现在还没有政策和法规,允许它大部分核心业务上市。即使特批,招募说明书也不好写,因为这些内容服务有很多和书号一样的管制,估值难度很大。即使从单纯的公司结构上讲,若SMG要内容为王,就要厘清和 “上海东方明珠(600832,股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明珠)关系。否则难以判断其作为内容制作商的性质和财务权益。

  东方明珠几乎垄断了上海地区的广播电视信号无线发射业务。从东方明珠年报公布的数字看,其上海地区的传播业务,简直就是为SMG一家的节目内容服务。

  2008年报显示东方明珠通讯及传输业务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一个亿,SME作为东方明珠的第二大股东,在这项业务上的关联交易额近9000万元人民币,占东方明珠该项业务收入的93%。

  年报还显示,尽管今年该项业务的运行成本提高了24.4%,但利润率还是高达70.3%。对比出版业的书号不能作为出版上市公司的权益,这个关联交易下的内容价值,应该值几何呢?节目播放的渠道费用,有多少是市场交易可以认可的成本呢?

  加上东方明珠的实际控制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SMEG),也是SMG的实际控制人(准确地说是SMG的上级单位)。无论从什么角度,SMEG才实际掌控了上海文化、传媒产业所有的核心资源。

  换言之,SMG就是在上海广播电视传媒业中的分工,也是SMEG在布置。给SMG的业务,也能给东方明珠。尤其就媒体资产上市来说,只要政策允许,对SMEG来说,完全可以通过早在1994年就公开上市东方明珠,来实现包括SMG的资产上市,但迟至今日都没有任何动作。

  即使日后中国特批内容类媒体资产上市,也未必会是借助东方明珠。虽然东方明珠算是广电系统最早的上市公司,但市场一般分类已不把它看为媒体类型公司,而当做文化旅游综合类公司——东方明珠的广电业务虽然有高达70.3%利润回报,但这项收入只占其公司整个收入的5.5%。

  有中国媒体急先锋称号的湖南广电集团,同样也有全国叫好的节目可以上市,其旗下湖南电广传媒(00091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广传媒)也于1999年上市。

  SMG怎样才能走向资本市场?未来还有很多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