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地铁站内遭禁售:多家媒体质疑“禁报令”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417

  近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要求地铁站内禁止出售报刊,只允许《北京娱乐信报》发放。对此,多家媒体纷纷表示质疑,认为这是行业内不公平竞争。

  《新京报》

  双重标准有违公平

  《新京报》的发行负责人孙先生称,该报在地铁站的销量占早高峰的一小半,因此地铁站禁止售报对于报纸的销量有颠覆性的影响。虽然广告短期不会有明显影响,但长期缺失地铁这块市场,广告政策会有些调整。

  孙先生认为,从报刊的发行上来看,公共市场竞争的开展有赖于监管者的公平公正,用双重标准来限定除信报以外的所有报纸的销售,是不公平的。从长远看,侵犯了合法经营的其他媒体的权利,同时剥夺了读者在公共渠道获取有效价值信息的权利。

  昨天上午,有媒体报道了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对此事的回应,回应中称:“信报是采取定时定点的方式发送。发行站点经过地铁、,全部发行站点均不在站台,而是选择在站厅和宽敞的通道派发。发行人员是地铁组织的专业人员,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证章,经过严格培训。”

  孙先生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回应中不再提地铁里禁止售报,而是说站台禁止售报,信报可在站厅内发放,“这是偷换概念”。站厅和宽敞的通道也是公共资源,不应该由一家报纸独占。信报可以在站厅安全发放所采取的措施,其他媒体同样也可以采取;信报的发放需要经过地铁和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其他媒体也都应该有这个通过严格审核的权利。

  《环球时报》

  连发评论抵制垄断

  《环球时报》华北地区发行负责人张先生称,《环球时报》损失了地铁的市场,对发行量的影响比较大。该报在地铁内虽有固定的读者群,但乘客通常是通过上下班的时间购买报纸,如果无法购买到可能就不再看了。

  张先生认为,“地铁禁报令”属于行业垄断,为不公平竞争,“相关部门此举的目的让人费解”。

  《环球时报》连续两天发表评论,抵制这种行业垄断行为。评论中称,,政府应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中国纸媒来说,政府的“善待”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北京市有关部门近日武断地对地铁站售报下禁令一事表明,要将“善待媒体”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在环球网的网页上,网友对地铁售报禁令进行了投票,其中92%的网友反对地铁站内禁售报纸,只发放信报;82%的网友认为地铁内只发放一张信报,无法满足乘坐地铁的信息需求。

  《精品购物指南》

  禁令带来负面影响

  《精品购物指南》发行中心主任高先生认为,地铁内禁止售报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业行规,“如果其他行业也效仿,就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同时,单一的报纸也无法满足乘客的需求。单一垄断市场的报纸,其编辑能力和出版能力不足以渗透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媒体自身的成长也不利。这项禁令的颁布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必然不会长久,他们尚未制定一项长期的策略,“我相信,这项禁令不久就会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