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深耕与开放兼容:手机浏览器的成功之道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36

          写这个题目很偶然,昨天在cww看到一位博客好友的文章,说的就是手机浏览器的问题,一起讨论了几句,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对有些问题我们有一些分歧,加上自己一直对手机领域很感兴趣,更何况是涉及到目前非常热的3G和手机互联网领域,于是下来后仔细就手机浏览器看了一些资料并思考了一晚上,趁着早上比较闲,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引起更多的思考和争论。

 
从互联网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成功的网站有两类,一类是资源好资金足,走大而全的路子,也就是所谓的门户,一种是脑子快动手早,走专精的路子,这类网站非常多。从网络应用而言,也是如此。
 
回到主题,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原本就有很多励精图治的竞争者,比如国外的opera、skyfire。国内则有已经发展了5年的UCWEB,移动互联网门户3G门户网新近推出的3G Go,腾讯的QQ移动浏览器Beta 1版目前也开始了公测。
 
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厂家扎堆手机浏览器市场,这倒也不用多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和现今的互联网一样,浏览器始终是上网的第一扇门,要抢占商机,当然要尽量靠前,除了操作系统之外,恐怕就是浏览器了。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者很难插手,技术上难度也很大,于是大家都把目光放到浏览器软件上。
 
我们要说的不是为什么手机浏览器最近会这样热,而是要探讨什么才是手机浏览器的成功之道。
 
在说自己观点之前,想先就几个已经存在的观点说说自己的意见。
 
有朋友认为,现在已经占得先机的浏览器,可以很顺利的取得市场领导地位。个人觉得这个看法欠妥,浏览器并不是黏性很强的应用产品,我们从互联网浏览器的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网景当年那样红火,不是一样被IE打败,而这两年Firefox的兴起,又给了IE不小的威胁;国内,遨游为代表的多窗口浏览器一度占据半壁江山(虽然他们都是以IE微内核的),这些都说明,浏览器本身的黏性很差,不会因为习惯原因让人不换软件。
 
也有朋友说,手机浏览器能成就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奇迹,比如借助手机浏览器成为手机中的腾讯。个人觉得也不靠谱,腾讯的成功除了pony的团队的努力之外,与天时地利都有相当关系,而今的手机浏览器市场,大战尚未揭幕便已群雄虎视,几乎没有一点可比性。
 
还有朋友认为,国内在某种传统互联网应用上已经大成的巨头企业,可以借助这种应用在手机浏览器市场取得领先,比如腾讯,比如百度,它们用户可以很容易转换成巨头们自行开发手机浏览器的用户,这样可以很快取得领导地位。我个人的看法,初期也许有效果,这个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个人觉得,手机浏览器市场的成功者,可能出自以下三类:
 
第一类,操作系统所研发并绑定的浏览器,比如WM的移动IE等,用户实际使用率比较大。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这些浏览器都是国际厂商开发的,没有对中国用户的需求进行专门的资源整合和优化。这将是这类浏览器最大的命门,因为大家已经看到,服务于中国市场的浏览器已经不仅仅是在拼速度,更重要的是拼服务。而这一点,从传统互联网的格局看来,国际巨头没有在任何一个服务领域胜过中国互联网企业的。
 
第二类,手机制造商或者运营商的手机浏览器,尤其苹果和诺基亚,这种厂商的能力很大,既是终端的掌控者和也是操作系统的局部掌控者。但这类浏览器遇到的和上者是同样的问题,我们之前就已经谈到,业界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也是:移动浏览器是一个区域化服务,需要的是针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服务和资源的支持,而这方面,中国企业是由绝对优势的。
 
第三类,跨平台的浏览器,比如UCWEB、3G GO这样的。这类浏览器已经开始站在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评论也纷纷指出“单一浏览器和平台浏览器是一个分水岭,后者将是中国市场的主流”。但这类浏览器要成功,就要真正专注和精耕,专注于技术,精耕于平台。特别在技术上,在访问速度、兼容性和稳定性狠下功夫,手机浏览器和互联网浏览器最大的区别,就在手机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不像PC,而且手机的操作系统和版本也千奇百怪,因此兼容性远比网页浏览器要求高得多,这个兼容基础上,访问网页的速度和稳定程度又是用户最看重的,因此这是三点是必须要做到的。
 
平台级浏览器,才是我们真正说的手机浏览器竞争的主角,我们不妨多分析一下。这类浏览器的力量来自于什么,来自于自身能满足用户丰富多样的信息、娱乐、应用需求,能满足于用户对浏览器苛刻的技术体验,能满足用户对“移动生活平台”的想象。因此,平台级浏览器要成功,就必须要过硬的基本功和高超资源聚合能力。
 
基本上上文说过。而高超的资源聚合能力,我觉得除了设立一个开放公平的平台外别无他想。这在UC的通过开放合作聚合第三方资源的商业模式中,体现的很明显了---既然自己无所依靠,就要靠让自己成为别人的依靠,这样才能很好的生存。
 
这场资源战或说平台战注定是艰苦的,比如可以想象,腾讯的浏览器肯定会逐步集合腾讯目前的诸多功能,集合的好处是可以很容易让腾讯的客户熟悉应用,这是腾讯作为综合性门户+IM巨头的优势所在;然而事物总是两面性的,因为腾讯是全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一旦腾讯的手机浏览器集合应用,那么基本业务势必都是腾讯自己的,比如购物,肯定会集合拍拍,很难想象腾讯的手机浏览器会集合淘宝,根据长尾理论,这是这种平台的开放性是有极限的。当然,腾讯也可以在手机浏览器上,一方面结合自己的资源,一方面彻底不排斥第三方的资源,这要看腾讯是如何定位自己的浏览器的—究竟是为腾讯吸引用户的工具,还是为用户提供开放服务的平台。
 
而3G GO走的是门户模式,这种模式更在意吸纳用户在门户内体享受资源,平台能否做到真的开放,也面临和传统互联网门户同样的问题。
 
UCWEB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它所强调的向“信息服务、娱乐服务、生活商务服务等的UC2.0阶段迈进,其应用包括手机游戏、手机购物、手机SNS、手机交友、手机支付、手机生活服务交易等等。且目前已经引入手机淘宝、机票预订及其他交易类服务”。这是一种合纵的思路,但实现的难度却是很高的:一个在于,UC的浏览器是否能继续保持在平台级浏览器中的份额领先;另一个在于,UC的开放资源平台上,UC能不能拿出一个自己满意大家也都满意的价值增值和传递的模式,这些,都有待时间的考验。
 
现在的平台级移动浏览器拼的是时间,因为格局注定了,不仅要走得早还要走得快,不仅在基本功上需要更加专精,而且和各种应用服务商的合作需要快速达成,然后深耕,以期尽快架构一个受市场欢迎的服务平台。
 
就手机浏览器这块市场而言,目前要说谁就是或者谁就会成为霸主,还为时尚早,不过谁能沿着专精和开放的路走得更好更快,谁的希望就越大。
 
欢迎访问我的个人博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