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原本仅打算与亲友分享的个人信息,如今已成为一颗埋在未来雇主身边的 “定时炸弹”。一些新兴的网络调查公司,可以将你过去几年在线活动的信息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
通过谷歌和LinkedIn“偷窥”求职者的过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这与Social Intelligence提供的“网特”服务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这家成立不过一年的新兴企业可将过去7年中求职者的在线活动事无巨细地呈现在雇主面前。网络背景调查究竟是对谷歌式偏见的纠正,还是对求职者隐私权的侵害?关于这个问题,双方至今仍是各执一词;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最大的幕后“黑手”便是不断崛起的社交媒体。
“我们不是网络侦探。”Social Intelligence公司CEO马克斯·德鲁克解释道,“我们所搜集的均是如今在网上公开的信息。”所谓的“公开信息”除了职业奖项、慈善活动之外,更多的是种族主义言论、对武器或炸弹的公然展示、吸毒或暴力活动等不良记录。
那么,网络背景调查将对我们的求职之路产生怎样的影响?据马克斯介绍,一位求职者因被发现通过免费分类广告网站搜寻强力止痛药奥施康定而功败垂成;一位女性在申请某医院职位时遭遇网络版“裸照门”,最终被拒之门外;因反犹及种族主义嫌疑而踩到高压线的求职者亦不在少数。例如,一位候选人在Facebook发表评论称:“这里是美国。我用不着按1号键来选择英文。”这是否意味着他将对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同事“另眼相看”?
近三分之一的信息来自Facebook、Twitter、MySpace等主流社交媒体,更多的负面信息则是对小型社交网站进行深度搜索的结果,其中多数重磅炸弹来自用户上传至网站的照片与视频。“色情照片及视频的露骨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我们看到用户对武器的公然炫示以及许多非法活动。滥用药物的图片更是不计其数。”据马克斯回忆,一位求职者将多张以大麻温室为背景的自拍照上传至Facebook空间,另一名男子则用整整15页图片来展示自己的枪支收藏——其中包括一支突击步枪。
不难想象,这种“网络特工”服务很快引发了一场口水仗。反对者认为,企业背景调查凭借社交网络这一新平台攻城略地,大举扩张,最终难免侵入求职者的个人空间,进而曝光与工作业绩无关的隐私信息。马克斯则认为,真正可能导致“无心的歧视”或法律纠纷的其实是“荒唐且不公平”的谷歌式调查。例如雇主可能会在无意间采信非法或不相关的信息,或是将两位求职者的信息相互混淆。与此相反,Social Intelligence的合法性目前已得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认可;背景调查须征得求职者的事先同意,并告知对方关于不良记录的调查结果;所有关于宗教、种族、婚姻及残疾状况的私人信息均不会出现在报告中。因此,这种做法在保护求职者隐私的同时,亦保证了雇用行为的公平性与一致性。
Social Intelligence的重要客户、电信公司总裁戴夫·克拉克对这一理念颇为认同:“我们需要标准化的汇编模式及正规的战略,以改善雇佣决策。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额外信息。”但华盛顿电子隐私信息中心总裁马克·S·罗滕贝格却认为,将私人生活与工作场所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平行空间混为一谈显然是不恰当的。
鉴于大多数网站的“服务条款”都冗长无比且令人费解,人们很容易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他们发表的评论或内容将对所有人公开,“有限披露”的尺度其实比想象中要大得多。例如,Facebook隐私政策的朝令夕改令许多求职者的潜在风险大大增加。原本仅仅打算与家人或朋友分享的个人信息其实早已成为一颗埋在未来雇主身边的 “定时炸弹”。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75%的招聘人员曾应公司要求对求职者进行网络调查;在美国,70%的招聘人员曾因网络调查结果而作出淘汰候选人的决定。事实上,高层管理者的候选人往往会经历一场更严苛、更全面的背景调查,而幕后的操作者便是Social Intelligence之类的“私人侦探”。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你可以找到关于任何一位候选人的海量信息及数据。” 融合技术、媒体及通信行业的管理层招聘专员安·布林克亨这样解释网络调查的迅速流行,“因此,在筛选信息、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招聘人员及经理必须谨慎行事,反复权衡,他们承受的压力并不比求职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