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报业在受新媒体竞争冲击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利用新媒体、借用新媒体,发展新媒体。短短几年时间,就创造和使用了很多新奇的报业新媒体种类,PDF版电子报、报纸新闻网站、手机报、报纸二维码、有声报纸、3D报纸、iPhone和iPad终端、电子阅读器、LED显示屏、微博、城市通、社区网站,等等。
这些报业新媒体形态拥有成熟赢利模式的情况不多,更多的是在尝试,在“玩票”。尝试有失败有成功,那么运作情况怎样,有赚钱的吗?赚了多少?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这是业界和学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有声报纸依托于报业网站,在网络上以声音或视频的形式来呈现报纸的内容。2005年、2006年是有声报纸最繁荣的时候。当时,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广告增长率从持续20多年的高位跌落,报业危机使业界发出一片悲观之声。人们把当时的报业危机归结为新兴媒体对广告和受众双重市场的分流。
为应对挑战,众多报纸选择了上网,让网民免费在网上看报。但报纸的经营者很快发现,报纸网站与其他网站相比,真正能够让网民“眼睛一亮”的东西不多。按照设想,有声报纸就是那个让网民“眼睛一亮”的东西。既能让读者看报纸,也能让读者“听”报纸,是有声报纸的最大动机和诉求。于是,有声报纸应需而生。
各种各样的有声报纸亮相
继手机报之后,2005年9月27日,《华西手机报》声讯版正式开通上线。开通了声讯互动功能,读者可以对感兴趣的新闻发表评论,也可以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但它的呈现方式是手机。
2006年3月3日,《合肥晚报》联合中国科技大学讯飞公司,推出自己的有声报纸,即《合肥晚报》的所有文字内容都以声音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上。读者只要登陆合肥晚报网,下载有声报纸客户端,就能通过电脑的耳麦来“听”报了。听者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所要听的报纸内容,还能根据需要来选择男声(普通话、广东话)、女声(普通话、广东话)两种不同的读报声音。
《合肥晚报》的有声报纸把受众主要定位在视力下降的老人、生活节奏快的都市人、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听力健全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
2007年3月8日,江西日报社与江西省电信合作创办了《江西语音报》,江西电信用户可通过固定电话、小灵通拨打1183188,即可免费收听到精选的当日最新新闻资讯。这种类型的“能听的报纸”当年6月也在广州出现了,叫做语音(IVR)新闻,中国移动用户只要拨打专号,按语音提示操作就能听到新闻内容。但是,即使语音电话是免费的,但也吸引不了多少读者,因为它真的太麻烦了。设想,除非那些视力有残障的人士,谁有那么大的耐心拿着电话一字一句地听新闻呢?
2007年8月1日,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国宁波网上还有过视听报纸——“Bo播报”。“Bo播报”版面嵌有视频窗口,将视频新闻展现于读者。
“听”起来没那么美
有声报纸大部分是免费试听。出于新鲜感及可以免费“品尝”,众多网民下载了有声报纸客户端,使有声报纸拥有了一个数量可观的听众群。2006年6月13日,短短3个月时间,合肥报业网有声报纸客户端的网民达1.2万,其中3400人进行了个人资料注册。但这仅仅是新鲜感带来的短期效应而已。但是,之后再去搜索有声报纸的标识时,却再也找不到了,或者是被移到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也有可能是被取消了。还有一些有声报纸,这几年来都没有再听说过有关他们的消息,结果多是不了了之了。
人们上网主要是快速浏览信息,很少有能把一条新闻从头到尾念完的。既然有声报纸需要打开电脑并选中文章,除了部分特殊人群,一般人何不直接点击浏览而偏要启动语音以相对慢得多的速度来听“读”呢?其次,报纸希望能让“有声”实现纸质媒体的多媒体化,但不难发现,报纸上的“字”虽可以转换为“声”,可内容、形式等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演变,只不过是接受更繁琐、使用更麻烦而已,这样的新媒体如何让读者接受?此外,从收费模式来看,《合肥晚报》提出了有声报纸的收费模式,试听内容仅限于有限的几条新闻,如果享受全部服务,需要点击申请广告或从菜单上选择服务申请菜单项,定制有声报纸。这种收费模式又使它的可接受程度大打折扣。
有声报纸具有的独特价值
但在一些专业领域,有声报纸却被发掘出了独特的价值。
2010年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手机上推出手机报——“有声报·新闻和报纸摘要”,它也能听,但主要功能与普通手机报类似,语音功能只被那些《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铁杆“粉丝”使用。
2010年11月25日,《中国少年英语报》推出有声读物,为读者免费提供报纸配套音频下载、动画光盘、在线动画欣赏、互动英语游戏等多种增值服务。每个月可以点读新的内容,拥有会发声的英语“老师”,这对学生和家长非常具有吸引力。能让学生体验报纸与点读笔结合带来的纯正的英语发音,感受英语学习氛围。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有其独特的市场价值:一是适用于已经具有很高依赖性的品牌栏目,《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对某些人来说,就像早餐一样,是必需品,再麻烦也要听;二是适用于某些特殊需求,如英语学习的需要,家长愿意花这个钱。但这是其特殊性决定了适用范围的局限性,不具备普遍适用价值。对大部分报纸来说,插上翅膀后,报纸并没能飞起来。
不要相信后长出的“翅膀”
业内对有省报纸的评价:“要让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媒介插上声音的翅膀”;“以新闻报道为内核,以中科大讯飞公司的智能语音技术为翅膀,集报纸、电台和互联网三家之长,完成了新闻传播方式的一次‘技术革命’”;“有声报纸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报纸视觉媒介的特性,从此报纸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听,报纸变成了一座新型的广播电台。假如说以往报纸与电台的联动属于融合的初级阶段的话,那么有声报纸的出现则标志着纸质媒介与声音媒介融合的高级形态,由信息源的共享、资源的多重开发到现在的借力于广播的最本质属性——声音,报业与广播的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将传统纸质媒体与高新科技成果联姻,诞生全国首份有声报纸,继报纸、电台、电视和第四媒体——网络之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传媒时代,在中国新闻史上写下新篇”。
要给报纸插上会飞的翅膀,有声报纸在诞生初期吸引了很多眼球。应该说,报纸尝试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嫁接,创造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希望以此拓展新的受众群体、改造原有赢利模式,增进自身在媒体生态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值得鼓励。但实践容不得虚张声势。当初的那些话语如今看来,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千万不要相信那些后长出的翅膀。天生怎样的,就应该是怎样,违背事物的本来规律,硬要给它加上个翅膀,它也飞不起来,即使好不容易飞起来也飞不高,对于报纸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