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站“百团大战”堪忧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18

  最近,网友小林每天都要打开好几个团购网站,关注它们所发布的折扣商品。作为消费者,她有点疯狂。但比她更疯狂的,是国内一批团购网创业者,还有跟风“追涨”的投资者。从今年3月4日美团网上线,到6月上旬三个月时间内, F团、团宝、拉手、 24券、满座、窝窝、满堂网等纷纷上线。据初步估算,目前中国团购网站已超过300家。 6月9日,酷团网宣布获得首轮800万元投资,而24券、 5151团购网也于近日相继获得融资。

  自2008年的SNS热潮过后,中国互联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新商业模式能获得创业者和投资者如此追捧了。有人戏称团购网站这种现状为 “百团大战”。然而,国内团购网站现阶段处于盲目的快速增长期,市场进入门槛低,新兴团购网站在短时期内商品规模化程度不足,在商业模式、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战略都不清晰,必然遭遇残酷竞争,经历产业发展阵痛。

  低门槛引来创业者纷纷效仿

  团购网站的兴起始于美国网站Groupon.com。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半年后就实现了盈亏平衡,在得到两轮总计超过1.5亿美元的融资后, Groupon目前已经覆盖美国100个城市,注册用户达300万人,预计今年全年收入将超过5000万美元。

  此后, Groupon的模仿者buywithme.com获得550万美元创业投资,欧洲的第一个模仿者citydeal.de也获得了400万欧元的风险投资。今年4月19日,俄罗斯投资公司DST旗下财团向Groupon投资1.35亿美元,使Groupon的估值达到创纪录的13.5亿美元。

  这是一条足以让创业者疯狂的消息。至2010年3月底,美国已经有 “山寨Groupon” 66家。全球范围内,如英国的Snippa、Wowcher.co.uk、德国的CityDeal.de、巴西的佩希尔巴诺等也都做得有声有色。

  Groupon的成功在中国同样引领了一股团购网站的创业热潮。相似的网页设计、雷同的下单方式,一夜之间,300多家难以区分,甚至照搬Groupon页面设计与名字的中国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如此快速简单的模仿,原因之一是Groupon成功的商业模式简单得一目了然: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价格诱人的折扣产品,另一方面为商家带来数量可观的用户。Groupon模式是只针对一座城市进行,每天只卖一样产品(或服务),以每日更新、货物价格低廉的模式,吸引一定数量的购买者,然后收取供货商30%-50%的交易提成作为回报。如果不到最低团购人数就取消交易,消费者每天只有打开网页或邮箱,才会知道今天在自己城市里有什么惊喜:美食、健身、 SPA、洗牙……

  在Groupon的追随者中,国内的团购网站中规模较大的,同样每天推出一种商品,折扣和价格都很低,这些商品多是围绕本地的吃喝玩乐;而一些小网站由于客户较少,它们会同时推出几种商品,这些商品基本没有地域标签,其模式更像淘宝的 “秒杀”。

  Groupon模式被指过于霸道

  不难发现, Groupon让那么多创业者膜拜的模式在于——凭空 “创造”了消费需求。对团购商品采取限时下单,通常一款商品只卖一天,有时还对团购人数设置上限,害怕失去享用超级折扣机会的用户会因此毫不犹豫下单。而且, Groupon的折扣刺激让用户 “上瘾”,即便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天网站会推出什么类型的产品。

  事实上,团购模式发展至今,已经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作为国内家居行业团购模式的先行者,齐家网旗下上海团购网创始人兼CEO邓华金向记者表示: “上海团购网从最初就较为专注家居建材领域的团购活动,更多通过现场的团购来了解用户需求,并通过现场砍价来让网友节省开支,最后通过后台的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保障。这和今天Groupon团购网站更多利用每日特价来吸引网友的模式,有很大不同。”邓华金似乎并不看好这些跟风而起的团购网站: “我们一直在关注现在新出来的团购模式,它们可能90%最终是注定要倒闭的,因为这个模式有着致命弱点。”

  邓华金认为,网站每天拿出一个产品来打折,并通知全部网友来参与团购,这种模式很霸道, “其实产品未必真的是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且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地域性特别强”。比如,上海淮海路附近的烤鱼,即使是南京西路附近用户也未必会专程跑去享受折扣。他认为,这样霸道的结果,可能网友一年到头获得的信息99%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这无论对用户还是对商家,都不能不说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另外,这个模式更多会考虑商家的折扣是不是能抓眼球,,还缺乏有效手段。

  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上,创新工场的李开复也表达了类似看法。李开复在Groupon推出之后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研,最终放弃了这个项目在国内的发展,原因是他并不看好这种模式的前景。其理由有三点:第一,门槛低,容易被抄袭模仿;第二,难成大公司,利润率低;第三,商家难获回头客——用户受益了,但只是为了看着低价,中国消费者更在意低价,所以回头客很少,商家最终也不会对这种推广服务感到满意。

  野蛮成长遭遇行业洗牌

  在一片抄袭和模仿风中,当低廉的商品价格成为团购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国内众多抢食者还有机会吗?

  其实,目前国内这些网站的盈利并不是大问题,但真正经营良好的团购网站凤毛麟角,因为Groupon模式更注重本地市场,所以几乎所有的团购网站都把注意力放在一二线城市。但有分析认为,每个城市的团购网站容量不能超过5家。这就使得先发优势成为制胜法宝。

  据悉,目前美团和F团这两家上线最早且流量最大的团购网站,都声称申请团购的商家排队已到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之后,而且参加过团购的商家再次参与的热情高涨。然而,随着团购网站的数量爆发性增长,这种情况可能会迅速颠倒,适合的商家会越来越难找,面对大同小异抢上门来的团购网站,商家的议价权无疑会大大提高,届时团购网站想要像Groupon般短期内实现盈利将成为奢望,而且出现团购网站用自身资金来填补 “大折扣”的情况也并非没有可能。那时候的 “百团大战”恐怕会更加白热化。

  而且, 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所销售的大部分商品需要客户去实体店体验。属于大网站军团的美团网已经与大众点评网合作,引入客户参与体验,使得商品信息较为透明,但小网站缺少互动环节,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亚男告诉记者,中国的团购网站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比如, Groupon主要盈利来源于中介费用及广告,而中国团购网站处于发展初期,商品品类匮乏及产品新颖度不足影响用户选择,导致网站人气不足,无法形成规模,进而难以依靠足够的广告获得营收。

  记者还发现,一些新生的国内团购网站上,会经常放一些不值钱的优惠券和桌游吧代金券,而且挂在上面好几天,用户的投诉也得不到很好解决。团购网站的本质并不是单纯卖商品,更关键的是后续服务。但在一股团购阵风席卷过后,这些网站能不能沉淀下来做服务还是个亟待考验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