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方与播出方签协议 网播进入收费时代

观点 2018-11-02 12:08:23 阅读353

  随着网络内容正版化的推进,网络收看影视剧告别免费午餐时代。3月18日,首都电视制作业协会“2011年春季推介会”上,则把正版视频内容的收费形式又推进了一大步,内容生产商和网络门户代表在当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影视剧的“付费点播模式”,为影视剧的网络营销开启新的一页。

  产业三方 均受“泡沫”之困

  今年的电视剧春季推介会比往年规模更大,到会的电视制作公司、互联网公司、政府专家、机构代表等数量超过了1000人。此次推介会共推出了200多部新剧,高达8140多集,其中七成是新戏,几乎占据了全国电视剧生产2/3的数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电视剧制作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成长力。

  然而,电视剧产业产能过剩、泡沫横生的局面仍然被业界高度警惕。

  光线集团总裁王长田提到,以当天参会的8100多集电视剧来算,就需要投入四五十亿元的资金,其中至少可能有10亿元的投入是打了水漂。目前电视剧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平均五六十万元一集算正常投资,一年全国电视剧的总投入高达七八十亿元甚至更多,但目前制作方能从电视台拿回来的钱才60多亿元。我国一年近1.5万集的电视剧产量,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只有7000集,生产资源巨大浪费。从现状看,电视行业还存在很多危险,这个收支缺口怎么补?制作方必须动用其他的营销渠道,那就是互联网。

,从市场规律看,目前电视台购买电视剧的价格基本已经到了“天花板”,由于此前电视台对某些片子的争抢,导致制作成本飞升,如果要雇用优秀的编、导、演,光这三块成本就已接近100万元/集,电视台要付出的购剧成本也在飞升,很多电视台的朋友也已经表示“没办法接受”。中国电视剧产业期待新的产业板块突破。

  视频发行领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泡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魏党军提到,目前网络视频新媒体行业面临两个瓶颈,节目成本和带宽。近两年来,网络购剧的成本飞涨,从目前已经出现的价格看,已经制造了“一集50万元”的天价,但这是一种泡沫,只靠贴片广告回收成本,大多数视频网站的经营是非良性的,何况互联网还要承担巨大的带宽成本,有的带宽成本已经达到上亿元。

  与会多方行业代表均指出,视频网站盘子大市场小,虽然从大媒体行业来看诞生上市公司的比例居行业前列,但可能只有一两家上市公司是赚钱的,其他几家目前是越赔越多。搜狐视频负责人马可尖锐地提出:“第一轮风投给我们钱,第二轮上市拿钱,第三轮我们该怎么办?”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连续三年的业务全是亏的,就得收盘,这个市场虚火太旺。

  “网播”市场 已可抗衡电视台

  参会的网络视频新媒体代表们都给出自己的经营数据,其中包括一些正版付费的成功案例。诸多迹象表明,网络播出已是一个新的媒体窗口,通过网络收看影视剧的基群数量惊人。

  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臧增祥提到,国内广播影视制作经营机构从2005年底的255家增长到了目前的1000多家,增长了3倍有余。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也从2005年的12家发展到目前的120多家,增长了9倍。截止到2010年12月,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到了4.57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是2.84亿,占据网民规模的62.1%,网络视频已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电影、电视视频等数字领域的重要媒体。

  民间七网站 先行打造“付费联盟”

  淘花网作为淘宝网下的影视剧视频资源平台,从去年开始一直在做数字内容的零售,模式跟淘宝一样。其负责人介绍说,上线六个月来,他们从最开始的每天几百笔付费单子,发展到现在每天几万笔,增长了100倍。年前他们推出《盗梦空间》和《让子弹飞》5元/次点播的服务,《让子弹飞》在三天内卖了2600笔,零售期结束整体付费收益达10万多元。“虽然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这个数字确实超过我们想象。这是一个长期要培养的市场。”不过他也提到,目前和淘花签约的国内公司比较少,他们主要是和国外迪斯尼等机构签约。

  首都制作业协会 “接棒”收费点播

  首都电视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表示,开启“付费点播”不是他们自寻死路,而是经过市场调研的。据他们进行的调研结果,目前在网络上收看电视剧的观众已经有8000万人,其中5000万左右是刚性需求。在对酷6、优酷、新浪、搜狐这四个网络的调查情况看,按一部电视剧48集的平均数算,四个网站的单集点击数都达到了470万人,这说明这些网民的收看是连续性的。“我们提出了一集收两毛钱的收费标准,因为参照目前对正版剧威胁最大的盗版碟价格看,这个付费点播的价格是网民可以承受的。”

  有的视频方建议,电视剧收费模式也可以参考目前一些电影的网络放映模式,就是等到影片在院线上映两到三周后,再把它拿来付费点播,然后再进入免费观看期,而不是一开始就盲目给一个片子定价。另外,对于是否采用“单集分账”、随片广告如何分账、如何建立分账的技术平台、能否保证联盟内的杜绝盗版、如何抵制联盟外公司的盗版行为等,都引起了现场激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