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正在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先锋城市,优秀人才聚集,产业配套完善,是最适合设计师实现梦想的地方。
11月6日-8日这几天,宣萍从第四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下简称大展)现场回到位于南山某园区的公司,已经是晚上11点了,但园区里半数以上的办公室灯光还亮着。
宣萍是深圳市花卷品牌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深圳工业设计界已经摸爬滚打了八年的她,依然激情十足。“深圳速度是其他城市感受不到的,它催促着你前进和创新变革。”
有人曾开玩笑说深圳是一座“自嗨”型城市,人人都在振臂高喊创业梦,实际上许多人的“创业”也就是卖华强北的山寨货。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华强北作为全球电子产品聚集地,不仅带动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其山寨设计也与时俱进,逐渐成为产品的升级再创新,“深圳智造”令世界刮目相看。
华强北不但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依托电子产品的产业优势和对产品超前的把控能力,也让深圳的工业设计行业以此为契机高速发展。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候任主席路易莎.博切多在大展上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深圳正在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先锋城市,优秀人才聚集,产业配套完善,是最适合设计师实现梦想的地方。”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下简称SIDA)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拥有工业设计师及从业人员约13.9万人,2014年深圳工业设计产值达52亿元(仅含专业设计企业设计产值),创造经济价值逾千亿。
在12月2号揭晓的2016台湾“金点设计奖年度最佳设计奖”的23个获奖名单里,中国大陆获奖企业8个,其中5个来自深圳。而这5个里面,4个都是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
被业内誉为最具国际化视野“工业设计推手”和“创客推手”的她,上任短短八年时间里,会员从49家发展至今700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业设计专业行业组织。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SIDA承办的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应运而生,2013年至今的四年间,大展已经成为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展,中国的工业设计也在大展的推动下一步步地走向世界。
提起设计,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是工业设计似乎是其中相对冷门和小众的领域,一般工业设计类活动,更多类似于学术型行业峰会或设计师内部交流会,对民众而言,也缺乏欣赏的入口和互动感。
大展别出心裁,将科技创新及创客发明等内容与工业设计有机结合,使工业设计更有趣更亲民,富于参与性和互动体验性,科普与娱乐混搭,受众范围更广泛。本届大展以“设计.连接”为主题,聚焦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吸引了来自深圳以及全国超过15万观众特地前来观展。
设计新奇的科技产品吸引了众多观众
深圳的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也融合到了今年的大展中:展区首设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精品板块,,展示工业设计助推科技创新的成果和案例。
而创客浪潮的兴起,以及封昌红带领SIDA推动创客与工业设计的结合,也为大展和深圳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对于设计与创新的关系,封昌红则把前者视为后者的子生态。
“将小生态融入大生态会更有价值,设计驱动创新,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在打造这样的生态体系,是我们过去几年所推动的。”封昌红介绍道,创新的大部分源头是技术创新,比如工程师做出好的技术,但真正能够为人们所用,成为用户手中的产品,并赋予温度和体验感,这个就离不开工业设计师。
三诺集团是大展的坚定追随者。作为SIDA的会长单位,三诺集团工业设计中心品牌总监阴鹏说:“没有理由不参加。”
三诺此前重心倾向于传统设计领域,如今基于互联网的需求,三诺不断求新求变,定位自身为“智慧生活创想家”,在智慧家庭、智慧工作和智慧出行三方发力。
“原来我们做传统大体量的产品,现在已慢慢转变,产品变得纤细了、精致了,更加生活化和互联网化,我们也希望通过大展的平台能传递出我们的改变。”阴鹏告诉《21CBR》记者。
设计公司们也在创客的启发下,大胆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在大展上,国内首个轻奢级产品设计众创平台“物设”、专注产品创新设计的众创平台“洛客”首次亮相。
“世界最顶级、最牛的设计大师都给了这届大展非常高的评价,可以说我们已经达到了引领世界设计风向标这样的预期。相比四年前,我们的工业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是显著提升的。比如获得红点设计大奖和iF设计大奖的数量基本保持每年30%的增速。”封昌红总结道,这一届大展上了非常大的台阶。
