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东北之路在何方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48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互联网市场伴随着新经济体制下全球互联网络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犹如核弹爆炸般辐射到了国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初的黄页型网媒以及大型门户网站的崛起,到政府上网,直至于C2C模式在中国大小城镇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市场模式,为中国在新经济体制下的不断改革创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千禧年的全球金融大洗牌,让众多新兴网站战死沙场,但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对于信息、渠道、商机等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存活下来的网络运营商们,在摒弃由过去完全抄袭境外成功案例之后,创造出了真正符合中国市场的新网络模式。特别是这次金融危机,网络媒介的优势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作为消费者,在国家体制改革、金融贸易全球化的影响下,也逐步开始从旧有的消费模式到渐渐接受新媒介对于自身工作、生活、娱乐、信息获取等方面的改变。

       从最早期的江浙一带企业依靠网络打开国门,创造销售奇迹到全国其他地区,在政府、企业、大众消费者对于新兴媒体利用率的大幅攀升,不难看出,我国网络媒介市场的发展未来。从艾瑞提供的《2008-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行业发展报告》来看,截止2008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达2.98亿人,搜索引擎用户数量占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比例已经达81.9%,未来几年,搜索引擎的用户覆盖率将保持微幅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用户搜索的内容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体现在对有商业价值信息的关注度开始突显,因此也催发了对消费指导型服务如比价查询、商品比较等搜索服务的需求。

      但这些喜人的成绩均体现在我国相对发达地区及加工制造业密集的广东、华北、长三角地区及江浙一带,而作为最早支援国家建设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境况却不容乐观。

      虽说近几年东北地区在网民数量上及电子商务利用率、政府上网等方面发展迅速,游戏软件外包产业看似如火如荼,但之前我们同Google中国负责外围市场开拓的总监就开拓东北市场等相关内容进行合作洽谈也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就连baidu这样近乎垄断中国搜索引擎市场6成以上份额的运营商,在黑龙江省也只不过是设置了一个最初级的代理而已,业务基本为做竞价排名送网站之类。而本土的第三方网络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也基本是网站建设,但仅仅一个网站建设业务,相互之间的价格大战此起彼伏,品质形形色色,细品一下,基本以模板为主。而许多商家作网站的目的也很简单,看到别人有了,自己也该有一个,但具体作什么?谁用?也搞不清楚,或者很迷茫,基本没有将网络作为宣传工具来进行操作,传统的纸质媒介、电视、户外等不但仍然是宣传的首选,而且是必选。

        其实说了这么多,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消费者观念及获取信息的习惯制约了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至今也没有针对于东北的网民数量、活动比例监测报告。拿黑龙江省为例,几年前出现的几家以策略为导向的广告公司,基本均以关门大吉而告终,依托各方关系垄断相关媒体资源的所谓广告公司却在大赚特赚;除哈工大的科研项目外,哈尔滨地区的所谓动漫产业、外包产业,在套取政府扶持资金、政策之后,基本是在依靠软件培训来维持生计。“东北网”作为以信息、资讯、民生等相关业务为主的大型网络门户,也只是依靠政府资金维持而已,其他中小门户及电子商务类网站就更不用说了。

        在没有策略导向的市场上进行产品的推广、宣传、销售,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在消费者习惯了传统媒介并缓慢接受互联网新媒介的同时,媒介垄断对于有正确市场方向的策略机构的打压,造成了新媒体广告市场发展的停滞,大批人才流失,不但严重影响了本土新媒体市场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本土中小企业闭门造车、观念滞后,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减弱,而在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教育体制的情况下,众多好的思维、方法、渠道,大多被扼杀在摇篮里。

        面对如此的发展局面,如再不打破现有的僵局,任其发展下去,这将不仅仅是整个东北地区新媒介市场的悲哀,更是本土众多中小企业、众多新兴人才的悲哀!

                                                                                  文/

作者简介: 王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