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方又“撕逼”?我们第一时间采访了KARMA……

业界 2018-11-02 12:08:23 阅读576

5月19日晚,广告代理公司KARMA在其微信公众号中发布长文《当一条接近完工的广告被客户抛弃》

​KARMA,上海一家独立广告创意代理公司,《饿了别叫妈,叫饿了么》、《Keep—自律给我自由》等广告皆出自其手,可点击梅花网专访《

点击上图查看TVC

长文一出,瞬时引起圈中关注,KARMA在凌晨2点21分回应了相关细节:

我们第一时间采访到了karma,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1.请问为何采取写公开信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KARMA:在推送中我们有提到,“法律上的事,,KARMA并不想就此事做任何话题炒作或事件营销,这也是我们不透露过多细节的原因。我们发布此事的初衷在于:

1)以KARMA的遭遇为鉴,去维护行业内的合同契约精神,为营造一个良性的、互相信任的广告圈,提供一个真实的案例和教训。

2)KARMA希望自身坚守的创意作品能被其他人看到,这是对自己对团队对供应商的一个交代,也如推文所说,至于创意本身是好是坏,就交给圈内的朋友个叙己见吧

2.请问TVC在策略、脚本制作阶段,客户对此创意的态度是什么?

KARMA:如推文所表述的,客户对创意一直都是确认的。 直至违约取消TVC后期制作,客户表示依旧认可KARMA的创意能力。

3.请问KARMA为此项目垫付了哪些费用?

KARMA:在推送中,已做说明“客户在开拍前支付了预付款,截至Acopy完成后客户取消TVC后期制作,当时已发生大部分费用,远超出预付金额。该部分尾款,经KARMA多次催促,客户至今仍拖欠未付。“目前与案件相关的具体金额、细节等部分,不便对外公布,请见谅。

4.截至目前,请问客户有否就此公开信与KARMA联系?

KARMA:截至本采访稿回复前,目前尚无回应。

5.请问KARMA是否考虑诉诸法律来追回尾款?

KARMA:如果对方仍然拒绝付款,我们不排除采取诉讼方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6.请问在后续接单时,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KARMA:就好像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因为一次失恋而放弃对爱情的追求。KARMA对后续接单的案子也抱有类似的执着,会继续信任与我们合作的每一方,坚守创意,做好作品。

截至发稿前,该短租平台并未就此事做出公开回应,事件始末有待进一步确认。

事件发展至今,不少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此次事件,不由得让我们回想起上个月的黄小厨"骗稿"事件,同样也是引起了巨大关注。

4月23日,一篇名为《黄老师,黄小厨方案的钱我们不要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一家名为AACommunication的广告代理公司,发文明确表示黄小厨涉嫌"骗稿",原本并没有中标的创意方案却被黄小厨采用、甚至执行了出来。

经过一天的发酵,4月24日早,黄磊发文表明事件的进展,同一天,黄小厨官方微信也发布了一篇公关文《让大家担心了》,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4月24日下午,AACommunication又发了一篇文,告知了网友此次事件的进展,并告诉围观群众,关于此次事件,等待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诉求:

4月27日,黄小厨官方微信号又更文表明事情进展:黄小厨并没有涉嫌"骗稿",这次的事件已经在走法律程序,等待公正的评判。

孰是孰非,还是等待法律的评判吧,吃瓜群众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其实作为一个内容工作者,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个例,大多数广告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无奈。

在公众号西蒙官人《没"严肃八卦"的影响力,广告人也拒绝被坑!》)一文的评论区,不少行业从业者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广告代理公司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创意付费、比稿付费等问题始终存在。

在缺失"尊重"的行业里,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看待这些甲乙方的矛盾?

面对满是"灰色地带"的行业现状,广告代理公司该如何"避坑"?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这是我们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