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寿险认知度逐年提高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458

  伴随着近年来保费规模的迅速扩大,社会的保险理念发生了哪些变化?恒安标准人寿连续4年对此进行调查研究,并发布了寿险指数。

  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指数调查了来自北京、天津、青岛三地的2310名消费者(有效问卷数量)。调研人员打破了过去的“撒网式”调查方式,将调查城市由原来的12个精减至3个,由单纯追求样本覆盖转变为追求样本质量和数据的深度挖掘,打造寿险行业“晴雨表”。

  消费者的寿险认知度逐年提高

  近日,恒安标准人寿联合南开大学商学院发布2010年恒安标准寿险总指数和各项分指数。各项指数显示,连续4年来,消费者对寿险的认知在逐年提高。

  本年度寿险总指数为72.87,较2009年的71.77提升1.1,较2007年的66.85提升了6.02。4年来,中国人的寿险认知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

  从年龄上来分析,不同年龄消费者的总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对寿险认知较高的为35-49岁,而30岁以下的消费者总指数明显小于其他年龄的消费者。调查发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30岁以下消费者的财务规划不足以及风险认知偏低。这为寿险公司深入挖掘这一类人群的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未来养老险市场将主要依赖这一人群。

  两项分指数显著提升

  在各项分指数中,“行业价值”指数的提升最为明显,从2007年不到60分到2010年的74.19分,提高了近30%,表明寿险行业形象逐年提升。调查发现,这与近几年新《保险法》实施、,以及诸多重大事件中保险行业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密不可分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保费首次突破1万亿元,赔付3125.5亿元,寿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发挥较为突出。

  另一分指数还表明,、从业机构、寿险销售人员自身对专业性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寿险销售人员的印象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在购买寿险的过程中依赖寿险专业人员给予的帮助和建议。“专业建议价值认知指数”由2009年的75.04提至79.55。

  “关爱”与“行动”落差较大

  在分指数中,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与关爱家庭之间仍反差较大。恒安标准指数显示,4年间,虽然“购买意向指数”的提高(13%)超过了“关爱指数”的提高(7%),但其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消费者从有“爱”和有“责任心”到用寿险去实现还存在一定的落差。2007年至2010年的关爱指数分别为78.68、77.35、85.63和84.49,而购买保险的行动指数则分别为59.49、64.31、64.51和67.46,说明消费者对以寿险表达关爱的意愿仍有待提高。

  同时,消费者的财务规划指数仍有待提高。调查发现,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消费者对财务安全的判断发生了改变,“不安全感”使财务规划指数发生了回落。随着危机影响的减弱,2010年的指数有所回升,达到73.54,但与2008年的76.4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恒安标准指数还显示,在消费者所用的理财工具中,除了“银行存款”和“购房”仍占据前两位外,对金融产品的选择更加趋于多元化,人寿保险、股票、基金和国库券、企业债券并列成为理财工具的第三梯队。但是,在购买寿险时,消费者将医疗、养老和重大疾病作为了寿险的首选,对保障型的“身故或残疾”保险关注仍然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