一方面,本届大展为新锐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设计的国际化舞台,众多创意设计寻找到投资人,推动其落地走向市场化;另一方面,大展为每位展商提供的“1+5”设计×产业配对服务,促成了很多展商和国内企业的项目合作,即根据展商的不同特质和市场需求组织专业观众团体观展,为每位展商配对5家有设计服务需求的企业进行现场配对交流,寻求合作意向。
本届大展组织了武汉展团、青岛展团、江阴展团、康佳集团工业设计中心、富士康、OPPO、比亚迪、腾讯光子设计中心、中兴通讯、创维、TCL等40个大型专业团队到现场观展,80%的参展商与配对机构达成意向合作。
已连续四年参加大展的白狐是来自深圳的一家工业设计公司,于2013年注册成立,其母公司银宝山新集团在制造业拥有二十余年经验。白狐总经理刘建鹤向《21CBR》记者介绍道,银宝山新年产值超20亿,服务客户有特斯拉、福特、宝马、华为和中兴等,制造端已实现全球化。
2005年,银宝山新在企业内部成立工业设计中心,为制造总部客户提供工业设计解决方案。然而很快,银宝山新发现了企业内部的工业设计中心的问题:一是设计中心的客户群和设计范围狭窄,同时,设计中心也无法为制造总部输送更多客户和业务。
大展现场展出的一款无人机
于是,2013年,白狐设计正式成立,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站式服务。彼时,也恰逢第一届大展举办,白狐参展,算是正式对外宣布了这一业务。令白狐没想到的是,大展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第一次走出去便收获了一些不错的订单,“给白狐打开了一扇窗”。
由于白狐在制造端的深厚积累,做出来的产品模型质量过硬,许多知名公司便通过大展平台认识并信任了他们。“我们要加速转型,拓宽全局视野,感受工业设计大环境的变化”,刘建鹤说道。白狐的成立使得集团从制造开始深入产业链前端,这一适应公司发展的转型之举,无疑迎合了轰轰烈烈的制造业升级潮流。
刘建鹤表示,白狐每年通过展会接触的客户有30%-50%的提升;在第二届大展上,雀巢等大公司就主动找到了白狐,而且合作一直持续至今。他评价道,大展作为工业设计行业的桥头堡,扮演着探索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据介绍,今年大展展会三天期间,共实现中外企业对接980次,其中初步达成意向700次,落实项目前期合作400余个,参展商纷纷表示,促成的设计转化率比以往要高。通过“1+5”设计×产业配对服务,大展直接带动设计对接市场,也用工业设计撬动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工业设计公司近年发展的新趋势,是一体化全品牌设计概念。
传统而言,工业设计公司更多只是单纯做产品及外观设计,如今更多的工业设计企业开始进行品牌策略、产品开发及设计、外观及包装设计、相关APP及网站界面设计、商业摄影、3D产品视频甚至包括产品线上线下推广等一体化内容营销,全面进行产品及企业的品牌包装,赋予产品更一体化的内涵和更丰富的商业策略。
大展现场展出的电子消费品等产品
这不仅更利于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更有层次地理解和接受产品,服务多元化,对工业设计公司而言,也是整合自身资源、拓展工业设计领域的新尝试。
“传统的设计行业里,很多设计师是分门别类的,没有很多机会做其他的尝试。我们则希望有跨界能力的设计师更加全能,国际上有很多的设计师,酒店设计、建筑设计,甚至是椅子等家具设计都可以,不断地跨界。我们认为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有新时代设计师的DNA,有很强大的系统逻辑分析产品怎么做。”封昌红说。
2017年,大展将迎来第五届,2018年,SIDA也将迎来成立十周年。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封昌红将带领SIDA做更大的事——推出“D+”生态建设。
D即Design(设计),封昌红的设想是,用工业设计去连接一个大的生态圈。“我们想提出一个设计共同体的概念,比如从我们的协会开始,是D+A(association),大展是D+F(fair),我们与麻省理工合作建设的开放创新实验室FabLab是D+L(lab),与洛客共同打造的平台是D+O(online),我们的中芬设计园就是D+P(park),等等。我们会通过打造各种平台,让生态中的合作伙伴和潜在用户,能够加入到我们的生态系统中。”
大展现场展出的Amiro Future智能美妆镜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D+P中的中芬设计园,2014年正式开园至今,已是搭建了非常好的生态。2015年园区已入驻国际设计机构和业内设计创新企业及品牌39家,园区产值为16亿。
“从0到1、1到N、N到品牌,无论是小的个体,还是创业团队,还是大公司大品牌,在园区都能得到闭环的生态支持。从工业设计、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再到宣传推广、众筹、营销渠道等,这个平台都能具体体现。”封昌红介绍道。目前,中芬设计园已与华中智谷合作打造了“中芬设计园.武汉”项目,实现了从“聚变”到“裂变”的生态输出。
踏入工业设计行业十个年头,封昌红回忆道,自己几乎没休过假。“看着深圳设计和中国设计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可,并且我们能够举办全球工业设计第一展,我特别欣慰。我觉得自己做了推手应该做的事情:要有奉献精神,要不畏闲言碎语,要有勇气、智慧和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团队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和辛苦,整个行业、政府的支持的推动力量是非常大的。我只是旗子举得更高一点,声音发得更大一点,这是荣耀的,但不值得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