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国近两年来成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服务,一定非Twitter莫属。这个成立于2006年的微博客网站,初创伊始普遍被人们当成一个Geek的玩具,但到了2008年就像被填充进火箭燃料一样,发展速度曾高达每年1382%,现在已成为用户超过千万的大众工具。人们纷纷惊诧于Twitter所具有的颠覆性力量,连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社交网络Facebook也开始感受到它的威胁,在最近的一次改版中借鉴了很多Twitter的成功要素。
从产品角度服务,Twitter似乎再简单不过,那么为什么它会达到如此流行呢?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简单”已经渗透到Twitter的企业文化精髓中。从用户界面上,Twitter让用户几乎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理解和上手;从产品模式上,Twitter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从使用方式上,Twitter也极尽所能为用户创造简单,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手机、IM等多种方式发布消息,真正体现沟通分享Anytime, Anywhere的理念。
其次,“开放”是Twitter成功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他们专注于产品的核心价值,并且提供开放API,让第三方开发者在其上发挥想象力,于是一大批基于Twitter API的应用涌现出来,在表现层上极大丰富用户体验。事实上,如果Twitter仅仅是一个网页形式的微博客的话,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最近,互联网业界也出现不少对Twitter质疑的声音。哈佛商学院报告说,10%的Twitter用户发送Twitter消息数占到90%以上。接着一组数据说,逾三分之一的Twitter用户没有发布过一条消息,约25%的Twitter用户不跟随其他用户,2/3的用户跟随不超过10名其他用户。最终,5月份美国本地Twitter用户增长几乎停滞,停留在1,700万左右。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简单”成就了Twitter,但也成为Twitter扩张的最大桎梏。人们已经接受Twitter在架构和使用体验上的简单,而这种简单会极大的制约其未来的扩展性。Twitter所能做的是把微博客的功能做到极致,很难想象如何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产品模式。而未来的互联网越来越呈现巨头垄断的趋势,商业竞争是多兵种全方位的立体战争,各个细分领域之间相互关联而又相互渗透。即使Twitter把微博客做到极致,产品模式的单一也可能导致其在发展上的后继乏力,最终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在Twitter之中,用户之间是追随与被追随的关系,相对于好友关系来说,这是一种以信息获取为目的建立起来的弱关系,而基于弱关系上而建立起来的商业模式往往会有脆弱的一面。Facebook虽然在实时动态方面起步较晚,但其用户规模和关系体系是它的天然优势。最近Facebook也仿效Twitter开放实时动态的API,这种产品角度的仿效和侵蚀会逐渐削弱Twitter先期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
Twitter所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和选择性上,而这种需求相对属于中高端需求,而且受到社会文化条件制约,在地域上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以中国为例,IM文化相对西方更为流行,用户使用互联网的程度相对滞后,Twitter存在和发展的土壤目前并不肥沃。Twitter的高速发展在到达一定的市场饱和度后会有后继乏力的危险。
不过,这些问题不能掩盖Twitter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在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角度所做出的创新。从营销角度来看,Twitter有机会让微博客成为企业必备的传播工具,例如戴尔通过在Twitter.com/DellOutlet网站上公布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响应各种问题,实现营收超过百万美元。Twitter基于海量信息积累所推出的实时搜索功能,也有可能成为企业公关领域新的利器。
Twitter,到底是下一个互联网奇迹,还是Web 2.0时代又一个被夸大的泡沫?我认为,目前还远远没有到下定论的时候。Twitter的光环之下虽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但谁也不能低估Twitter团队的前瞻和创新能力。在微博客领域的博弈,也许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