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视频、无线、SNS等网络新应用以及多元化用户需求驱动下的实时化(Real-time)媒体面前,广告主要么站在岸边,要么跳进去。不进去,就永远不懂实时Real-time的魅力和影响力。Real-time时代的到来,促使新触点营销成为新趋势。
变局中的网络经济
1994年中国加入互联网以来,1996年互联网逐渐开始民间化,目前Facebook、Zynga、Twitter、Groupon、Foursquare等企业或模式,正在拉动互联网新经济向社交化升级。据第三方数据统计,截止2010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4.57亿,其中约半数使用社交网络;目前有3.03亿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较去年增加了2.3亿;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84亿,预计到2012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覆盖率将达到85.7%;2011年年中微博用户将突破1亿,但目前来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注册用户已分别过亿。这意味着视频、SNS、微博、无线等社会化网络应用的受众已经具备规模,互联网正在由传统的1.0模式迅速向2.0转变。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论点,由于互联网应用的聚众性以及互动传播特质,让每类网络应用具备了媒介属性。如今的互联网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 Web2.0、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唤起了中国互联网网民的觉醒,网民不再纯粹的扮演消费者,而是集消费者、生产者于一体,借助各种网络新媒介,不断的针对新闻或热点事件进行分享、传播、点评、互动、热议,Real-time媒体时代真的来了。
美通社报告显示:超过90%的中国记者认为来自于社交媒体上的新闻线索有一定价值,并有超过60%的记者曾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线索或采访对象。在2010年,全国50起热度最高的舆情事件,22%都是从微博首发的。
Real-time时代到来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1腾讯智慧峰会上,腾讯公司网络媒体总裁刘胜义发表了题为《洞悉心声,智领变革 Real-Time媒体时代的企业经营之道》的演讲,向数字营销业界率先提出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Real-time时代:"如今的网络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去控制化,而网络内容则越来越趋向于实时化,媒体的去中心化、去控制化,内容的实时化、碎片化在向营销人预示着,中国互联网Real-time时代的到来。面对时代的变局,营销人应从营销的本质出发,抓用户对媒体需求不变的真理,进行数字营销的全新定位。"
无论是"拉登之死"在Twitter上的抢先、快速与海量披露和传播,还是对于"五道杠"总队长的恶搞在国内微博上病毒式的蔓延,都证明了当下媒体的实时属性。媒体内容对网民的开放促成了Real-time时代的诞生,在高度自由的信息发布应用的支持下,新闻以分钟、秒钟为单位地进行着大范围的发布和传播。数据显示,在Twitter上,用户在高峰时期发出的Twitter消息竟高达每秒钟4000条。
在谈及互联网媒体发展趋势时,腾讯网总编辑陈菊红向记者表示:"当前互联网媒体呈现出实时化、数字化、多触点、生动化、UGC、碎片化、关系链等趋势,这些趋势正是由社交网络所催生。无论是SNS网站、微博、视频网站还是无线移动互联网终端,新兴应用的产生都在满足网民在现实社会产生的需求。面对那些为完善现实需求而诞生的新应用,营销人应发掘它们的媒体特点,掌握不同媒体触点的规律和差异,以求在Real-time趋势中不落人后。"
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的信息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进行传播,媒体环境的突变迫使营销人员要快速适应新媒体的节奏和特点,虽然媒体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变,但一些营销的核心原理却并未发生变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约翰·奎尔奇指出,营销市场面临着诸多的变化,但客户的重要性、客户洞察的重要性、价值的三大支柱却是营销不变的真理。
洞悉用户 重视营销新触点
对广告主而言,目前的Real-time数字营销环境,不但新应用、新介质层出不穷,而且用户也不断的处于流变之中,尤其是在中国1-4线城市,网民的行为习惯和对网络应用的群聚效应完全是不同的。为了更好的洞察互联网用户需求,腾讯公司率先发布了《虚拟世界 真实信赖》数字媒体白皮书,通过对1-4线中国网民网络行为与生活形态的深刻分析,勾勒出了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网民生态图。其中针对3、4城市网民行为的涉猎与深入分析,在国内数字营销业界尚属首次。
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感正在加强,互联网成为了人们现实需求的完整镜像。以社交网络为主流的互联网媒体正在中国成形,在这些围绕社交网络的新兴应用已经成为数字营销的新触点。群邑中国CEO李倩玲女士认为,2011年将是微博、视频等新兴媒体大鸣大放的一年。据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在腾讯智慧峰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腾讯微博用户已经达到1.6亿,月活跃用户数已达9300万,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商业价值与营销价值已卓然成型。
针对新触点营销,《虚拟世界 真实信赖》数字媒体白皮书也给出了原则性营销指引:作为广告主,与其自己发出内容,不如巧妙借力。借网民智慧之力、借热点话题之力、借大事件之力进行传播,塑造品牌形象,有效形成和强化差异化的定位;营销中一定要了解目标受众的网络触点与内容,整合与打通不同平台,充分对破碎化的触点与离散的用户眼球进行覆盖,才能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关系链所带来的信任感是做口碑营销良好的土壤--品牌的好感度中加入了一层层关系链之间的信任,并且通过每个品牌追随者的关系链传递出去。在营销中,广告主应该强弱关系链配合,在增加信任感的同时,增强传播半径与速度。
把握新触点 驱动数字营销革命
面对微博、视频、无线等新兴应用的异军突起,实时媒体数字营销生态环境日益复杂,品牌营销人员面正临消费者注意力危机,如何针对网络新触点做精准营销,是每个营销人必须思考的。对此,美国互动广告局CEO兰德尔·罗藤伯格在2011腾讯智慧峰会上表示,互动广告的诸多优势为营销人提供了成功营销的机会。在其看来,"数字营销需要经历一场包括媒体、创意、观念的革命",据宝洁公司经验,广告投入在业务上的回报有70%源自创意的质量,这意味着在数字营销中,要想打破品牌营销人员面正临的消费者注意力危机,毕竟令人心跳加速的创意至少与让人点击一样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创意机构和出版机构必须通力合作生产出出色的营销沟通产品,创意团队中不仅要有文案和设计,还要有懂技术的人才能调动各个渠道受众的意识与情绪,达成打造持久性品牌形象的目标。
如果说,兰德尔·罗藤伯格的观点是战略指导性的,那么,腾讯公司网络媒体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对于该如何把握新触点营销的访谈,则更具有实操意义。刘曜表示:"企业应该大胆尝试新兴的媒体触点,可以将整体广告预算的20%投入到包括在微博营销、视频营销、SNS广告、APP植入等手段在内的新触点进行尝试和探索。在指定营销计划时,企业要将品牌、偏好、直接效果的预期作出精细划分。"
对于微博营销、视频营销等新触点的营销探索,刘曜指出:"基于营销从1.0到2.0的变迁,在新的媒体形式下,广告主不要过分追求广告的点击量,只投效果广告。因为对流量的拉动作用无法持久,一味地追求点击,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企业更应重视展示广告的延后表现及广告创意所带来的口碑提升。"对于如何做好病毒视频,刘曜认为,网民的笑点总是很奇怪,没有精心安排的推广和运营,"品牌病毒"只会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广告主应该放弃对UGC细节的控制,以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