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社交媒体“不自由”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397

  每一届奥运会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2004年在雅典寻访奥林匹克的文化源头,2008年于北京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气象,待到2012年的伦敦,英国人所特有的不温不火反倒令故事的续篇有了更多悬念。种种迹象表明,向来以保守著称的奥委会将全面拥抱数字化的“泛社交时代”,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亦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届“社交奥运会”(Social Media Olympic,简称Socialympics)。

  事实上,“泛社交”概念并非伦敦奥运会的首创。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不难窥见社交媒体的成长轨迹。如今,社交媒体正迎来其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Facebook的活跃用户已从当年的1亿人飙升至9亿人,Twitter的用户数亦首次突破1亿大关,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使得24小时在线与实时评论成为可能。不难想象,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前所未有地“被追踪”、“被博客”、“被脸书”、“被推特”、“被赞美”或是“被吐槽”。

  无论对主办方、运动员、赞助商还是普通观众来说,数字技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都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就连向来保守审慎的国际奥委会亦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创建了官方主页,粉丝们可通过“运动员枢纽”查找并追踪偶像的最新动向。

  全天候实时更新的Facebook/ Twitter主页俨然已成为运动员的数字名片,财大气粗的赞助商们更是“奇技百出”做足噱头。以快消业巨头宝洁公司为例,“感谢你,母亲”主题活动起初仅是以电视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但很快便发展成一种“社交媒体现象”。以“默默无闻的母亲们”为主角的视频广告在YouTube等网站的点击数超过2500万人次,“奥运母亲的生活瞬间”系列亦吸引了700多万名观众。用户还可下载Facebook应用,为自己的母亲送上感谢与祝福。

  如今社交媒体俨然已成商家必争之地。在赋予人们更多信息自由的同时,社交媒体本身却变得越来越不自由,尤其是随着伦敦奥运会的日益逼近,为保护赞助商的利益,杜绝“搭便车”的行为,奥委会还专门颁布了一套“广告保护法案”,对非赞助商的社交媒体活动作了巨细靡遗的规定。譬如,“2012”与“金(牌)”不得出现在同一条微博中。就连运动员和普通观众亦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在公共论坛上发布奥运会的视频剪辑被明文禁止。参赛选手享有在自家博客上发布相关信息的“特权”,但发帖格式须严格遵循“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日记体”,且不得僭居“新闻记者的角色”,“不得报道竞赛名次,不得对其他参与者的活动发表评论,不得泄露任何机密或私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