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争相上演“抄袭门”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06

  为了收视率,有的电视台不惜牺牲播出多年的节目;为了收视率,有的电视频道不惜砍掉社会反响良好但收视率不高的节目;为了收视率,有电视台不惜背上“低俗”、“恶搞”的骂名。一时间,收视率一次次饱受社会的诟病,仿佛一切都是收视率惹的祸。

  湖南卫视“愤慨”了!

  在经历了几个月时间的隐忍之后,湖南卫视终于坐不住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卫视准备就其辖下的一档相亲交友类节目遭剽窃一事向国家广电总局等部门提起申诉。在湖南卫视总编室主任李浩的公开表态中,“剽窃”、“低级”、“恶意”、“呼吁自律”等词眼足以证明:湖南卫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湖南卫视愤慨的原因很简单,即其于去年12月刚从英国引进的一档相亲交友类,今年1月就被抄袭了。湖南卫视愤慨的对象也很明确,矛头直指远在千里之外的江苏卫视。

  对此,被指抄袭的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制片人王刚则表示,对此事不做回应,也不配合对方炒作。江苏卫视总编室的刘宇哲也表示,《非诚勿扰》与《我们约会吧》只能说是同类节目,而不是抄袭。

  湖南卫视“感到十分愤慨”的原因却不简单。今年开年以来,江苏卫视似乎就已做好了与湖南卫视“杠”上的准备了。今年年初,江苏卫视在北京举行改版仪式,频道定位改为“幸福中国”,以对抗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有媒体将此举定义为:江苏卫视向湖南卫视的一哥地位挑战的宣言。随后两家卫视之间的争端不断。除了“抄袭门”以外,两家卫视之间还交织着诸多恩怨,如较早前的湖南卫视主持人集体跳槽风波,江苏卫视在同时段播出的节目处处与湖南卫视针锋相对等等。

  在诸多恩怨之下,湖南卫视再也坐不住了,相关人士出来申斥一下也情有可原。

  都是收视率惹的祸?

  两家相隔数千里的省级卫视,为何会结下如此多的恩怨情仇?

  “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对于两家卫视之间争斗的渊源,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之前的一句总结语也许最为一针见血。

  “其实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句话,最初并非出自崔永元之口,,但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应来自于重庆台台长李晓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近日举行的传媒沙龙上,做客此次沙龙的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所所长刘燕南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道出了此句话出处的原委。

  但从1997年就开始进行收视率研究的刘燕南,做客此次沙龙的目的显然不是为大家找寻此话的真正出处,而是探寻收视率的某些根源。

  “从一开始,收视率就被主流话语所排斥,收视率和舆论导向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一直到今天,虽然主流话语不再排斥它了,因为它已经深度进入我们电视台的运作当中了,不论你是否喜欢,它都客观存在。”刘燕南表示。

  据了解,我国收视率的调查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标志是1986年中央电视台开始做日常节目收视统计。那个时候我国电视产业刚刚步入发展阶段,各家电视台还属于政府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因此这一时期各电视台所做的收视率调查也只限于普通的数据参考。

  “1985年的时候全国只有93家电视台,很多地方只能看到1-3个频道,所以当时传播者完全不需要顾及受众怎么想的,愿意怎么传播就怎么传。所以这时候国外的收视率统计动力来自广告商,而在我国则源自于电视台。”刘燕南表示。

  本世纪初,这一状况发生改变。此时,中国电视开始进入多频道竞争时代,这个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广告商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此时,国内电视机构被推向市场,政府不再负担其生存资金。这意味着国内各电视台需要按照相应规则来销售其时段,并提供相应收视率数据给广告商。一时间,各电视台的管理们顿时感觉到了来自市场、同行、广告商等方面的压力,而所有的压力都汇集于收视率一点上。

  “收视率的市场导向作用是非常大的,电视台为什么要追求广告和收视率,说白了是与它的生存机制有关,它不靠广告没法活。”刘燕南表示。

  收视率或是“万恶之源”

  “我虽然不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但是收视率却有很多问题。不过现在除了收视率,也没有其他看得见的衡量指标。”作为国内首次受众调研的组织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元老级研究员陈崇山对于现如今各电视台间收视率争夺战的态度比较纠结。

  虽然离我国首次受众调研已经过去了近30年,但陈崇山回忆起当年调研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们当时做受众调研纯粹是为了解大众传媒在大众中的可信度情况。那个时候思想还没开放,要搞一次调研经历了多少困难,哪像现在收视率还和经济挂钩。”

  陈崇山没有想到,她当年发起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受众研究,现在已经成为电视台和广告商盈利的“行业货币”。

  “其实收视率最本质的一个特征就是一个市场指标,或者说衡量一个节目或频道多少人看的数据,就像金钱一样,是一个行业货币,调整广告商、电视台、栏目组之间的关系。”刘燕南表示。

  电视台要生存,电视产业要发展,而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广告收入。但广告商的广告费不是乱投的,他们要看各电视台节目的受众欢迎程度,目前量化受众喜好的最佳指标也就是收视率指标体系。于是便将收视率这一计量工具推到了风口浪尖,于是便形成了国内一些卫视间“你动我收视率,我跟你急”的局面。

  “关于收视率的问题,其实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受众之一,我们普通的每一个受众是具体客观存在的,但是到电视台的各个部门,我们就已被抽象化了,抽象成为收视率数据中的一个分母,就像股票的走势图一样变成了一个指数,我们普通受众的爱好需求,已被抽象化成一个收视率的指标来对受众收视情况进行核算。”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姜飞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其实最近一两年间,跟江苏卫视“急”的不止湖南卫视一家。在去年热播大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首播期间,江苏卫视为抢收视率,一反常态地将该剧首播时间选在了凌晨。令其他几家准备当天晚间首播该剧的卫视措手不及。后来,这几家卫视为了迎头赶上,也使出浑身解数,致使《团长》一剧的首轮播出乱成一锅粥。最后,该事件也闹到了广电总局,致使广电总局不得不痛下杀手锏。

  仔细回想起来,此次江苏卫视与湖南卫视之间的收视率激战,及之前的《团长》首播剧混战,无不体现了江苏卫视之前的战略意图。先是通过《团长》剧小试牛刀,然后以湖南卫视为战略竞争目标,处处紧逼湖南卫视,包括挖走湖南卫视主持人,包括在同一时间段推出与湖南卫视相仿的几档节目,钳制湖南卫视的收视率。

  “未来中国的电视传媒市场肯定是要开放的,到时候国内电视台既要面临来自网络、手机电视的竞争,又要面临海外市场的竞争。与其将来被动竞争,不妨现在在其内部之间来个演练。既然电视台已经被推向市场了,还不如就把他们看做是一个个的企业。当你把他们当企业看时,收视率也就不那么罪恶了,只是衡量企业业绩的一个指标。有了这个指标,各电视企业才有竞争的动力和参照。那么动一动你的收视率也无妨。”某传媒业内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