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救赎:彻底改造内容生产和分销模式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456

  一样事物的未来,某种程度上,它的历史是决定性的变量之一。听上去有点玄,但似乎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

  全国性报纸已经开始衰退,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地区性报纸,也无法重现当年的荣光。

  21世纪报纸的命运,其实,在1844年莫尔斯发出第一份电报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因为自从产生了电报之后,报纸和报纸的竞争就开始在快速上做文章。电报能够帮助报社比较及时地刊发新闻,如果A报社忽略了某地的新闻,那么B报社就会补上。如果A报社经常忽略及时性,那么,它迟早会被B报社所击败。

  快速性是平媒中日报最大的优势,因为杂志基于出刊频率的原因,在及时性上是没有多少文章可以做的。不过,杂志通常的容量远远超过报纸,它们书本式的结构也使得长篇阅读成为一种可能。于是,杂志向“深度”进军,深度自然导致了受众区隔(对长篇大论有兴趣的自然有兴趣,没兴趣的也自然没兴趣),最终,杂志成为上个世纪之前所有媒体中受众细分做得最好的媒体形式,从而也获得了那些讲究细分受众的广告商的青睐。

  日报依靠快速性的代价就是丧失了深度。我不是说报纸没有深度报道,而是说报纸并不是靠什么深度文章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全国性报纸。在网络社会没有到来之时,报纸及时性上唯一的威胁就是电视和广播。而后者由于牌照的稀缺以及并非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的特点,使得作为阅读性媒体的报纸还活得不错。

  互联网的降临,改变了一切。而移动网络的出现,则给日报以致命的一击。当受众在互联网以用户产生内容的方式成群结队的出现后,一顶所谓的“公民记者”(有人坚持认为博客就是公民记者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帽子,使得日报在内容的采编上更显尴尬。

  我前面提到,日报只是“比较”及时地在发布新闻,它毕竟也有出刊的频率,即使后来有些报纸开始搞晨报午报晚报,依然无法和互联网的那种几乎同步的及时性来抗争。

  人们对日报的依赖度降低,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关心新闻。好奇是人类的天性,没有一个社群不喜欢探听一点有趣的外部信息。人们抛弃日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报纸中所获得的一个重要的利基,现在由另外一种媒体来提供了。

  在快速上面,日报永远无法和互联网竞争。一场排球赛事,网站可以事先做好两个版本:一个是输的,一个是赢的,然后在最后一秒钟把与事实相符的版本发布出来。就这一手本事,日报永远无法去模仿。在这个权威日渐不那么权威,专家被戏称为砖家的年代,报纸摆出一副我是权威的嘴脸,只会让充满娱乐精神的大众离它越来越远。

  日报的命运,并不在于它上网与否。因为它大比例的内容其实网络上早就存在了:报纸们纷纷上网,只会造成网络上很多信息都是雷同的。新闻的商业价值并不在于新闻本身,而在于新闻的承载平台。而人们一旦开始抛弃这种平台后,新闻的商业价值立刻开始转移。报纸拼命地建设网站,拼命地将自己的内容扫描到网上,在我看来,根本于事无补。与其说日渐过时是报纸,不如说,日渐过时的,是它的内容生产和分销模式。虽然,这种方式,一百年前,曾经为它确立了大众媒体的地位立下过汗马功劳。

  最彻底的方法是改造内容生产和分销模式。但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更难的是,改造成什么样子呢?走娱乐大众式的information(信息)路线,还是走深度思考性的insight(洞见)路线?

  在不断的争论中,时间的确已经不多了。默多克屡次抨击google,已经反映出了这一点:报业危如累卵。报业,乃至整个平媒业,急切地需要一种事物来让它们能够喘息一下,为整体的变阵获得一定的时间。

  事实上,在报纸拥抱互联网的时候,已经注定了如是下去最终成为互联网的附庸。如果你熟悉并相信麦克卢汉所谓的“媒介即信息”的话,那么,报纸上网本身就等于报纸这个载体正在死亡。作为一个产业层面上的视角,追随别人的规则的结果,必然是成为别人的附庸。

  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那就是人们究竟是喜欢免费呢?还是喜欢因为不需要支付所带来的某种便利?电脑这个东西本身是没有支付功能的,为了完成一次付款,使用者需要装上额外的软件,并敲击银行的账号和密码。这显然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我个人一直好奇的是,当看十篇文章需要你支付0.01元的时候,你究竟是不想支付如此之小的金额呢?还是不想为这次支付去做更多的额外的麻烦事?

  有人说IPOD拯救了整个音乐产业,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了。但IPOD延缓了整个音乐产业的下滑势头,大致是可以认同的。借助信用卡系统,使用IPOD的人可以很方便地得到正版的音乐但却在没有什么特别麻烦感觉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极其小额的支付。

  电子阅读,确切地说,电子阅读器,大概可以成为报业目前可以尝试的。类似Kindle这种的电子阅读器可以继续保持报纸的那种载体形式,也可以承载PDF式阅读(这一点的关键在于加密PDF变得不太容易复制)。当一份新的报纸出来时,联网的电子阅读器将在用户没有感知的情况下迅速同步并完整下载,比如在半夜。等到用户想要打开的时候,这份事实上容量不小的电子报纸得以快速地被打开——请注意,这个流程和你在互联网上翻看一份PDF格式的《中国证券报》是完全两样的。

  电子阅读器如果和信用卡系统捆绑,又或者更简单点,和你的移动通讯号码捆绑,你看报纸的费用从感知层面上为0,只不过就是每个月的电话费账单上多花了10块钱而已。这并非免费,但这是一种便利。进城务工人员在移动电话上的笑话定制花费告诉我们,其实,人们并不见得会拒绝0.01元的支付,哪怕可以在其它地方以0的价格获得。

  假定我每读一份报纸,需要支付0.01元,一年也不过就是3.65元。或者再涨点价,0.1元一份,一年也就是36.5元。考虑到一个电子阅读器大概在二三千人民币元的成本,或许,比我买一个电脑再在互联网上免费获得事实上来得更为便宜一些。更何况,就阅读体验而言,Kindle这样的阅读器,其实比电脑好得多。

  为什么报业会愿意用1分钱的价格去出售它的报纸呢?因为第一它对读者去复制散播的疑虑相对来说小很多。第二,则更为重要,它可以凭借1分钱1份报纸的价格策略,获得更大的订户数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电子阅读器对报纸的想象力不仅仅如此,它还可以让报纸内容超链接化。一个叙述盛大专题的报道,可以在“陈天桥”三个字下标注超链接,使得读者经过点击进入互联网络获取背景知识。或者简单点,“下转第N版”这种字样下也可以标注超链接让读者轻松达到后文。当然,它也可以进行一些互动的动作,比如A读者留下TA对于这篇报道的看法而B读者同样能看到。

  这依然是一个网络的世界,但具象的载体已经不同。读者手持的不是电脑,而是平板液晶阅读器。不要轻视这种载体的变化,因为麦克卢汉在很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媒介即信息。形式,某种意义上讲,几乎决定着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